“一带一路”背景下吴方言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策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吴方言区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应从爱国情感教育首先入手,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法制化进程以及新语言的规范,营造和谐的语言文字环境。
  关键词:“一带一路”;语言文字;规范化;爱国;法制;新语言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语言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5年10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上说“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吴方言地区位于经济发达的沿江、沿海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域优势,语言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的工具性作用也更为重要,因此,吴方言区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切实抓起来。
  吴方言区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应该如何展开?
  首先,加强全民民族情感教育。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与承载体,它们无声而又丰富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的发展历程。汉语是汉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承载体,它培育了民族精神,孕育了民族情结。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袁贵仁同志2002年12月10日《在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创造、保存、传播文化的基本工具,它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产品的质量。语言文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具有标志性作用的民族文化产品,它的健康发展本身就是民族文化先进性的体现。”袁仁贵同志明确地指出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所肩负的民族责任。台湾著名学者、诗人余光中先生最近也写道:“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朽。让我们长保中文的灵活与清纯。”“长保中文的灵活与清纯”不就是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吗?所以,语言文字规范化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问题,它所折射的是一个国家的尊严与强悍程度,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爱国情感教育的重要一节。目前,吴方言区人们表现出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忽视:轻而易举地丢弃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又轻而易举地纳用他人的语言文字,这正是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的忽视与缺损。所以,加强民族情感教育是解决人们意识领域问题,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首要一步。而且教育的范围要扩大,要全民爱国情感教育,不能仅限于学生。教育的形式应该要多样化: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影视教育与现身说法相结合,日常教育与主题性活动相结合,先进人物事迹感化与自身感悟相结合等等。
  其次,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任何事物的法制化建设是社会经济与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之路,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同样如此。吴方言区是国家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的地区,小康社会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形态,它不是单纯的经济建设,还包括法律文化在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多元化建设,小康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法制社会,小康社会的公民是法制下的自由人,每个人对法律有自觉的服从意识、权威信仰意识、约束意识。吴方言区的经济与文明程度使得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已经到达走法制化道路阶段,因此,强化法制教育,将现有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是这一地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突破性进展的一大策略。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后,上海市于2005年12月29日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江蘇省2006年1月10日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这一系列国家法律与地方性政策的出台,说明了政府部门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但只有法规、政策,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实质行为或者行为不彻底,法规、政策只不过形同虚设,一纸空文而已。因此,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应该充分重视公民对法律的信赖情感,加强相应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的范围不能仅限于教育单位,而应是社会各界,让法规、政策深入人心,增强人们对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的遵循意识。另外,要加强行政作为力度,遵照法规、政策条列对社会用字、社会用语常查、常改,特别是公共场合、报刊媒体领域。一些公共场所、报刊、影视频道等大量涌现不规范用语、用字,当地行政部门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彻底也是原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二条明文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那么方言节目何以存在?而且存在之久!难道当地主管部门不知?还是知之不止,等等现象都说明行政作为力度不够,有法要依法监督,依法执行,并且执行要彻底。不能推普周一来,活动就开展,推普周结束,活动结束。要作为日常的行政工作,常抓,常改。
  再者,加强新语言的规范,适应社会发展。语言是一个约定俗成体,它具有稳定性,但同时它又有运动性。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致使充当承载角色的语言也会发生变化,不断地死亡失去存在意义的语言,随之不断新生语言。这些新语言是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语言给予,折射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如何使新生事物的语言给予遵循语言文字规范是吴方言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又一重点、难点。吴方言区人们生活节奏、生活形式甚至于价值观都较以往有很大不同,“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人们在拓展世界的过程中不同的语言给予方式”[1](P62),人们陈述生活的表达方式、用语等都发生着变化。目前吴方言区新语言大致有几种类型:外来语言汉化,如“博客”, 它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网络交流方式。原有语言套用,如明星的崇拜者叫“粉丝”,赵丽颖的“粉丝”叫“萤火虫”等。外来语言省略用,如“PK”等。新语言的规范化问题是比较棘手的,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是语言给予不仅要符合人们的表意需求,而且要体现民族独特的价值取向,正如萨丕尔所说:“语言是我们所知的最硕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世代代无意识地创作出来的、无名氏的作品”[1](P63)。因此新语言就如鲁迅所言的大房子一样,房子里的东西很多,看你怎么拿?真正有新生事物含概意义的语言应该保留,并且尽早给予“名份”,那些为追新而出的所谓新语言要坚决扼制,以免其扰乱语言环境。吴方言区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其个性化的一面,然而,随着全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的进一步推进,它必然会成为共性问题。深入研究这一地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策略,對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着深远意义,也必定能为这项持久性工作提供有利途径。
  参考文献:
  [1]马钦忠.语言的诗性智慧.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诺曼·费尔克拉夫,殷晓蓉.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选材则是训练成功的一半。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把具有优越的先天条件、适合从事短跑运动的优秀苗子,从小选拔出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有目的的培养训练,使其成为优秀的短跑运动选手的过程。  关键词:青少年;短跑;选材  不同的竞技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着不同的特定要求,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特点又决定着其最适于从事的竞技项目。成为一名运动员尤其是优秀的运动员, 除了必须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实施和深入,如何追求有效的语文教学,追求有效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如何提高我们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又应该如何提高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呢?本人经过三十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及研究对这个问题有以下几个看法。  关键词:课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认真钻研吃透教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教学的一个依托,而作为教材
期刊
摘要:作為中国传统艺术种类之一的陶瓷雕塑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根本上讲,陶瓷的产生是为了附和生活的需要,陶瓷雕塑艺术的设计是为了展现生活的状态美。陶瓷作品本身的艺术和设计的完美结合,一方面是生活享受的体现,另一方面本也体现了设计的实用性。文将具体的介绍陶瓷雕塑艺术设计与审美的内涵、研究现状,最后分析出陶瓷雕塑艺术设计与审美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陶瓷雕塑;艺术设
期刊
摘要:“吃醋”是在爱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见于女性。“吃醋”并不同于妒忌,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也是人在爱情生活中的正常表现。这一现象自古已有之,所谓的“吃醋”这个词的来源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本文就从这一常见又及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现象出发,从这一现象的典故来源寻起,通过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来看古人对于这一现象的态度与理解,并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来分析“吃醋”的利与弊,从而能对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无不蕴含了审美价值,审美价值也是评判文学作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有了审美价值的作品,其创作性往往更加新颖,魅力往往更大,文学价值往往更高。例如,古代文学的发展往往十分注重景色的描绘,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助于景色来衬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方式也正是文学审美价值的明显体现。鉴于此,笔者就汉语言文学中的审美价值展开论述,揭示了审美价值在文学中的体现,以及价值和意
期刊
摘要: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对其进行传承和创新既是京剧发展的要求也是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文化的重要途径。老生是京剧中一种风格突出且极富魅力的唱腔流派,老生唱腔继承和发扬对相关表演者及文艺工作者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必须要充分掌握老生唱腔的特点及其优势,此外还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审美趋势和京剧艺术发展需求对老生唱腔进行合理的创新。本文就京剧老生唱腔的继承与发扬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
期刊
摘要:国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水墨艺术,是在五千年精神文明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 的产物。随着西方美术艺术的不断涌入和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许多国画画家从各个方面对国画进行创新,形成具有社会时代感的国画新风格,使国画与时俱进,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国画创新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画;创新;笔墨  国画的创新,确实是大家经常遇到的难题。怎样来创新?有人把:“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解释为推
期刊
摘要:本文从对仗美、声韵美和残缺美三个方面对广告语言的形式美的表现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大量例证来展现广告语言的形式美,給广告人更多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广告语言;形式美;对仗;声韵;残缺  鲁迅先生曾就汉字的特点在文章中的运用说道:“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①这指明汉字的形体对文学美感效果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文学语言美的肯定,广告语
期刊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知网上2010-2015年发表在期刊上关于排球项目的损伤研究论文进行了数量分布、期刊分布以及研究重点的分析。结果发现,对大众排球的损伤研究数量呈上升的趋势;2014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最多;研究主题包括损伤调查及分析、损伤因素及预防对策、伤后康复及治疗、损伤心理、伤病网络评估五个主题,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损伤因素及预防对策。  关键词:排球;损伤;文献计量分析;期刊;国内  排
期刊
摘要:省译,即在翻译实践中将冗余繁琐的信息作适当的删除,使译作言简意赅。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白杰明英译本《干校六记》中的省译现象,了解省译在具体翻译中的应用及其实践效果。  关键词:省译;白杰明;《干校六记》  《干校六记》是中国现代散文之典范,记述了作者夫妇下放河南干校的种种经历。用轻松幽默的口吻揭示了文化大革命之荒诞悲惨和世故炎凉。胡乔木先生评价该书:“悱恻缠绵,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句句真话”。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