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之毫厘不做丹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jieh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323年,葛洪路过广东,听说这个地方矿产丰富适合炼丹,于是留下来,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成为影响后世的化学家、道教宗师、儒学巨人、医学家,也留下了至今中国常用的一个词:入微。史载葛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於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葛洪“入微”有什么标准呢?为了博闻,他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读遍能读之书;为了深洽,他深入名川大山潜心修道;为了思考,他写书数百卷;为了精辩,他深入各种战场和官场说服和实践;为了玄赜,他用大量文章明辨假丹、假药,并且融合儒学和道学,形成一套自洽的理论体系。
  “入微”是“自洽”的必要条件,不然按照逻辑学只要举出一个反例,整个理论体系就不存在了。例如,“做眼保健操有利于治疗近视、世界上只有中国做眼保健操、在同等情况下中国的近视状态是最好的”应该成立,可惜不是。可惜不是的还有手机和电子书包是否进课堂这件事。“手机不进课堂有利于防止近视、中国是世界上禁止手机进课堂的国家、中国正在做有利于防止近视的举措”也应成立。简单的三段论似乎每个人都能理解,然而逻辑成为科学还必须有另外两个工具才行:数学、实证。要证明以上说法,除了建立起“电子产品与近视的眼科生理学关系”“近视与眼保健操之间的生理学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外,还必须要有量的考量和实践的“可重复、双盲实验”。也就是说,没有逻辑和数量关系的支撑,就没有“入微”,也就是不专业。
  有时候,自洽的不一定是对的,不讲逻辑的也不一定是错的,下面这个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与葛洪同时代的托勒密建立了自洽的地心说,之所以是“地心说”而不是“地心哲学”,是因为托勒密不仅建立起地心的逻辑体系,而且建立了地心的自洽的理论体系,除此之外,托勒密还创造性地用数学公式表示了行星和太阳围绕地球运转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并且用椭圆轨道进行计算。托勒密数百页的数学计算和推论,使其学说在1000多年时间里无法被推翻。这个时候,哥白尼出场了,但哥白尼使用的正园轨道的计算精度远远小于托勒密的地心说的精度。直到开普勒结合了哥白尼和托勒密的学说,并用数学方程和更多的观测进行验证,“日心说”才成为一种科学。
  中国要向人类文明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背后的“入微”的实证科学体系。回到电子产品是否进课堂、是否能够利用电子产品布置作业这件事,它不是哲学层面、逻辑层面的讨论能够解决的,葛洪给我们提示了博闻、深洽、著述、精辨、玄赜、析理的入微讨论模式,而意大利教会最终接受开普勒也是因为计算精度这个准绳,那么我们的规则制定者,不能不如古人吧?
  信息化与非信息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更多的是由教學模式所引发的“入微”的可计算模式,进而转变成思维模式。我们的信息化如何走出自洽循环,利用逻辑体系,抽象数理模型,建立指标体系,找出适应模式,提炼设计范式,最终建立简单可执行的规则,并不那么简单。
  真正炼丹的老道都知道“差之毫厘不做丹”,何况教育管理者,文件起草要慎重。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计算机类硬件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该类课程的特点及教学弊端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与体会,以及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提出了理顺硬件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实践教学方法等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硬件类课程;实验教学;实践能力;计算机大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
● 教材分析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这则寓言写的是印度的挑水工,用两只水罐挑水。一只完好无损,而另一只有条裂痕。后来当有裂痕的水罐感到惭愧的时候,挑水工与其对话,明确地指出了破损水罐的价值,启发它不要一直生活在自卑和自责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只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作用,就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  ● 达成目标发掘  达
摘要:“李康之惑”和“李克东难题”一直是教育技术界备受关注的话题,它们直指网络教育资源应用效率低、教师网络研修深度不够等问题。本文分析了A省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应用现状,在“互联网 ”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了教育资源应用、网络研修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资源应用;网络研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3-0088-04
摘要:学生发展指导、实践与研究是我国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学科课堂教学将是学生发展指导的主要阵地。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融合学生发展指导教学实践为例,建立起学科教学与学生发展指导的有效路径,并以“数据可视化,发展新定位”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对融合创新培养的提升效果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生发展指导;项目案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
摘要:本文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入手,结合课堂设计案例,探讨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23-0031-0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含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以
摘要:本文以校本课程“智能苗圃的制作”为例阐述了基于编程思维的小学STEAM课程的教学分析、具体教学流程,通过实例说明将编程思维融合到STEAM课程中,在项目式学习中提供一种高效的技术手段及思维方式,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运用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编程思维;STEAM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
2015年12月11日—13日,2015年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以下简称“Smart Show 201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展览会以“智启教育未来——锐领中国教育信息化,开启智慧教育产业发展”为年度主题。  Smart Show 2015覆盖普教、高教、职教三大领域十三大类产品,汇集了400余家教育行业的品牌企业,许多展品都是出版、传媒、IT、互联网、视频、通信等行业的领先技术及产品在教
摘要:近年来,微课已经逐渐应用到各种化学专业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之中,但由于大多数一线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有限,他们在微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情境式化学微课的优点,并以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为例,介绍一款操作便捷、演示效果佳的微课制作软件Focusky。  关键词:情境式;微课;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Focusky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
● 培养数字时代的教育者  学者尼尔·西文(Neil Selwyn)曾说过,“放眼世界,关于数字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在《科技是否难以避免地改变教育?》[1]一文中指出,尽管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还有很多可供讨论的地方,但教育正不可避免地面临数字化的挑战。从数字技术刚刚兴起时的辅助教育,到互联网普及时的远程教育,再到近几年热门的大规模在线教育(MOOC)、移动设备、虚拟现实技术、
大数据时代:课例设计背景  在大数据时代,以“互联网 ”、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正融入社会生活,也悄然改变着教育的发展。基于大数据构建一套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是学校发展的一种趋势,变“一刀切”模式下的统一课堂教学为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因材施教模式,可以培养出具有多样性、个性化,团队意识强,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综合类人才。  笔者所在学校引进了云教学系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