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拓展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lcl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文化事业迎来新形势,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有新机遇也有新挑战,本文拟通过阐述传统服务形式和面临的问题,分析探讨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进一步拓展服务形式、创新服务理念和丰富服务内涵的思路与举措。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基层公共图书馆 拓展服务
  “让文化与群众‘零距离’”——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飞猛进,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大幅增加,城乡文化服务差距迅速缩小。一个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营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成。[1]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直面社会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设施,应当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理顺发展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更好的在服务社会大众中实现工作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一、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理念
  在大多市民和部分图书馆人的观念中,图书馆是一个提供借还书籍、查阅资料的公益性场馆,其主要服务形式有两项:一是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的免费开放,包括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区、自读区等公开服务区域。二是免费向读者提供与职能相适应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文献资源借阅和资料检索咨询,以及一些辅助性服务如办理证件、寄存包裹等。
  二、基层公共图书馆当前对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利用率低。当前大多基层县区以农村和山区为主,人口资源分布较分散,交通网络构建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较明显,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且其公共服务设施大多集中建设在县域中心,图书馆等公益性服务场馆辐射范围有限。诸多因素使得当地居民前往场馆的便利性不足,进一步导致图书馆整体场馆、特别是文献资源利用率低。
  (二)信息化冲击。当前经济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是大势所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便携化,市民只要网络条件许可,就可随时随地通过计算机、手机等终端上网查阅信息、在线阅读书籍、下载文献资源等。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逐渐改变市民的阅读习惯,传统图书馆和纸质书籍受到的冲击日益强烈。
  (三) 服务受限制。部分基层公共图书馆受主客观条件约束,服务形式单一、内容单薄。主观因素在于对提供服务理解不深,创新意識不足,尚停留在传统单一的场馆开放、图书借阅等项目。客观因素在于受人员配备、经费拨付等限制,空有服务意识,却不能有效的、长期的组织展览、讲座、阅读推广等形式多样、受众面更广的服务活动。
  三、基层公共图书馆拓展服务的意义
  公共图书馆除开展文献收集、整理、典藏和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业务外,还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文明建设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教育等职能。[2]为了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文化精神需求,国家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推进文化资源均衡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人们更多更公平的分享改革成果。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支点、直面基层群众的文化宣传阵地,应当进一步拓宽服务,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践行文化均衡发展理念而努力。
  四、基层公共图书馆拓展服务的举措
  (一)优化场馆环境。读者来到图书馆,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养,也是为了进行文化休闲,感受浓厚的文化气息,在舒适优雅的氛围中获取各种信息。[3]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功能区域,提供方便舒适的借、查、阅系统,增添适量的花卉植物,设置贴心服务处,保持环境洁净优美,加强馆内外安全管理,从读者角度出发,从细节设计入手,全方位、多层次营造一个安全、洁净、舒适的阅读环境,让读者在读书中寻找知识,感受快乐,获取满足。
  (二)提升服务能力。“以人为本”是服务核心,只有树立并落实“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宗旨,才能主动把服务读者和实现个人价值共同融入日常工作中。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角色意识,倡导热情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用饱满的精神面貌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转变服务理念,在馆内提倡主动询问、引导,倾听、记录读者反馈的信息和需求,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完善,让服务在提升中更加深入细致、便民贴心。
  (三)丰富活动形式。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第一”和“全方位开放、全公益服务、全社会共享”的办馆理念,积极构建服务网点,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更加深入、更好地服务市民群众:1.构建服务网点,拓展服务空间。基层公共图书馆要根据辖区居民分布较分散的实际情况,主动出击,深入基层,以建立服务网点的方式,拓展服务空间,扩大受益面,增加受众量。如在边远学校、驻地部队、企事业单位等设立流动图书站,并根据各自的需求定期更换图书,以“建网点,送服务”的方式,拓展服务空间,有效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在大型商场和广场设置流动图书站,挑选摆放一些篇幅短、信息新、时尚大众化的杂志,满足逛街购物、驻足休息的市民利用零碎时间的阅读需求;2.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如以“走基层、送服务”为形式,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送图书下乡和“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牵头,涵盖便民、利民、惠民等各方面的服务内容。组织进校园进机关为中小学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办理借书卡,宣传推荐优秀图书,并以团借团还的方式在学校进行图书流通借阅,方便师生且提高图书借阅率。举办主题图片展,开展科普展、科普夏令营,开展丰富多彩、贴近农村生活的读者活动,如“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未成年人读书节”等,吸引读者参与,活跃读者活动,扩大图书馆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五、小结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当前文化单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公共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和要求,充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在宣传知识、传播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通过拓展服务广度深度,进一步提升自身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切实起到服务基层、促进和谐、推进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雪梅,刘阳,张贺,陈原.凝聚起文化复兴的力量 [J].人民日报,20120926(01)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3]孙铭媚.细节服务体现读者至上[J].科教文汇,2011(1):203
其他文献
本文描述煤矿井下低压电网中电流故障保护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对称短路相敏保护特性曲线的确定方法,设计负序电流滤波器,建立过负荷保护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影响保护动作可靠性
网络安全指的是网络系统中对硬件、软件及相关数据进行保护,运用大数据技术是当前保护网络安全不受到破坏、泄露和篡改的主要措施。基于此,本文分析网络安全中引入大数据技术的必要性,并从信息的采集与存储、信息的检索与数据分析、多源数据与多阶段组合的关联分析等方面举例阐述大数据技术在网络安全分析中的应用,同时也详细说明网络安全平台的相关技术支持。
本文主要研究阿尔法磁谱仪(简称AMS)永磁磁体的磁矩问题.首先在μr=1的假设下,证明了AMS磁体的磁矩为零,其次针对μr≠1的实际情况,对其磁矩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最后通过一个模
近年来,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迅速,并且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其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并没有跟上其发展的步伐,针对当前可穿戴设备及其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当前可穿戴设备所应用的数据隐私保护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基于隐私保护技术的数据融合算法、点对点和端对端的数据隐私保护算法、节点间的信任的访问机制等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当前可穿戴设备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指
【摘 要】服务与发展是少儿图书馆生存的根本,服务是发展的基础。少儿图书馆只有做足服务这篇大文章,才有发展的前景,本文着重探讨了少儿图书馆谋创新、求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少儿图书馆;服务;创新  少儿图书馆只需要简单设置,无需像成人图书馆一般需要各方面的要求,但是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缺不再符合少儿图书馆,要想让少儿图书馆发展更好,吸引到更多少儿未成年读者来图书馆,必须要创新服务模式,革新服务方法,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RelB对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细胞蛋白酶体抑制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初诊B-CLL患者CD5+CD19+细胞为研究对象,用RT-PCR法检测NF-κB家族成员RelB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凝胶迁移实验及TransAMTMELISA法分析细胞核中RelB的活性;根据CLL细胞RelB活性将细胞分为RelB阳性(RelB+)和RelB阴性(RelB-)两组,与人
对于每一间学校,每一个班来说,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素养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以平时教学的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关于学困生的一部分类型和一些相应的提高策略.
高校档案管理不仅是高校进行工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还是高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校教育工作及高校教育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衡量该高校教育质量水平
目的 探究溴结构域蛋白4(BRD4)抑制剂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BRD4抑制剂GSK525762A抑制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S4; 11细胞BRD4活性,并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细胞作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Annexin Ⅴ/7-AAD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抗凋亡基因c-myc、Bc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iting factor,PAF)受体拮抗剂海风藤酮对活体实验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及乳酸(Lactic Acid,Lac)等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建立活体动物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模型,采用磁共振波谱技术,分别对缺血再灌注组及海风藤酮、银杏苦内酯治疗组鼠脑组织NAA及Lac等代谢产物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缺血6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