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30在17β雌二醇抑制氯胺酮致幼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与p-ERK1/2表达的关系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he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在17β雌二醇抑制氯胺酮致幼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表达的关系。

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7日龄,体重11~18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氯胺酮组(K组)、17β雌二醇+氯胺酮组(EK组)和GPR30抑制剂G15+17β雌二醇+氯胺酮组(G15EK组)。K组腹腔注射氯胺酮75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0.1 ml),EK组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600 μg/kg和腹腔注射氯胺酮75 mg/kg,G15EK组皮下注射GPR30抑制剂G15 300 μg/kg和17β雌二醇600 μg/kg,腹腔注射氯胺酮75 mg/kg,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每隔24 h注射1次,连续注射3 d。于末次注射后24 h时处死大鼠取海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ERK1/2和p-ERK1/2表达。

结果

4组海马ERK1/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K组和G15EK组海马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p-ERK1/2表达下调(P<0.05);与K组比较,EK组cleaved caspase-3表达下调,p-ERK1/2表达上调(P<0.05);与EK组比较,G15EK组海马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p-ERK1/2表达下调(P<0.05)。

结论

GPR30参与了17β雌二醇抑制氯胺酮致幼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与上调p-ERKl/2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DNA甲基化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44只,6~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6):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sis组) 、假手术+SAM组(Sham+SAM组)和脓毒症+SAM组(Sepsis+SAM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模型。Sham+SAM组和Sepsis+S
目的评价基于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多模式监测的麻醉管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38例,年龄18~75岁,体重45~95 kg,ASA分级Ⅲ或Ⅳ级,心功能分级Ⅱ或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常规经验组(C组,n=122)和多模式监测组(M组,n=116)。C组监测桡动脉有创血压、CVP、ECG、Sp
期刊
期刊
目的建立大鼠星状神经节放电监测模型。方法选取6~7周龄的健康SD大鼠30只,雌雄不拘,体重230~270 g。大鼠麻醉后,分离左侧星状神经节,悬挂于铂电极头,观察其电信号。分别于麻醉成功即刻(T0)、星状神经节悬挂于电极头即刻(T1)、星状神经节悬挂于电极头后10 min(T2)、20 min(T3)和30 min(T4)时,记录大鼠HR。于T1-4时记录星状神经节神经放电频率和幅度。T4时记录神
目的评价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用于牙齿缺失患者气管插管前声门上通气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手术并伴有牙齿缺失(缺失牙齿大于8颗)的患者60例,年龄67~83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Mallampati分级Ⅰ-Ⅲ级,BMI 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组(S组)和面罩组(M组)。麻醉诱导结束后,S组经鼻腔插入魏氏鼻咽通气道行声门上喷射通气,M组患
目的评价海马肥大细胞在大鼠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色甘酸钠侧脑室注射组(L组)、手术组(O组)和色甘酸钠侧脑室注射+手术组(LO组)。L组和LO组侧脑室注射色甘酸钠溶液2 μl(100 μg/μl),C组和O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30 min后,O组和LO组行胫骨骨折切开
目的评价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时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N9小胶质细胞以104个/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培养3~5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OGD/R组)和DHA+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DHA+OGD/R组)。C组37 ℃培养箱(95%空气-5%CO2)中培养24 h;OGD/R组和DHA组将培养基更换为
期刊
目的评价小鼠巨噬细胞焦亡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与caspase-11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J774A.1巨噬细胞分4组(n=6):非特异性siRNA(Scr-siRNA)组(S组)、Scr-siRNA+LPS/ATP组(S+LPS/ATP组)、TIPE2-siRNA组(T组)和TIPE2-siRNA+LPS/ATP组(T+LPS/ATP组)。各组分别加入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