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患子不同苗龄苗木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uan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苗龄1-4年生无患子苗木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并且在林龄7年时分别对无患子的保存率、地径、冠幅、霜冻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采用苗龄4年生无患子(造林后3年后调查)的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最高,分别为97.3%,5.9cm;平均冠幅以苗龄3年生(造林后4年后调查)的无患子最大,为3.8m。霜冻受害率以苗龄4年生无患子最低,为2.9%。
其他文献
指出了树冠面积是计算树木生物量的一种重要因子,也是园林设计需要用到的基础数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使得精确测量树冠成为可能,但是现有的树冠面积计算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
指出了GIS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对推进林权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改革进程。通过GIS数据库的建立,为林地有序流转提供便捷服务。介绍了集体林权改革的内容,并对林权
概述了生态园林的内涵,分析了植物景观在生态园林中的作用,探讨了通山县城区生态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包括植物的季相变化、本土植物的开发、植被层次等,为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提
指出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念对当前的园林作品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金城公园为例,探讨了古典园林建筑及诗画在园林作品中的实践运用。
通过在杉木林、湿地松林、毛竹林林下种植草珊瑚试验,探讨了三种不同林分下种植草珊瑚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草珊瑚的保存率、高度与地径在湿地松林下最高,分别达93.3%、63cm、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法,对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的不同改造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劣质板栗低产果园的不同改造模式之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以嫁接换冠+间伐为最佳,板
分析了江川县行道树树种选择的条件,对如何使行道树发挥应有的作用和生态功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指出了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山东半岛中心城市群6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区域内2009~2014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所引起的生
为研究云南临沧大寨地区褐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共采集了其6个煤样,采用ICP-MS和ICP-CCT-MS(AS-Se)的方法对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中国煤和世界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