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02-02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解惑者,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为己有,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重新审视和定位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必不可少。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新信息与日俱增,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法日趋多样,教师个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可满足学生需求的知识,因此,我认为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应定位为:教师不再单纯的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发挥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语言的鼓舞者和学生的伙伴合作者。如果课堂活动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缺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授课艺术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是先进的理念还是丰富而新颖的内容,真正要在课堂上落实好就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假期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要具备以下条件:一、必须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必须是学生主体能充分发挥的课堂;二、应该是一个活动型占优势的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三、应该是一个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基础知识学得为辅的课堂;四、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学得主要是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身积极探究所得。因此,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要重用;五、构建广泛交互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平台,以便于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我在假期代课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精美的课堂导语,能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当然,教学内容不同,所采取的导语设计也不同,但我们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的目的,为一堂课做好一个开始。
二、选择性精讲在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课文教学见什么讲什么,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导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在处理比较简单的课文时不再通讲全文,而是采取让同学提问的方式,让其他同学讨论并解答,学生们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乐趣。我这样做的目的正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技巧完成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
三、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讲解要精辟透彻,画龙点睛,要抓住实质,依靠大纲,钻研教材,落实每篇课文知识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在教授新知识时经常让学生加入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在参与中提高兴趣,获取知识。多练是指在帮助学生在初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地进行大量有实效的练习。并且在练习中还应做到:(1)内容适当集中;(2)内容逐步加深;(3)单项练习与综合性练习并举;(4)注意全班同学反映;(5)为学生当堂解决问题。
四、通过竞赛复习检查所学内容
这种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对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并能及时掌握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以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的听课兴趣
学生们运用英语大多在课堂上,因此时刻注意保持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满足学生学用英语的愿望,不要因为一些不利因素而影响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处理课堂上的问题时要尽量淡化。
六、尽可能提供说英语的环境
中国学生学英语缺少语境,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尽量说英语。学完一篇课文后老师可设计出一些问题或者“True or false”让学生回答,以此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这不仅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调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七、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习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坏跟任课老师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课内外要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努力吸收多方面的知识,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经常找学生谈心,对学生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并精心设计学生们的作业,及时为后进生补缺。
总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模式建立了一种了解、尊重、严格、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它通过学生的提问、思考、自由讨论等使学生们的学习具有主动性、持久性。这种模式激励学生满怀信心、积极主动投入各种英语活动,了解掌握英语的过程、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从而学会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自学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力,改善了以往学生在升学“紧箍咒”下按老师意愿行事的传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种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调动了学生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对提高学习成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解惑者,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为己有,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重新审视和定位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必不可少。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新信息与日俱增,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法日趋多样,教师个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可满足学生需求的知识,因此,我认为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应定位为:教师不再单纯的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发挥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语言的鼓舞者和学生的伙伴合作者。如果课堂活动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缺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授课艺术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是先进的理念还是丰富而新颖的内容,真正要在课堂上落实好就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假期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要具备以下条件:一、必须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必须是学生主体能充分发挥的课堂;二、应该是一个活动型占优势的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三、应该是一个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基础知识学得为辅的课堂;四、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学得主要是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身积极探究所得。因此,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要重用;五、构建广泛交互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平台,以便于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我在假期代课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精美的课堂导语,能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当然,教学内容不同,所采取的导语设计也不同,但我们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的目的,为一堂课做好一个开始。
二、选择性精讲在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课文教学见什么讲什么,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导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在处理比较简单的课文时不再通讲全文,而是采取让同学提问的方式,让其他同学讨论并解答,学生们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乐趣。我这样做的目的正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技巧完成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
三、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讲解要精辟透彻,画龙点睛,要抓住实质,依靠大纲,钻研教材,落实每篇课文知识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在教授新知识时经常让学生加入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在参与中提高兴趣,获取知识。多练是指在帮助学生在初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地进行大量有实效的练习。并且在练习中还应做到:(1)内容适当集中;(2)内容逐步加深;(3)单项练习与综合性练习并举;(4)注意全班同学反映;(5)为学生当堂解决问题。
四、通过竞赛复习检查所学内容
这种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对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并能及时掌握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以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的听课兴趣
学生们运用英语大多在课堂上,因此时刻注意保持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满足学生学用英语的愿望,不要因为一些不利因素而影响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处理课堂上的问题时要尽量淡化。
六、尽可能提供说英语的环境
中国学生学英语缺少语境,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尽量说英语。学完一篇课文后老师可设计出一些问题或者“True or false”让学生回答,以此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这不仅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调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七、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习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坏跟任课老师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课内外要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努力吸收多方面的知识,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经常找学生谈心,对学生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并精心设计学生们的作业,及时为后进生补缺。
总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模式建立了一种了解、尊重、严格、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它通过学生的提问、思考、自由讨论等使学生们的学习具有主动性、持久性。这种模式激励学生满怀信心、积极主动投入各种英语活动,了解掌握英语的过程、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从而学会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自学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力,改善了以往学生在升学“紧箍咒”下按老师意愿行事的传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种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调动了学生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对提高学习成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