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窦异位脑膜瘤一例
【机 构】
:
130021 长春市 吉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130021 长春市 吉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出 处】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3年28期
其他文献
将不同剂量硫酸链霉素注入家免前庭池后发现内耳毒性变化与药物剂量有重要关系。选择性损害外周前庭感觉上皮而无或轻度损害耳蜗的药物剂量为125µg;当剂量超过250µg时高频听力明显下降;500µg以上剂量多导致重度或全聋,并可出现前庭功能失代偿。病理检查显示耳蜗病变以底回最明显。前庭组织病变表现为囊斑和壶腹嵴感觉纤毛退变明显,暗细胞表面较多异形耳石。支持细胞和神经突触病变不明显。目前,治疗某些难治性外
报告10年间采用不开胸的全食管内翻剥脱,咽胃或咽结肠吻合术治疗晚期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118例,3年生存率34.7%, 5年生存率31.8%,手术死亡率10%。食管内翻剥脱较钝剥离减少了胸腔并发症。咽胃吻合术时幽门成型可减少术后幽门不全梗阻的发生。综合治疗(手术加放疗)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控制颈部淋巴结转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同时测量记录活体豚鼠耳蜗微循环与蜗内电位(EP),观察5%CO2混合氧对内耳缺血引起蜗内电位下降的预防作用。发现吸入混合氧虽不能预防注射三磷酸腺苷(ATP)及双颈总动脉和单侧椎动脉阻断造成的耳蜗供血下降,却能对其引起的EP下降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说明在耳蜗供血下降的情况下,应用CO2混合氧可以达到改善耳蜗局部氧供的目的。
使用计算机三维重建的三种不同方式(实体模型重建、分段实体模型重建、轮廊线重建)重建了同一例的骨迷路、膜迷路,其目的分别侧重于观察迷路的立体形态,测量迷路各部分体积,显示骨、膜迷路的相互空间关系,同时还取得了耳蜗长度、各半规管间的角度,卵圆窗、圆窗面积等重要参数。这种方法可为耳蜗、前庭功能的研究提供数据。
48只小鼠分为6组,刺激方法采用科里奥利加速度、双向旋转(分视觉和无视觉两种形式)和四柱秋千摆动等,先禁饮水24小时,然后给饮0.15%糖精水,随即接受运动刺激,反复两次进行训练。结果表明,科里奥利加速度和双向旋转试验均可诱发条件反射性味觉厌恶(CTA),其中以前者反应最为明显,在旋转刺激时,视觉的参与有加重发病的倾向。
采用dot blot杂交技术,以HPV11及HPV16全病毒基因组为探针,对21例喉鳞癌,4例喉乳头状瘤,2例喉角化症及6例正常喉组织进行测定,发现21例喉鳞癌中HPV11,16的感染率分别为28.6%及38.1%,两者的总合为66.7%。HPV16在喉鳞癌、癌前病变及正常喉组织中的感染率分别为38.1%、25.0%及0%,可能与喉鳞癌的发生有关。HPV11在喉鳞癌、癌前病变及正常喉组织中的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