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5周年征稿选登

来源 :星火·中短篇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念:张望的人
  ——致真情守望参加长征红军丈夫七十五年的瑞金妇女陈发姑
  ○圻 子
  云雾掩映,武夷西麓人影攒动,河水漫上
  膝盖。军号是一根根线,牵着故都的秋天
  一个身影就是一截烧灼的木炭……
  一直有人暗念,一直有人挥动手臂
  学习啜泣的流水,一直有人从秋风里
  抽出茧丝,把细碎的目光粘在一起
  我看着那双张望了七十五年的眼
  从清澈变为浑浊,风吹进来
  黑白之间落下多少盐霜与雾滴?
  她在村头停留,香樟树把一年一年的阴影
  放下又收起。她孤单的身子
  起于离别,起于一支支铜管的呼唤
  那时青山拉出木桩、战马、渡船……
  烽火熄灭。绵江、贡江和故乡一同低垂
  越过河去,脚底沉重
  我知道寂静肯定是那一块块裸露的
  泥块,它们抱紧自己的灰尘
  它们抱紧,以免被风吹散
  ——我熟悉他们,带着丘陵里荒草的
  气味。如同深夜带着火焰和叮咛
  高过秋天也高过梦境
  是的,爱人早已远行,张望的人
  如今我该怎样将记忆的背影写进
  清风涤柳的清晨,把长辫梳成发髻?
  征途:雪峰山
  ○殷 红
  站在资江遥看
  雪峰山高过了世上所有的白和绿
  比雪峰山低一千米的水
  依然高过我的血液
  换一个角度和方向
  站在沅水看雪峰山
  只有一千三百四十步的路程
  但没有多少人翻过去
  抓住山北的鸟鸣声
  除了三尖杉、香果木、水青冈
  在雪峰山我不相信神灵
  只相信一只啄木鸟
  可以医治贫困,医治被爱情
  割破肌肤的岁月
  我还相信雪峰山的光明
  能驱除世上的黑暗
  相信一个人的思想和信念
  比一座山高,比一条水长
  长征第一渡
  ○凌 翼
  仿佛
  当年的浮桥、木架桥和渡船
  依然在各个渡口
  输送着红军的脚步
  我迟到的步履
  没有赶上他们的行程
  眼前只剩一条滔滔大河
  不断地冲刷着远去的记忆
  伫立在河岸
  浮现
  一个个红军
  跨越这道河流的身影
  倒映在水中
  除了那时的悲壮
  还有红军用脚步
  踩下的一个个传奇……
  乙亥年一月雨雪,
  与火笼木炭
  ○刘傲夫
  雨滴到枝头
  凝结成冰
  雪也加入了压枝的队伍
  最后的那一夜
  树枝从树干上被撕裂开来
  森林里爆发出此起彼伏的
  嘎嘎巨响
  整个夜晚,父亲都独立窗前
  这位村书记,天亮雨雪一停
  就带领乡亲们
  来到后山,用火笼里的木炭
  化冰化雪。一小撮
  一小撮的火
  对抗的是群山之上
  那密密匝匝的树
  树上无数枝桠里
  那更多数量的冰和雪
  这明显是一种虚妄和徒劳
  二十年后再回忆起
  那天中午出现的火太阳
  我不再认为是上天的
  眷怜和垂顾。我相信
  那是父亲和众乡亲
  火笼里红红木炭
  与天上火种的
  遥相呼应
  夜读《可爱的中国》
  ○杨景荣
  读完最后一个字
  合上书页
  紧锁双眼
  时光倒流至1935年8月6日
  黑暗开始从心尖上一点一点渗出来
  一点一点聚集扩散又聚集又扩散
  然后裹挟吞噬
  黑暗像鬼一样关掉了我书房的电灯
  黑暗盘踞在书桌上椅凳上地板上雪白的墙壁上
  渐渐天也昏地也暗
  我的书房成了囚房
  我的胸腔成了刑场
  那曾虐杀烈士的子弹
  瞬间击中我的胸膛
  血开始从黑暗中一点一点渗出来
  一点一点扩散凝聚又扩散又凝聚
  凝聚成一炉熊熊的主义
  在我的心尖上燃烧燃烧燃烧
  凝聚成一面猎猎的赤旗
  在我的胸腔里飘扬飘扬飘扬
  我睁开双眼
  窗外霓虹闪烁
  不远处的河滨广场上歌声悠扬
  一群可爱的妇女在跳舞
  一群可爱的老人在看戏
  一群可爱的小孩在嬉闹
  我打开书房门
  客厅里可爱的妻一边织着毛衣
  一边看着《非诚勿扰》
  叨唠着那个可爱的12号
  什么时候才会被牵走
  这时,
  远在上海读书的可爱的儿子打来电话——
  爸爸,我看见姚明了,我还拍了照
  你上我的微博去瞧瞧……
  五指峰
  ○胡刚毅
  我热爱井冈主峰犹如热爱自己的手掌
  一只手握成拳,反转一看
  就是我日夜怀想的主峰翻版
  冷雨敲寒窗或明月当空的失眠之夜
  我左右翻看,细阅五指峰的一草一木
  一条溪流打开一部红色历史
  一朵杜鹃唱红一首井冈民歌
  一棵松树摇响一群烈士心声
  一阵山风吹亮一弯明月号角……
  我让灯光把凹凸起伏的手掌印在墙上
  将雄、险、秀、奇、幽的主峰定格心间
  主峰,与我须臾不离,形影相伴
  多么庆幸,诞生第一个红色造币厂的根据地
  被朱德誉为"天下第一山"的革命摇篮,
  已昂首挺胸从中央政治局会议走上100元人民币
  成为一帧全国人民共享其精神和荣光的图案!
  主峰,坐落在我的手上,日夜与我亲近
  睡着了,手搁在胸口
  心跳聆听泉水的叮咚私语
  血液伴主峰瀑布奔泻咆哮
  一条条山溪与我心脏息息相连
  踏着日月潮汐的音律,且歌且舞
  手上纵横的纹路放大为心中的地图
  千峰万岭逶迤心间汇成磅礴之气
  小鸟的啼鸣、黄腹角雉的倩影
  虎豹狼兔一掠而过的矫健身姿……
  电影蒙太奇般闪现着一景一物
  如黑夜的星星,多么令人怀想
  当一朵飞驰而来的乌云掷下如雨的箭镞
  我一握拳,心间猛然耸立起一座五指峰
  1949·余干沙港渡口
  ○彭正毅
  沙港渡口,800米宽,处信江下游
  细浪流韵,惊涛拍岸
  民谣曰:隔河千里,或者,风雨两重天
  1949年,二野52师从万年开进余干
  戎马沙港,改写了这首民谣
  二十一位烈士,把枪械、背包
  作为颤抖的行板,在沙港的副歌里横渡
  英魂上岸
  居东山岭,陪神仙划拳唱戏,漫卷红旗
  进行曲的浪花,常跌进枪声四起的梦境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全国各地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区前往湖北和武汉支援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闻令而动,攻坚克难。  从除夕夜星夜驰援,到元宵节紧急集结,全国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各省份全力支持湖北各地市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建设力量、建设物资迅速汇聚,短时间内建好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人民解放军保证医疗物资和人员有效
王靜作品选
期刊
摘要:《认罪书》带有潜在的伦理倾向,以显性、隐性两个叙事文本想象性地书写了历史中的罪责与创伤,并以泛化的罪感叙事在道德维度上展开对个体罪与责的审判与追问。同时,小说将过去的创伤历史意味深长地以癌症与死亡的形式重返当下,在因果逻辑中显现个体忏悔的乏力,喻指着过去被压抑的创伤正在演变成结构性的历史创伤,对当下并将对未来持续地产生困扰。  关键词:《认罪书》;乔叶;个体道德;疾病隐喻;结构性历史创伤  
主持人语:曾几何时,“地方”被看作是乡土经验的一种体现,而“先锋文学”则是纯精神的探索,“先锋无涉地方”。其实这还是比较直观也较为“初级”的“地方”概念。地方作为具体某一乡土经验的聚合,我们固然可能如实地概括、描述,但是作为一种对自我精神原乡的难以摆脱的说明记忆,却是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无法否定的事实。它不一定都是“故乡的山水与人情”,但一定深埋着自己的最原初的生命的感觉,这个意义的“地方”也可以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广大青年干部要责任在肩、接续奋斗,以“三色”续写新时代青年干部风采。  “一颗红心永向党”,用红色践行青年干部初心使命。青年干部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学深思深研党史国史,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將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为
【2017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老人,他们或睿智,或慈爱,或幽默,或有着更多让你备受感染的性格和品性。  请以“家族老人”为主题,写一段你与你家庭或家族中那位老人鲜为人知的真情故事。题目自拟,记叙文描写中要能“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场面”,不少于800字。  【名师题解】  题目限定了主题“家族老人”,对我们在如何珍惜亲情、关注老人,给他们以同等的爱的回
Vijay Thakur,是一位来自孟买的75岁高龄的老爷爷。  Vijay年轻时曾是一位收入颇高的工程师,但一次意外却彻底改变了他之后的人生。某天半夜,他临产的妻子急需前往医院,却没有一辆出租车愿意让他们搭载,最后妻子不幸流产。经历了沉痛打击的Vijay放弃自己之前高薪的工作,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白天载客时他把自己的名片发给每一位乘客,让他们有需要就随时打电话;晚上接送那些急需帮助的病患去医院
2011年7月25日下午2时50分左右,刚经历暴风雨袭击的牛首镇又迎来我这个不速之客。我透过车窗看到选调生涯第一站的面庞,它的道路两旁是被大风连根拔起的树木,散落一地的椽条以及砖块瓦片,大片农作物还残留着冰雹袭击后的姿态,我的心忽地提了起来——我可以适应基层的生活吗?我能够坚守初心、奉献青春吗?  少年意气如诗  少年人意气风发,在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的那一刻,我就梦想着或许有一天,我也可以实现自己
摘要:当下活跃在文坛的作家中,言必谈鲁迅者非莫言莫属。本文对如下几个方面做了深度考察:莫言阅读鲁迅作品的经验,莫言模仿和追随鲁迅从形似到神似,莫言对《一件小事》《药》《铸剑》等的反复揣摩与效仿,莫言对鲁迅提出的“吃人”“示众”“看客”“大悲悯”“自我解剖”“拷问灵魂”等命题的自觉继承等。学习鲁迅而又敢于提出发展鲁迅,在近40年的创作道路上不断地回返鲁迅汲取精神力量,同时又以余占鳌、上官鲁氏和孙丙等
“港湾”是波兰华沙郊区一家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医院,常年收治着100多名老年患者。在院长凯西娅等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患者们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令凯西娅为难的是,很多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感觉自己完全好了,便想方设法躲过医护人员的监督,偷逃回家。出去后,他们大都记不起回家的路,因此极易走失,再想找回他们非常困难。  怎样才能既维护患者的尊严,又能减少他们外逃走失的机率呢?凯西娅发现很多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