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发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作为知识、情感、情趣的载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是实施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课程资源,它的处理与优化对学生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教材处理与学生发展的实例,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创新处理数学教材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回归生活
  
  只有把知识的根安插在学生自己经验的土地上,才能真正实现意义建构。教学应尽可能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来参与学习,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以体现“大众数学”“生活数学”的理念。
  
  1 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
  例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教材是通过比较两个班三好生人数所占百分之几来引出百分数意义,这样的例子学生没兴趣。其实,生活中百分数的生活原型很多,如喝糖水——甜度——百分数、酒瓶商标——酒精度——百分数、股票涨跌率——百分数等。
  
  2 不拘泥教材,结合实际创新。
  例如,“方向与线路”一课,教材提供的素材是“某一街区的地图”。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见过图书馆、少年宫,也没有去过动物园、电影院,这个情景与农村生活实际相差太远教师可以将学习素材改为学生熟悉的情景,如学校、村委会、卫生所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增删重组
  
  随着时代发展,有些知识的重要性在降低,也有些知识的重要性在提高。教师应及时去掉失去时代意义的内容,增加一些新信息。比如,由于计算器大量使用及电脑的普及,对计算要求在逐步降低,对学生来说收集数据信息、分析数据的统计能力则显得特别重要。再如,“人民币的认识”中对分币的认识就应该淡化,而要增加关于元币的认识,特别是20元、50元、100元的认识。“利息”的教学应增加“利息税”介绍等。
  处理教材时,可以把分散在不同章节中相同或相近内容的几个知识点,根据学生实际和需要重新组合。例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为了体现算法多样化,教材先后安排了“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三节新课及四节练习课。教学时,可以直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由学生讨论、探究比较得出不同算法,重点可关注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淡化计算技能的强化训练。
  
  三、活动内化
  
  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方法、定律、性质等均是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在处理教材时,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把书本的结论变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和感受知识探索过程,把书本的句号变为一个又一个的问号,让学生去探究。例如,“有余数除法”教学可以这样创新处理:(1)活动:给每组学生一些小棒,搭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且要求重复搭建这个图案,直到小棒不够一个完整图案为止。(2)引导:“你能把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这个活动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吗?”光有活动是不够的,学生不可能自发认识到活动中蕴涵的数学观念即根据小棒的总数和每个图案所用小棒数的关系,利用除法可以求摆多少个相同完整图案,以及还剩下多少根小棒。只有通过引导,才能促进学生思考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数学模型,从而理解性学习。(3)内化:“能用算式来表示吗?”(4)建模:建立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模型。这样处理,让数学学习充满探究,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的建模过程,学得积极主动。
  
  四、活化动化
  
  教材例题背景一般较为平淡,缺乏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活化教材就是设法将静止、抽象、死板的教学内容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增强教学感染力。活跃学生思维,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例如,教学“连乘方法解答应用题”,教材提供一段生活热水瓶的文字材料,呈现形式较单一、封闭。处理例题时,可提供一些鲜活情境和鲜明信息,活化教材。(1)创设情境(以参观校园为主题),播放录像:教学大楼5层,每层4间教室。教室内有4排桌子,每排6张。(2)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共有多少张桌子呢?”(3)小组交流,解决问题。(4)联系实际,巩固提高。学生可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有关图书馆、电脑教室等问题。如:“书架8个,每个书架6层,每层放200本书。学校图书馆共有多少书?”“2间教室,每间有4行,每行12台电脑。学校共有电脑多少台?”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景中解决问题,既改变传统应用题教学模式,又活跃学生思维,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思维能力。
  总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它是教师智慧的充分展示。
其他文献
2007年第11期《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上刊载了潘书文老师的一篇文章,题为《用“规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比用列方程解更快捷》(以下简称《用文》)。《用文》将解题“规律”精简为一句话(25个字),即分母作单位“1”,“是”、“占”、“比”后为分母,前为分子,求分子,乘;求分母,除。同时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十一册数学教材第35页的例2作为例题,从解答过程的“字数”和“方法”两个方面,对此题用
分析了现有由高强板弯曲成形车架纵梁工艺装配流程,统计汇总装配过中制约一次成形问题,针对一次弯曲成形时回弹量大、尺寸难以保证的问题,通过确定回弹角度计算,凹凸模具设计
[摘 要] 本文根据高山气候特点,分析其对西瓜生长特性的影响,并从营养钵培育西瓜壮苗、适时移栽、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合理有效施肥、及时疏果等方面入手,分析高产西瓜栽培技术要点,对推广山区西瓜种植,提高山区西瓜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山区 西瓜栽培 优质高产  [中图分类号] S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85-01  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