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he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刑、假释制度在激励罪犯积极主动接受改造、促进罪犯尽早回归社会实现再社会化、维护刑罚执行机关监管秩序和运行安全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其案件审理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因减刑、假释程序涉及提请权、异议权、监督权、裁判权等多项权能的配置和行使,囿于诸多主、客观方面因素,该类案件审理存在形式化严重的问题,需通过优化提请权、保障异议权、强化裁判权等方式予以完善,以实现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
其他文献
随着认罪认罚制度在刑事案件中的全面推进,检察机关在开展精准量刑过程中存在采纳率低、上诉率高等问题,为切实提高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精准化,我们需要在完善量刑规范化制度建设的同时,积极搭建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辩护人及当事人之间沟通平台,以“五个化”方案为标准,全面提升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精准度.
基层社会治理是基础,地域广人员多,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显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群团、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地域采取的先进工作方法,并提炼出一些可以去推广的工作思路,研究如何更好地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体系.
高空抛物入罪有其必要性,与最初规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相比,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高空抛物罪规定为扰乱公共秩序的犯罪,对其构成特征认定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本文结合其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判决分析高空抛物罪的理解及适用,对何为“情节严重”及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与其他罪的竞合等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