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之论 证彼之文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7年开始,全国卷对论说文文本知识的强化在考题中日益凸显,由原来的以选择题2对“论证的相关论述”的全方位考查到2021年以主客观题目的形式全面关涉论证特征、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这一变化提醒考生,以圈点勾画的方式理清文脉,提炼核心论点,识别论证方法,整体把握论证结构,已经成为此类文本的常规阅读思维。在此基础上,2021年语文全国新高考Ⅰ卷论说文对考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要在理解文本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文本相关理论来赏析某一现象。如何应对这一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题目呈现方式
  客观题的方式呈现,【例一】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第3.
其他文献
化学是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它曾长期受中世纪炼金术的影响。直到十七世纪后半叶,随着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生产力迅猛发展,冶金、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得到纵深发展,人们积累了大量关于物质转化的新知识,近代化学得以建立与发展。  1661年,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義耳在其著作《怀疑派化学家》一书中批判了炼金术和传统的元素学说,提倡科学实验的方法,并提出了科学的元素定义,使化学成为一门科
数形结合法在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它常用来研究方程根的情况,讨论函数的值域(最值)及求变量的取值范围等.对这类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数形结合特别有效.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数形结合的重点是研究“以形助数”.今后的高考中,仍然会沿用以往的命题思路,借助各种函数的图像和方程的曲线为载体,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在考题形式上,不但有小题,还会有解答题,在考查的数量上,会有多个小题考查数形结合
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与以往的高考一样,在人们的翘盼中开始,又在舆论的抑扬中结束。在所有科目考试中,依然不出意外地,语文学科最受人们关注,作文试题最引众人围观。今年比较以往情况不同的是,师生感叹者甚众,抱怨者更多。感叹试题难度太大,抱怨试卷变化太多。  客观地看,考生种种的感叹与抱怨不是没有根据的。尤其是我省最近一二年从高考分省命题试卷考试转换到使用全国统一试卷考試的高三师生,既有桑田倏忽成沧
2017年高考天津卷压轴题第12题,综合了电容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动量定理等知识,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习题。但该题实质是由几道简单经典试题组合而来,熟练掌握原始模型,重视平时的基础,压轴题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原题的味道,解出压轴题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度。  (一)经典原题  【例1】如图所示,金属棒ab的质量m=5g,放置在宽L=1m光滑平行金属轨道边缘处,两金属导轨处于水平面内,该处有竖直向上的匀
今年三套全国卷中的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共有十道题考查词性转换,可见词性转换是高考的必考点之一。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就是熟练掌握词性与成分之间的关系。  在英语中,不同的词性所做的成分往往不同。比如,下列例句中的划线词的意思都是“成功”,但是由于所做的成分不同,使用的词性也不同。  词性与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中英文的一大不同之处。下面结合今年的高考题讲讲最常考的三种词性:形容词、副词和名词。  1. 形容詞主
伴随着许多省份即将实施高考语文全面改革,201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重在关注时代发展特征,激发考生的写作思维,在思维品性上下功夫,引导考生学会思考,用心灵感受书写民族发展的光荣历史。从作文命题的内容来看,“青年人的精神素养和责任担当”,“国家社会的发展历程回顾”成为了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关键概念。作为高考改革重要年份的2018年,承继了这一命题思想,以“大国情怀”,“青年担当”为主题,展现了祖国在发展过
2018年高考古代诗歌考查,是高考试卷的重要内容;作为高考语文试卷里难度最高、考生失分最多的试题,分析其命题特点、把握命题趋势,探索科学高效的备考方法,对2019年语文备考具有重要意义。  【命题特点】2018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具有以下特点:  1. 以传统文化精华,影响考生化育灵魂 诗歌阅读将艺术审美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追求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全国3套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分别选用李贺
同学们做阅读题,总是轻阅读,重做题。这一点在文言文阅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实,文言文也与现代文一样需要整体阅读,把握大意。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某次做题,你把文言文段读懂了,读透了,题目几乎全部回答正确,这就是整体阅读之效。文言文阅读题其实并不难,毕竟高考考纲要求的就是能读懂浅易的文段。读了下面的内容,你自然就会明白,文言文试题不过是整体阅读的副产品。  一、整体把握重方法  (一)五种方法,
近十年来,广东高考改革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2004年,广东高考实行单独自主命题;2007年,为适应新课改要求,广东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 文科基础/理科基础 X,同时,废除沿袭了20多年的标准分制度,恢复原始分;2010年,广东高考又取消沿用11年之久的X科,只考语、数、英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同时增设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6年,广东高考又迎来新一轮改革浪潮,将中止延续了12年的单独自主命题,恢
以近三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为基本参照,全国高考Ⅰ卷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试题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引导高中教学从知识导向向能力导向转变,促进基于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实施。其次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真实、具体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018年全国Ⅰ卷试题以《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