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导入方式初探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18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导入语文新课方法,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新课导入模式很多,笔者认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导入新课时力求省时,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而且能迅速切入主题,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导入;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眾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低年级时我们常常会采用猜谜语法、情境带入法等,但这些方法不一定适合小学中高年级。一是学生心理特点有差异,比如猜谜语法,他们会觉得很小儿科;二是知识点有差异,中高年级课文一般也比较长,知识点多,如果在导入方面花的时间过长,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本课题组经过几届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学,通过长期摸索,总结了几种相对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用奇闻轶事激趣导入法
  在语文教学导入时,穿插一些文本主人的奇闻轶事,往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教学一开始,就讲述周恩来担任中国总理兼任外交官时的两个经典故事。外国人想嘲弄中国,就问了周总理两个这样的问题:“中国人为什么称‘公路’为‘马路’?”“中国金库里一共有多少钱?”讲到这里时,学生的情绪立即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在他们说了两三种回答方法后,我才慢悠悠地讲出来周总理的回答:“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中国一共有18元8角8分钱。”并且告诉孩子们18元8角8分的来意。幽默的回答引起孩子们的阵阵笑声。孩子们立即对周总理产生了敬佩之情,学习文本的欲望也随之产生。
  在新课前讲一两个课文主人公的小故事,而且还善于在学生面前卖关子,可以使课堂形成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故事穿插,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周总理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他小时候成长的故事。那么,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得不到激发。
  二、以题眼入手达到事倍功半
  从课题入手,找课题中的关键词,能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如小学人教版第七册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和《呼风唤雨的世纪》两篇课文,教师就是从课题入手,让孩子们抓课题中的关键词。“跨越海峡”凸显了主题,体现了大陆两岸同胞的亲情;“呼风唤雨”则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强大,能够与童话中的神仙来媲美。这两个词可以说是课文的“题眼”,抓住了题眼就相当于抓住了中心。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很快抓住了文章的题眼,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理解了题眼的意思。有了这个基础,再深入文本的学习,定能“事倍功半”。
  三、基于作者介绍引发共情
  在教授《去年的树》时,教师采用“基于作者介绍引发共情”导入法。因为本文的作者有着不一般的经历,他在不到30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首先,我带领孩子们齐读课题。接着,我就用PPT展示作者简介:“新美南吉(1913—1943),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从中学二年级开始对文学产生兴趣,广泛阅读了童话、童谣、诗和小说,与高年级同学一起创办同人杂志《猎户星座》。1931年中学毕业后,一边做小学代课教员,一边向儿童杂志《红鸟》投稿。1942年1月南吉经常大量咳血,知道自己已经不久于人世,但是春天里病情好转,便再次开始旺盛的创作,出版了第一本童话集——《爷爷的煤油灯》。同年8月为写《都筑弥厚传》收集素材,在旅途上病情恶性复发,于第二年3月仅仅30岁便英年早逝。”我先请学生读了这一段简介,学生当中立即一片唏嘘声。孩子们对英年早逝的作者产生强烈的同情心。接着,我又打出一段文字:“作者曾说:‘假如几百年、几千年后,我的作品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我就可以从中获得第二次生命!从这一点上来说是多么幸福啊!’几十年过去了,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广为流传,而且远销海外。不知如今远在天堂的新美南吉,是否感受到了他所说的幸福?”我用低沉而充满感情的声音朗诵了这段文字,读完后孩子居然沉默了好一阵子。我知道,简介拉近了孩子们与作者的距离,孩子们已经对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情。这时,我再让孩子们打开书,默读故事。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瞬间进入故事中。
  四、创设情境力求形象生动
  创设情境,往往会借用幻灯、录音、录像,制造一个美妙的情景,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在教《长城》时,首先用PPT打出一幅蜿蜒盘旋、气势磅礴的长城图,让学生从视觉、知觉、感觉等多角度进入情景,感受长城带给人的气魄雄伟的意境。撤去画片,让学生闭目、静思、凝神,然后播放关于长城的音乐,让学生进入课文中描绘的意境,从而开开心心进入学习状态中。又如接下来的《颐和园》一文,采用的就是颐和园路线图导入,从大门→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样大的一个公园,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再出示一组实景图,让学生观赏,在一片惊叹声中,我们顺利进入文本的学习。
  五、以旧带新从而达到温故知新
  以旧带新从而达到温故知新是带领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从而引出新课,从已知的领域转入未知的领域。它往往起到衔接自然、过渡平稳的作用。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之前,采用这样的导入设计:“请学生回顾一下我们这册书中,哪篇文章写了爬山虎?谁写的?学生迅速答出是第6课——《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今天,我们要学一篇与第6课有着密切联系的文 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文章还是叶圣陶吗?不是,是肖复兴同志。但是,文章内容与叶圣陶先生有关。那么,叶圣陶和肖复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为什么取名叫《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呢?来,让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这种导语简短、自然,轻松地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起到了以旧带新的作用。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没有固定的格式。个人认为,不同的学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风格的老师也可以有特色创新。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力求省时,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能迅速切入主题,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就是成功的导入法。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教程改革的不断研究和积极推行,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已不仅仅重视语文知识的教育,也要利用课程改革正确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学习在高考中占据了重要比例,相比其他学科,它具有特别的思维方式。本文将根据对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思维能力现状的分析,深入研究高中语文如何对学生的思维力进行启发,改善教育方法,增加学习内容,为学生语文思维力的培养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语文
摘要:泥玩是民间玩偶艺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它以随手可触的泥土为原料,通过捏塑,模制等手法制作出丰富多彩的玩偶,体现出朴素而灵活的艺术特色。本文将对主要泥玩产地做一项粗略的梳理,并对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加以分析。  关键词:泥玩;产地;特色  泥玩偶以泥土为材料,按照人或动物等的造型,经过徒手捏制或模印而成,再加以彩绘,也有不做色彩装饰单纯的素胎。泥土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材料,也是人赖以生存的根基。泥
【摘要】古典诗词历史悠久、立意高绝、意境幽美、文化内涵丰富,而流行歌曲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可以说一个是雅文化,一个是俗文化。但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流行歌曲从不同方面吸取了古典诗词的精华,并加以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一种大众的文化,成为大众的精神营养。  【关键词】流行歌曲;古典诗词;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典诗词是现代流行歌曲的远祖,
【摘要】初中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以及正确的个人发展方向都需要人文素养教育。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依靠语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这才是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导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如同一朵姹紫嫣红的花朵,其包
目的:研究腮腺浅叶腺体区域切除与传统的腮腺浅叶腺体全切除这两种术式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1例腮腺浅叶肿瘤患者.其中123例行肿瘤及部分浅叶腺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