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初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互相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情境创设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必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一个过程,可以由教师向学生提问,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生疑”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们十分强调预习,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从“有疑”到“无疑”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扎实、更深入。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改变了固有的教学模式,顺应了学生的求新,进行着教学方式的改变与创新。教师从旁协助,提供建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留有余地;在辅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要透彻,对习题的解答过程要严密,符合逻辑,使学生在道德情操方面得到陶冶。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他们的独立人格和精神面貌。
  
  3、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老师的“导”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发挥其课堂主体的主流作用,使他们学得主动、轻松活泼、目标明确,促进了积极思维。加强了自学自练、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过程,培养了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施目标教学,强化课堂目标意识,强调了预习与学前诊断,突出了小循环、快反馈、强矫正,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课堂气氛活跃,妙趣横生,形式丰富多彩,波澜迭起。
  
  4、有利于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激情,可以根据需要人为地创设情境。老师所创设的情境,必须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而美好,是他们理想的情景与境界,让他们抱着追求这一境界而又一定要达到另一情境的态度来学习,这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每节课的开端,学生开始的情绪如何,会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因此,教师要把握住这个关键,创造一个活跃的气氛,把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上,拨动思维的琴弦。
  
  二、创设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数学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说必须是适合的。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时,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形成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进行启发、传授知识,才会收到最佳效果。
  
  2、目的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从课本内容出发,恰当地组织素材。提供给学生的问题情境应是明确具体的。情境的设置要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当创设的数学情境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才能在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形成问题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明确的目的性,能使学生的思维趋向性明显,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顺序性原则
  一堂课为了解决一个大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生一步步地向大问题逼近,直至问题的解决。确定的方向,有利于解决当前研究的问题的有序性,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拾级而上,步步登高。有经验的教师总能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境,调动起学生潜在的认知动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朝着一个大目标迈进。
  
  4、新颖性原则
  一个个新颖的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投入更大的身心,调动相关的认知系统,感应新的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之,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如果缺乏新颖性,那么数学教学将会缺乏生机。目前仍存在数学教学中进行重复训练的现象,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感,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维持。需要指出的是,创设情境一定要自然,绝不能牵强附会。
  
  三、情境创设的实施策略
  
  1、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数学故事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刻板观念,找到学习的乐趣。讲“随机事件”,通过央视热播的动画片《大英雄狄青》,给学生讲解这位宋朝名将抛掷百枚钱币鼓士气,从而顺利征讨依智高,大获全胜,平定了邕州的故事。这个情境的创设及内容都比较新颖,听完这个有趣的故事以后,大家迫切想了解狄青会赢的原因,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吸引到故事的情境之中。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
  利用多媒体创设大量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并为生活实际服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实际生活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示范。
  
  3、利用教材创设阅读情境
  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材上题目的背景选得非常好,学生感兴趣。在第74页中有这样一道题:“新华商场销售某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500元。调研表明:当销售价是2900元时,每天平均售出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可以多售出4台。要想使商场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每台冰箱的定价应为多少元?”我利用多媒体出示“阅读提示”:你读懂的数量关系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通过阅读你的感受是什么?然后安排学生阅读,把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写在练习本上,最后四人小组交流与评价。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创设生动的情境是鼓舞学生的艺术。”从学生现有的生活实际出发,构建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使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采用"锚网梁+锚索+底板锚杆"的非均匀支护技术,在开采期间对巷道进行超前U型钢棚支护,可节约成本,减少采区在准采各期间的安全隐患,为其它类似条件的巷道支护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
在转型社会背景下开展的"两型社会"建设必须要考虑其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当下的社会转型,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步伐还没有完全一致,这表现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较大的进步,
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不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以经济理性为特征的工具理性批判的视域下而不是在以技术理性为特征的工具理性批判的视域下来建构其异化消费理论
排污权管理作为环境管理创新模式,近年来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时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深化总量控制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各地排污权管理实践经验的分析,提出了推进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电大高等数学教学辅导中,如何借助现代的计算机网络,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遵循数学学科的特点,把面授辅导与网络教学有机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数学;网络;教学    高等数学课程是电大理工科开设的基础理论课,中央电大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有网络视频(IP课件)、教学文本资料,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其他院校的相关内容,所以学生学习的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自己解决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结论确定不了是否准确,急需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信息交流;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
【摘要】情境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情境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探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也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整。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得激活他们的思维,而这就需要数学教师采用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