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概念图提高生物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nu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概念教学是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基本策略。本文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利用概念图提高生物学教学有效性,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通过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构建概念网络图,课堂教学有意识的利用概念图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生物学概念;概念图;概念教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生物概念是反映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生物学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构成学生学习的基本骨架,是学生学习和思维生物学的基本单位,学生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生物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良好的生物学知识,并加以运用,概念教学的方法策略多种多样,怎样才能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就利用概念图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概念图的认识和意义
  概念图是一种将概念的各种本质属性按照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在一起形成的图示或流程,也可以是将一个概念与其相互关联的其它概念的并列,包容或其它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在一起形成概念网络。学生通过绘制概念图,是使粗象概念直观化、形象化。学生绘制和利用概念图进行学习,能促使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能较好的感知和理解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意义,有效地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利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更好的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更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自身概念的发展,更能强调概念和原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概念图教学的过程
  由于学生的年龄层次以及学习活动的内容与目的各有不同,概念图教学模式也可以有所不同,我的做法是首先向学生介绍有关概念的内涵及概念图的意义,讲清楚概念图中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从课本上选取概念开始训练,要求学生把材料中关键概念选出来,然后让学生以图解的形式,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构成概念图。最后对概念图加以讲解、检验和评价。
  三、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示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1.利用课本上的概念模式图教学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必备工具,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一步。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上的概念图进行概念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膜”、“反射弧”的概念时可以借助于教材中提供的模式图进行教学有利用学生对其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过程中利用概念流程图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认知
  例:学习细胞周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可借助课本34页、56页、72页提供的有关概念流程图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准确把握,同时对概念间的联系性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过程中利用概念间的关系图比较分析理解概念间内在联系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整理对比相似的概念,认真分析概念的词汇表述,内涵、外延,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往往表现为层次性,发展性,从属性和因果关系等。生物学概念间的层次性,例如,生物必修一首先学习的就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后,关于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人体的结构层次的关系可理解为图一。生物学的很多概念容易混淆,如:“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相关概念做比较,分析,能准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知识结构学习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三)复习课时引导学生学生绘制概念图,可以提高复习效果和学生自学的能力
  概念图不仅能呈现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概念组织,且绘制过程中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生物学概念间内在的知识联系,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完整的概念体系。学生所绘制的概念图表达了他们对概念正确和错误的理解,有助于教师诊断被学生误解的概念,分析影响教学效率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绘制概念图,再根据学生绘制的概念图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性的认识,通过构建网络图让学生对自己建立了学习的信心,也对知识内在联系有了深刻的认识。
  比如我们在复习遗传规律时,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关于“基因、基因型、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性状、纯合子、杂合子、性状分离”等概念的关系图,这些基本概念是学生学习遗传规律的最基础的知识,只有他们的关系搞清楚了,遗传的规律才能够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
  四、概念图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时间上的局限性
  概念图教学需花费较长一点时间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概念图来再现他们的知识,特别是刚开始可能会耗时较多,效率比较低,因此概念图训练需要长期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指导,要给学生即时的反馈和评价,不过分强调概念图的规则和阶层性,让学生能尽量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绘制概念图。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开展好概念图教学值得进一步去思考。
  (二)学生能力培养上的局限性
  它忽视了对学生的推理技能训练,概念图往往反映了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静态部分,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影响。所以,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不能为强化概念图教学而忽视其它重要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质量,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实践证明:通过引导学生构建概念网络图、课堂教学有意识的利用概念网络图是提高有利于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贺建.中学生物教学建模[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2]刘恩山,徐洪林.运用概念图进行生物教学对学生认知方式的影响.学科教育2003,(7).
  [3]袁维新.概念图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生物学教学.2003,(9).
  [4]修坤洪.《概念图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福建省长汀一中学网站,2006.
  [5]陈敏.《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复习总结中应用的初探》宁德师专学报.2008,(1).
其他文献
一般来说,幼儿园有姐妹园来参观,都会提前发出通知,请小朋友们当天尽量穿园服,这样显得整齐有精神,统一的穿着也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对于因忘记而没有穿等状况,老师会耐心地和孩子说:“没关系,下次要记得。”这不,幼儿园有市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我们作为选手们的参赛现场,提前两天就出了关于穿园服的通知。头天晚上,接孩子时也和每位家长打招呼,第二天幼儿园有活动,请孩子尽量穿园服来上学。  孩子们陆续离园。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