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及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

来源 :实用癌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rF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及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单纯TURBt治疗,观察组接受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血清肿瘤相关因子、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复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VEGF、FGF、MMP-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RU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同时改善恶性肿瘤相关血清因子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个通过三级网络结构互连的多媒体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并叙述Linux平台的监控终端的多线程设计思路。该系统利用纯软件进行H .2 6 3的视频编解码 ,通过LAN传送较高清晰度的监控图像 ,并借助一台本地监控主机的转发 ,实现远程监控机的PSTN/ISDN拨入 ,进行静态图像、实时视频监控、语音的传输和远程控制 ,实现多级多点视听多媒体监控和通信。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43岁。因中上腹痛20d,黑便12d,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于2014年12月19日人院。患者入院前20d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绞痛,多于空腹时出现,伴有反酸,进食后疼痛缓解。就
Piwi蛋白是Argonaute蛋白家族的一类,正常情况下可表达于不同物种的雄性睾丸组织中,主要与Piwi相关RNA(piRNA)相互作用,导致转座子基因的沉默,保护生殖干细胞基因组的稳定性和
介绍利用Windows API在VC+ + 5 .0 下实现微机串行通信程序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主要的通信程序代码。
论述了一种在基于内容的多媒体管理技术基础上的数字新闻管理和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其特点是通过多媒体信号分析提取图像、视频中的视觉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等,再结合
CORBA通知服务是OMG在原有事件服务的基础上扩展新的功能形成的,它弥补了事件服务在通信可靠性、QoS以及过滤机制上的不足。结合CORBA通知服务和TMN的特点,对CORBA通知服务在TMN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文中对基于多媒体文件BMP位图信息隐藏提出了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算法 ,论述了信息隐藏和信息提取的算法及实现过程 ,并对实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最后给出了这种信息隐藏技术在一些领域的应用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