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与前列腺组织学炎症程度、类型的相关性。
方法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BPH患者150例,年龄62~82岁。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前列腺组织送病理检查。根据国际前列腺炎组织学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A组(无炎症)18例、B组(腺周炎症)45例、C组(腺体炎症)33例,D组(混合型)54例,四组患者年龄、病程、尿潴留次数、前列腺体积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四组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IPSS评分及其与组织学炎症程度、类型的相关性。
结果A组术前及术后2月IPSS评分分别为(17.20±11.14)分、(8.45±5.14)分,与C组的(18.05±13.11)分、(9.85±5.2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5、1.294,均P>0.05);B组[(22.55±11.85)分、(13.24±6.46)分]与D组[(21.45±10.35)分、(12.36±6.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4、1.436,均P>0.05)。B组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9、5.016、3.642、4.382,均P<0.05);D组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6、4.672、6.415、5.106,均P<0.05)。B、D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IPSS评分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B组:r=0.698、0.795,D组:r=0.546、0.485,均P<0.05),C组与炎症程度无相关性(r=0.182、0.170,均P>0.05)。
结论BPH患者的LUTS症状与前列腺组织中腺周炎症关系密切,且随腺周炎症的增加而加重,与腺体炎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