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本管理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bc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视,这直接关乎其未来成长与发展。然而,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地位被忽视等。因此应以人本管理来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这样才能获得绝佳的教学效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也能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希望以下观点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人本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168-02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具体从以下几点展开深入分析。首先,教师没有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样导致整个教学目标处于模糊的状态,难以让学生提高知识运用技能,反而会对其后续学习造成不良影响[1]。其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局限于教学层面,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拓宽教学范围,这样也难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更不利于后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展开,无形之中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學环境不理想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基础,特别是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构建轻松愉悦的环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然而实际上,大学教师并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致使他们在枯燥乏味的环境下学习,不仅不能够发挥思政教育的教育价值,也难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而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但是鉴于教师的忽视,致使整个思政教育氛围不够理想,难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提升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
   (三)现代意识较落后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隐藏在内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教师现代教育意识普遍低下,使得思政教育活动实效性难以得到提高,更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大学生个性化比较强,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丧失学习自信心,所以,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并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让其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低下,致使学生未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
   (四)学生地位被忽视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参与人员,教师应时刻突出他们的课堂地位,这样才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然而,很多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师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滔滔不绝地讲解,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更不能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倘若积极性被削弱,很多思政教育工作难以展开,也不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养。此外,教育中也没有学生阐述观点的机会,致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人文关怀[2]。此外,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及时去解决,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且难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五)学生缺少实践机会
   任何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都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实现,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相对来讲比较单一,这不仅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难以让其在实践操作中得到较好的锻炼,且不能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现如今,行业竞争趋势的加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递增,这更加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但是,鉴于他们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致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二、以人本管理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对策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学目标
   要想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通过人本管理理念开展管理,而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应明确思政教学目标,因为倘若教学目标不明确将难以提升教学水平,更不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工作。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在于在尊重人的基础上,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也应对人的合力进行凝聚,以此凸显出团队的力量,通过提高管理能力确保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政核心素养。首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所设立的教学目标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够在促进其智力与体力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展开。同时,教师也要拓宽思政教育的教育范围,不应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层面,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其次,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及勤于思考。思想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为其后续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按照所设立的目标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
   (二)创设良好的思政教学环境
   最好的管理方式就是顺应人性的发展规律,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其个性化较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所以,优秀教师应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展开学习,这对提高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有效的情境,也要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渗透在课堂活动中,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当然,也要确保所设立的情境与实际内容相吻合,进一步发挥所创设情境的价值和作用,促进思政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比如,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也可以选取某一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探讨,以便于构建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3]。此外,探讨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及时解答,帮助他们攻破学习上的难点,进而更好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目标。    (三)树立现代思想政治意识
   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之所以不高,一部分原因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所致,所以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应树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这更加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去带动学生,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也能够让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收获知识。此外,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确立动力机制、压力机制、保证机制、约束机制、选择机制,通过不同机制的设立,可以形成进退有度的管理,以此确保人性化管理的特征更加突出,也便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例如,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针对不同学生也要采取不同方式加强教育引导,还要引导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进而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也要将尊重人、解放人落实到教学中,这样一来,才能够充分提高思政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努力配合完成思政教育任务。最后,既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够为其未来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倘若其主体地位被忽视,将难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因此,优秀的大学教师教学中应时刻突出学生的课堂地位,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中心人物,也要赋予他们说话的权利,这样才能够让其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知识,这对提高想象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例如,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内容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组,并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激烈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也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其次,教师自己也要参与小组探讨中,并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学习能力较弱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这对提高其学习自信心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对于学生课堂中的表现也要及时进行点评,让他们能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而让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适应新课改的变化。
   (五)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如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隐藏着一些问题,致使学生的综合成绩难以得到提高。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以人本管理展开工作,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朝着科学化方向健康发展。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操作能力,这就需要结合实际状况丰富教学内容,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对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帮助。而学校也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应积极搭建相应的实践平台,并组织学生到周边社区进行支教活动,这不仅能够使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全面鍛炼,也可以提高其政治素养以及道德品质。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也应融入人本管理理念,凸显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德育实践,进一步培养德育美德,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也可以进一步在实践操作中端正学习态度,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这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学校也要开设就业指导课并建立相应的就业网,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忽视实践操作、教学氛围不理想等,致使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所以,新时期教师应以人本管理来明确教学目标,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且树立现代思政教育意识,还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及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浦育培.以“人本管理”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41.
   [2]张浩.“人本管理”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价值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6(8):121.
   [3]陈彦雄.人本管理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8):168-169.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就业工作是高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不仅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而且也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困难。辅导员作为管理高校学生事务的一线工作者,在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形势下应该明确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分析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与时俱进地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最大程度保障学生安全、自主、充分、高质量就业。在特殊时期将保
[摘 要] 幼儿行为观察是培养幼师生观察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幼儿行为观察这门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凸显幼儿行为观察这门课的特点,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种能力。从案例教学的基本内涵和作用着手,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总结阶段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幼儿行为观察中的具体实施,希望能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 案例教学法;幼儿行为观察;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2017年,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咨询师的管理由普适到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转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能力提升出现空缺。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助人活动,工作方法、价值观和理念与心理咨询高度契合,可以作为心理咨询的补充性力量嵌入高校学生工作中。  [关 键 词] 社会工作;心理咨询;高校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愈发重视思政教育对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着手,通过分析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转向意义,研究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转向策略。  [关 键 词]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转向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
[摘 要] 旷课行为对学校的学生管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通过三个旷课案例引出高职辅导员在处理此类问题中可以运用分类指导、家校联合、加强管理、生涯规划、惩罚等措施,有效遏制旷课现象,提高育人成效。  [关 键 词] 高职辅导员;旷课;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