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诗僧一休宗纯的生平概述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权威文献的认真梳理,对日本著名诗僧一休宗纯的生平做了概述,涉及其身世、学佛经历、法系、弟子、爱情生活、著述、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一休宗纯的禅学、诗文和生活,都深受汉文化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一休宗纯;生平;著述
  在日本室町时代以及之前的镰仓时代,活跃于京都、镰仓的五山十刹以及其他宗派寺院的禅僧们,创作了大量的汉诗文,后世称之为五山文学,或“禅林文学”。其中一名以奇言怪行著称的高僧,他就是一休宗纯(以下简称一休),集得道高僧、狂放诗人、破戒情僧于一体,身世极富传奇性,他创作的汉诗浸润着浓厚的汉文化因子,一休的诗、一休的禅、一休的狂、一休的色,都和中国文化有或显或隐的关系。
  一休的生平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祖心绍越撰写的《东海一休和尚年谱》里面,此年谱虽然客观,但却不全面,比如出于为一休隐讳的考虑,年谱就没有记载晚年一休与情人盲女森的爱情交往。
  一休宗纯,通称为一休,其中 “一休”是他的法号,“宗纯”是他的法名(法讳),他的乳名是“千菊丸”,后来又名“周建”,别号“狂云子”、“瞎驴”、“梦闺”等,是日本室町时期的大名鼎鼎的禅僧,并与“恶僧”道镜、“佛法大师”空海并称为日本三大奇僧。一休出生于日本应永元年(1394)正月初一,取名为千菊丸,父亲是后小松天皇,母亲是藤原氏。一休的母亲藤原氏是南朝贵族之后,被后小松天皇纳为嫔妃,很受宠幸,并怀上了一休,但不久被别的后宫妃女妒忌,谗言说她:“彼有南方志,每袖剑伺帝” ,从而被逐出皇宫。由此,一休虽为皇子,却生于民间,长于贫贱。
  六岁时,一休离开母亲,进入安国寺做了僧童,僧名为周建;十三岁,开始学写汉诗,十五岁,即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歌《春衣宿花》,博得了诗名;十七岁,追随关山派的谦翁宗为学法,谦翁给他取法名为“宗纯”;二十二岁,从大德寺派的高僧华叟宗昙习道,之后,华叟宗昙为他取了法号为“一休”,由此 “一休宗纯”这一名称开始确定下来,其中的“一”和“纯”都是纯粹无杂的意思,“宗”则是其师华叟宗昙的“宗”的系字,以表明一休的法脉,“休”则含彻悟的意思 。
  二十七岁,一休夏夜闻乌鸦的鸣叫而悟道,并作偈曰:
  “十年以前识情心,嗔豪机在即今。鸦笑出尘罗汉果,昭阳日影玉颜吟。”
  一休悟道后,其师欲立他为继承人,一休予以拒绝,后来又离开寺院,开始了狂放不羁的生活,这种生活一休并没有过多地隐讳,他的不少诗歌即是以此为题材的。一休的老年生涯是精彩的,一休的最重要的爱情就在这一段时间里展开,七十八岁时,他开始与盲女森恋爱同居;八十一岁,敕命任大德寺的主持;八十五岁,创设如意祖塔;八十八岁,一休逝世,葬于慈杨塔。
  在法系上,一休属于日本临济宗大德寺的法系。大德寺的法系源流如下:圆悟克勤(中国宋代禅僧)——虎丘绍隆——应庵昙华——密庵咸杰——松源崇岳——运庵普岩——虚堂智愚——南浦绍明——宗峰妙超(大灯国师)——彻翁义休宗纯亨——言外宗忠——华叟宗昙——叟宗颐。
  养叟宗颐和一休宗纯是同门师兄弟,然一休对养叟颇为不满,还写过一些诗偈讽刺他。华叟宗昙逝世后,一休离开了大德寺,养叟成了大德寺的主持。养叟去世后,日本天皇任命八十一岁的一休为大德寺的主持。据《东海一休和尚年谱》记载1474年,“师八十一岁,二月廿二日广德寺柔中隆和尚,捧敕黄来,致大德寺主持之请,不可辞也……卒书而应之。”
  在法系传人方面,一休的弟子主要有没伦绍等、睦室宗陈、桐岳绍凤、祖心绍越、北海绍岱、歇叟绍休、南江宗沅、知庵绍闻、济岳绍派、大甫宗元、明秀宗圆、秀岳绍俊以及子天育公庵主等人, 人数不算少,但他们的影响力比不上养叟宗颐的弟子。
  一休的主要著作有《狂云集》、《狂云诗集》(大致相当于《狂云集》的续集,然两者的主题略有差别)、《自戒集》、《一休法语》、《骸骨》、《二人比丘尼》、《佛鬼军》和《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等著作 。其中的《狂云集》大部分是汉诗,还有一部分是偈语和法语。在漫长历史的传播中,《狂云集》和《狂云诗集》分别出现了不同的藏本、版本。
  日本学界对一休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迄今为止,仅研究一休的著作和传记就有数十种,尚不算相关的论文。较重要的有:高岛米峰著的《一休和尚传》,西村惠信著的《狂云一休》,水上勉著的《步随一休》,山田宗敏著的《大徳寺与一休》,牛込觉心著的《一休讲般若心经》,超妙著的《大灯国师一休宗纯》,讲谈社编的《一休和尚漫游记》,芳贺幸四郎著的《一休的禅画:疯狂破坏之美》,柳田圣山著的《一休:狂雲集》,川口松太郎著的《一休的门人》等。日本学界关于一休的研究,涵盖了诗文、生平、禅学、艺术、法系等多个的层面。
  中国国内对一休宗纯的研究还很少,只有少数几种日本文学史提及了一休,较值得注意的是叶渭渠和唐月梅撰写的《日本文学史》,有一小节介绍了一休的生平和诗文成就,这应是中国内地学界第一次较正式地论述了一休。此外,台湾作家陈文婉写有一本类似传记体的小说《机智狂云子:一休禅师》,亦有部分内容是对一休的评述。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他从事的某件事情有强烈的兴趣和爱好,那么,他才能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掌握它,攫取它而奋斗。一个学生,如果他对所学功课产生强烈兴趣,那将会产生一个驱使他们钻研的内部动力。促使不断地努力拼搏。反之,如果一个学生要是对他们学习功课或知识技能失去兴趣,就必将产生厌学的心理,更谈不上刻苦、勤奋了。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怎样培养学生兴趣,引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职校老师的不懈追求,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论证了搞好中职模拟电路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模拟电路教学;分层教学;多媒体教学;注重实验;能力培养  不能否认,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在学习或日常行为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期刊
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我们对新课改的认识和理解也将更深,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21世纪的主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做出应有的思考和总结,尤其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引路者,都应积极应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如何才能有效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呢?  中学政治课教学一贯处于尴尬的状况。从学生成长方面来说,政治课确实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政治课的作用越来越显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得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本文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就如何设计开头,如何立足教学目的,处理好重点、难点,如何进行合理的板书设计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用课堂练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精要的总结起“画龙点睛”作用,进行重点阐述,从而达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再一次强调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内容、实验技能、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切实改变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状况,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演示实验;生动性和趣味性;专业素养;教学服务  物理学中规律性的知识都是从物理的现象中概括出来的。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具
期刊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语言学家克拉审说过:“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英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
期刊
不论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中,也不论是哪个年级,哪样的学生,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而教师潜意识认为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不要犯错误,因此,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许多教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特别是在上公开课上,教师不允许有任何的
期刊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经过多年来的课改实践,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在探索中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  一、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回归生
期刊
摘 要:现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正面临深刻地改革,重点要做好专业英语课程与公共英语课程的衔接。专业英语课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将语言学习与专业英语的学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多掌握一些与将来工作有关的英语知识,以使所学的英语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专业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专业英语;衔接  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需要认真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不仅要考虑社会对这方面的需求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从环境教育的必要性、环境教育的实施、生物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展望三个方面阐述在生物教学中应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生物;环境教育;渗透  2014年给人的感觉是多灾的一年:地震频繁、雾霾飞扬……这一年,无数的新闻背后揭示着灾难频发的原因——环境破坏。近年来,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