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盒基因Pax-6在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uejava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内同源盒基因Pax-6的表达,探讨维持晶状体上皮细胞特性的基因因素。

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原代、传1代、传2代及传3代LEC,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ax-6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中Pax-6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

结果

在原代、传1代及传2代培养的LEC中均可检测到Pax-6基因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传3代培养的LEC中仅检测到Pax-6基因蛋白的微弱表达。阴性对照均未见Pax-6基因的表达。

结论

体外培养的小鼠LEC中具有Pax-6基因,该基因的正常表达是维持LEC特性的必要条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主干直径变化率(ΔD)对内皮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4例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患者,分为正常组和病变组.经胸M型超声心动图记录(同步心电图指导)左、右冠状动脉主干起始段舒张期内径(Dd)和收缩期内径(Ds),计算直径变化率[ΔD=(Dd-Ds)/Dd×100%].结果正常组左冠状动脉主干ΔD平均 28.76%±7.92%,明显大于病变组 15.01%±6.96%(P<0.0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综合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前、后患者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及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AⅡ)的变化,及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HBO组32例,行外科常规治疗、综合治疗和HBO治疗;对照组18例,行外科常规治疗和综合治疗;健康志愿者30名为正常组.治疗前、后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
当前我国医院营养科存在着体制问题仍未解决、营养专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且人员不稳定、科室业务开展范围少且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营养科建设:①明确"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是做好营养科建设的前提;②科室的正确定位是做好营养科建设的基础;③加强专业人员培养是做好营养科建设的关键;④加强合作是做好营养科建设的保证.
目的探讨肝素缓释系统抑制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30只(30只眼)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术后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组(术后生理盐水滴眼)、B组(术中后房内植入空白缓释系统)及C组(术中后房内植入肝素缓释系统)。术后12周对3个组兔眼进行裂隙灯显微镜、组织病理学及电镜检查,并检测血、房水肝素浓度和晶状体后囊膜的湿重。结果(1)术后12周A、B及C组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眼数分别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