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宿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久的地方,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也逐渐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中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呈现出并不和谐的现状,针对其中常见的问题,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以期切实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B8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宿舍是大学生重要的活动场所,对其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然碰到、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宿舍作用的发挥。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与学生、宿舍和校园健康和谐发展息息相关[2]。和谐、有序的宿舍人际关系能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给其带来幸福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近年出现的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舍友、复旦大学2010级研究生林某投毒等事件,实际上,这些宿舍惨剧,基本上都是由宿舍人际关系冲突引发的,这些事件表明,我国现阶段高校的宿舍人际关系却不容乐观,因不良宿舍人际关系引发的恶性事件也给高校敲响了警钟。因此,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领域亟待正视、反思与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常见问题分类
同一寝室的成员,有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及不同的家庭,因此各自的性格、习惯也不尽相同,朝夕相处的室友之间也会经常产生各类冲突,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宿舍的冲突氛围以下几类:
(一)因成长背景的差异而导致的人际关系冲突
不同的学生其成长背景的差异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家境贫富的区别。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富差距所产生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延伸到校园中来,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因为衣食无忧,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出手阔绰,他们无法认同贫困同学的小气与自私,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由于要担心学费、生活费等各种问题而大都性格内向、自卑敏感,他们看不惯前者的奢侈浪费,因而矛盾频发。二是城乡、地域环境的差异。有些来自城市的同学认为农村的同学见识短浅、衣着土气;而后者却认为前者自私冷漠、狡猾市侩。而地域的差异也会引起宿舍成员之间的冲突。北方人生性豪气,便认为南方人小气计较,而南方人则认为北方人粗鲁无礼等。
(二)因个性特征差异而导致的人际关系冲突
大学生们正值青春时期,有着活跃的思维、敏感的心理、和千差万别的性格,因而同一个寝室的成员之间在相处时就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处理不当便会爆发较为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比如争强好胜、敌对冲突、脾气暴躁、自以为是、自私虚伪等个性会在交往中挫伤对方的自尊,让人对其敬而远之;而自卑胆怯、含羞懦弱、敏感孤僻、多分依赖等个性会使人在与其交往时感到气氛沉闷、小心翼翼。因此,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际关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因生活方式差异而导致的人际关系冲突
不同生活背景下的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而且每个人习惯一时很难改变。在寝室这个狭小而公共的空间,有着不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人之间难免产生冲突,有些同学不能够合理的调整自己,又无法要求别人改变,因而长期生活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神经衰弱,焦虑抑郁。
(四)网络的影响
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高校电脑已基本成为学生的必备品,很多学生将上网作为闲暇时的主要休闲娱乐活动,将自己沉浸在网络中,有些同学在上网时不顾及室友的感受,音乐、游戏、聊天的“嘀嘀”声以及敲击键盘声此起彼伏,从而严重影响了宿舍其他成员的生活。而有些宿舍则会同时上网,各自娱乐,他们长时间沉溺于各自的虚拟空间,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与关爱,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这样的关系一旦有矛盾,就会产生极大的冲突。
(五)学分制的推行
随着高校教学制度的改革,学分制的推行淡化了班集体的概念,同时,也影响了宿舍人际关系的形成。如果一个宿舍的同学选修的课程不同,就会出现一个宿舍的成员可能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教室上课,或者部分成员在一起上课,而另外的成员在寝室或其他地方,这些情况会导致寝室成员之间出现小团体现象或者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冷漠等情况。
(六)因不良竞争而导致的人际关系冲突
大学就像一个小的社会,其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一个宿舍里的成员通常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竞争,比如奖学金的名额、班干部的选举、优团优干的评比等各种评优活动的竞争很有可能发生在一个寝室的成员之间,在这些竞争中,有些人依靠实力,而有些同学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与同学的竞争中明争暗斗,甚至采用造假、离间、诋毁同学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使宿舍的人际关系表面祥和却暗潮汹涌,这些都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冲突暗藏其中。
三、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若干建议
虽然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种种冲突,但并不是说这些冲突是无法解决的。总体看来,要想应对大学生宿舍中的不良人际关系冲突,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发挥主体作用
改善学生宿舍存在的不良冲突需要高校管理者有足够的重视和大量的心血,不仅仅要管理,更要有服务意识,切实发挥主体作用。首先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学生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增强主体服务意识,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其次,随时关注学生在宿舍的生活状态,建立顺畅的宿舍调换机制。一般情况下,宿舍成员之间产生矛盾首先会进行内部消化,而当同学提出申请调换宿舍时,那就意味着宿舍内部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辅导员及学校管理着在面对学生的申请时应有足够的重视,深入地调查矛盾原因,积极帮助其解决矛盾,如果确实无法调解应积极帮助学生调和宿舍并关注其在新的寝室的生活状态。 (二)加强人文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制度作为一种外在约束,有着其特殊的作用,然而要使大学生完全进入自我管理状态,还需要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约束自我。因而,学校应该将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熏陶作为大学的一项任务,加强人文思想教育,使学生告别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功应对宿舍人际关系冲突。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个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往往直接影响着他的交往质量[3]。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高校教育者要在引导大学生在宿舍人际交往中客观公正地认识、评价自我,注重培养良好的个性,提升个人修养。积极面对宿舍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经常换位思考,站在舍友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尊重、宽容、善待的态度处理问题。
(四)加强人际交往技巧的培训指导,提升人际交往素质
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有一定的艺术和技巧,比如口头交往的技巧、非言语手段的运用、批评的艺术等[4]。这些知识和技巧是大学生建立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形成积极交往、有效交往的意识。学校应该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指导,如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开班培训等,让学生掌握更多、更快地掌握宿舍人际交往艺术。
(五)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增强集体归宿感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和谐、有序的宿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宿舍文化的建设,以各类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实学生的宿舍生活,增强宿舍成员间的凝聚力和归宿感。
(六)走进学生宿舍,加强心理辅导
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走进大学生宿舍,深入到学生中去,去发现、研究、处理同学在宿舍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只有走进大学生宿舍,才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在宿舍人际中的状态,及时协调各类问题。同时,学校还应有针对性地开设有关宿舍人际交往的心理课程,充分发挥学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大学生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毛小玲,李宏翰,张建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7): 473-475.
[2]韦庆校.网络时代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与社会,2013(7):36.
[3]李艳.和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4):135.
[4]王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新探[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9):67.
作者简介:谢 刚(1981-),男,四川营山人,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B8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宿舍是大学生重要的活动场所,对其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然碰到、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宿舍作用的发挥。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与学生、宿舍和校园健康和谐发展息息相关[2]。和谐、有序的宿舍人际关系能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给其带来幸福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近年出现的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舍友、复旦大学2010级研究生林某投毒等事件,实际上,这些宿舍惨剧,基本上都是由宿舍人际关系冲突引发的,这些事件表明,我国现阶段高校的宿舍人际关系却不容乐观,因不良宿舍人际关系引发的恶性事件也给高校敲响了警钟。因此,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领域亟待正视、反思与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常见问题分类
同一寝室的成员,有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及不同的家庭,因此各自的性格、习惯也不尽相同,朝夕相处的室友之间也会经常产生各类冲突,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宿舍的冲突氛围以下几类:
(一)因成长背景的差异而导致的人际关系冲突
不同的学生其成长背景的差异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家境贫富的区别。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富差距所产生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延伸到校园中来,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因为衣食无忧,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出手阔绰,他们无法认同贫困同学的小气与自私,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由于要担心学费、生活费等各种问题而大都性格内向、自卑敏感,他们看不惯前者的奢侈浪费,因而矛盾频发。二是城乡、地域环境的差异。有些来自城市的同学认为农村的同学见识短浅、衣着土气;而后者却认为前者自私冷漠、狡猾市侩。而地域的差异也会引起宿舍成员之间的冲突。北方人生性豪气,便认为南方人小气计较,而南方人则认为北方人粗鲁无礼等。
(二)因个性特征差异而导致的人际关系冲突
大学生们正值青春时期,有着活跃的思维、敏感的心理、和千差万别的性格,因而同一个寝室的成员之间在相处时就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处理不当便会爆发较为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比如争强好胜、敌对冲突、脾气暴躁、自以为是、自私虚伪等个性会在交往中挫伤对方的自尊,让人对其敬而远之;而自卑胆怯、含羞懦弱、敏感孤僻、多分依赖等个性会使人在与其交往时感到气氛沉闷、小心翼翼。因此,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际关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因生活方式差异而导致的人际关系冲突
不同生活背景下的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而且每个人习惯一时很难改变。在寝室这个狭小而公共的空间,有着不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人之间难免产生冲突,有些同学不能够合理的调整自己,又无法要求别人改变,因而长期生活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神经衰弱,焦虑抑郁。
(四)网络的影响
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高校电脑已基本成为学生的必备品,很多学生将上网作为闲暇时的主要休闲娱乐活动,将自己沉浸在网络中,有些同学在上网时不顾及室友的感受,音乐、游戏、聊天的“嘀嘀”声以及敲击键盘声此起彼伏,从而严重影响了宿舍其他成员的生活。而有些宿舍则会同时上网,各自娱乐,他们长时间沉溺于各自的虚拟空间,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与关爱,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这样的关系一旦有矛盾,就会产生极大的冲突。
(五)学分制的推行
随着高校教学制度的改革,学分制的推行淡化了班集体的概念,同时,也影响了宿舍人际关系的形成。如果一个宿舍的同学选修的课程不同,就会出现一个宿舍的成员可能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教室上课,或者部分成员在一起上课,而另外的成员在寝室或其他地方,这些情况会导致寝室成员之间出现小团体现象或者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冷漠等情况。
(六)因不良竞争而导致的人际关系冲突
大学就像一个小的社会,其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一个宿舍里的成员通常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竞争,比如奖学金的名额、班干部的选举、优团优干的评比等各种评优活动的竞争很有可能发生在一个寝室的成员之间,在这些竞争中,有些人依靠实力,而有些同学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与同学的竞争中明争暗斗,甚至采用造假、离间、诋毁同学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使宿舍的人际关系表面祥和却暗潮汹涌,这些都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冲突暗藏其中。
三、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若干建议
虽然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种种冲突,但并不是说这些冲突是无法解决的。总体看来,要想应对大学生宿舍中的不良人际关系冲突,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发挥主体作用
改善学生宿舍存在的不良冲突需要高校管理者有足够的重视和大量的心血,不仅仅要管理,更要有服务意识,切实发挥主体作用。首先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学生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增强主体服务意识,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其次,随时关注学生在宿舍的生活状态,建立顺畅的宿舍调换机制。一般情况下,宿舍成员之间产生矛盾首先会进行内部消化,而当同学提出申请调换宿舍时,那就意味着宿舍内部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辅导员及学校管理着在面对学生的申请时应有足够的重视,深入地调查矛盾原因,积极帮助其解决矛盾,如果确实无法调解应积极帮助学生调和宿舍并关注其在新的寝室的生活状态。 (二)加强人文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制度作为一种外在约束,有着其特殊的作用,然而要使大学生完全进入自我管理状态,还需要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约束自我。因而,学校应该将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熏陶作为大学的一项任务,加强人文思想教育,使学生告别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功应对宿舍人际关系冲突。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个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往往直接影响着他的交往质量[3]。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高校教育者要在引导大学生在宿舍人际交往中客观公正地认识、评价自我,注重培养良好的个性,提升个人修养。积极面对宿舍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经常换位思考,站在舍友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尊重、宽容、善待的态度处理问题。
(四)加强人际交往技巧的培训指导,提升人际交往素质
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有一定的艺术和技巧,比如口头交往的技巧、非言语手段的运用、批评的艺术等[4]。这些知识和技巧是大学生建立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形成积极交往、有效交往的意识。学校应该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指导,如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开班培训等,让学生掌握更多、更快地掌握宿舍人际交往艺术。
(五)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增强集体归宿感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和谐、有序的宿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宿舍文化的建设,以各类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实学生的宿舍生活,增强宿舍成员间的凝聚力和归宿感。
(六)走进学生宿舍,加强心理辅导
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走进大学生宿舍,深入到学生中去,去发现、研究、处理同学在宿舍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只有走进大学生宿舍,才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在宿舍人际中的状态,及时协调各类问题。同时,学校还应有针对性地开设有关宿舍人际交往的心理课程,充分发挥学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大学生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毛小玲,李宏翰,张建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7): 473-475.
[2]韦庆校.网络时代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与社会,2013(7):36.
[3]李艳.和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4):135.
[4]王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新探[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9):67.
作者简介:谢 刚(1981-),男,四川营山人,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