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篇连接词的对比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dia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以朱自清《背影》及张培基英译文为语料对比分析,探讨了小句、句子间语篇层面的英汉连接词的用法差异。研究发现,英汉连接词用法存在异同点。在英汉翻译处理时,大多数汉语显性连接词可直译,同时需对用法不同的连接词进行添加、省略或转化处理。本文对促进英汉连接词翻译处理,促进英汉连接词写作等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衔接理论 衔接关系 连接词 《背影》
  引言
  《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该作品语言平实清晰,感情真挚感人。1994年,翻译家张培基将其译成英文文本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文信息。本文基于衔接理论,以《背影》及其英译文为对应篇章,对比研究英汉小句、句子间语篇层面的英汉连接词用法,为英汉翻译、写作中连接词的应用提供帮助。
  一、理论概述
  语篇是一个有意义的连贯的整体,它的连贯常常需要衔接手段来实现。Halliday与Hasan在其《英語的衔接》(1976) 一书中较完整地提出了衔接理论,将衔接分为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连接等类型。其中,连接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差别最大的一种,指 在一个句子之内,在小句之间,通常要有连接成分把它们联系起来,表示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和相互依赖关系。按抽象逻辑语义区分,连接含添加或增补(additive)、转折、因果和时空(temporal)等范畴。
  近年来,衔接理论研究成果日渐丰硕,应用于翻译、教学领域。但衔接研究主要研究英语的衔接手段,语际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以衔接理论为依据,以《背影》及张培基教授的英译文为例,对比研究英汉语篇连接词的使用异同。
  二、连接词在《背影》及其英译本中的应用与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分属不同语系,连接词的使用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语言中,不同的篇章所采用的组句成篇和谋篇布局的手段也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以《背影》及其英译文语篇中连接词为研究对象,借助Markin软件标注了两篇语篇中连接词的功能。
  表1 《背影》及其英译文连接词功能对比情况表
  语篇 相同 添加 省略 转化 总计
  《背影》 25 0 5 2 32
  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 25 41 0 6 72
  由表1可见,英汉连接词既有相同用法,也有不同用法。在英汉翻译处理时,需对用法不同的连接词进行添加、省略或转化处理。
  1.汉译英时,大多数汉语显性连接词可采取直译的方法。例如《背影》中的32个显性连接词,有25个连接词需直译成相同用法的英语连接词,占原文连接词78.13%。
  例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英译: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 In the winter of more than two years ago,grandma died and father lost his job. I left Beijing for Xuzhou to join father in hastening home to attend grandma’s funeral.
  此例虽短,却讲述了三件事:祖母去世,父亲交差,以及我跟父亲奔丧回家。此句中,“也”与“and”用法相同,在句中均起着增补连接的作用,补充说明前句语义内容。汉译英句子中,and也表达增补连接关系,连接grandma died 和 father lost his job两句,功能相同,对等等效翻译汉语连接词,做到了意义等值传递和形式对等。
  2.汉语语篇常使用隐性衔接手段,省略连接词,以意统句;而英语句子多借助显性衔接手段,添加连接词衔接前后句,以形约句。所以,汉译英时语篇常需添加连接词,而英译汉时多省略连接词。在张培基教授的英译本中,译文添加翻译隐性连接词 41个,占原文连接词56.94%。
  例2: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英译:We entered the railway station after crossing the river.
  译文添加了连接词after表明了动作先后和时间顺序。译者还用了crossing the river替代了汉语句子“我们过了江”,使译文更加紧凑,读起来更朗朗上口。
  3.在汉译英过程中5个汉语连接词被省略,应用隐性连接的语义手段衔接语篇,占原文连接词15.63%。这说明,英汉形合与意合语言是相对而言的。英语也有如汉语般使用隐性连接词的意合句法衔接结构。
  例3: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英译:However,the separation of the last two years has made him more forgiving towards me. He keeps thinking about me and my son.
  此句中,副词“终于”暗含“终究、到底”之意,类似英语finally,表示总结性的时间连接词。汉语讲述了因父子久未谋面,于是“最终”忘记我的不好;英语译文只用made him more forgiving towards me传达“父亲忘却我的不好”,省略“最终”的翻译,应用隐性衔接处理,将总结性时间逻辑关系隐含其中。这样不仅忠实地表达了原意,更符合英文思维和行文习惯。
  4.在翻译中,英汉连接词表层结构所承载的深层衔接关系、含义需进行转化处理,转化成相对应的英汉语言表层连接词或连接结构,从而实现意义传达。   例4: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英译:When I met father in Xuzhou,the sight of the disorderly mess in his courtyard and the thought of grandma started tears trickling down my cheeks.
  原文是一個由4个省略主语的小句组成的典型的流水句,句子结构松散,仅用增补连接词“又”连接其前后小句,补充说明家中败落,不禁落泪。汉译英时,张培基教授采用转化翻译处理策略,句子结构从汉语的4句小句组成的小句复合句,转化成英语由一句主句和从句组成典型的时间状语主从复合句。此句中,汉语使用连接词“又”,是非结构性连接的增补衔接关系,而英语进行结构转化,将汉语小句转化成英语的并列短语结构,是结构性衔接的并列对称关系。这样既符合地道的英语表达习惯,又 逻辑清晰,使句子衔接紧凑,更能产生一种情感共鸣。
  三、结语
  本文以朱自清《背影》及张培基英译文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为语料,基于衔接理论,对比小句间和句间增补、转折、原因、时间四类显性连接词语料,研究英汉语篇连接词的使用异同,对促进英汉连接词翻译处理,促进英汉连接词写作等教学,促进英汉对比语言学与英汉互译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F29.
  [2]韩礼德.功能语法导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533.
  [3]陈振龙,江桂英.英语写作中增补连接词的应用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62-66.
  [4]张德禄.语篇内部衔接的原则[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6):29.
  [5]Halliday M A 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38-267.
  [6]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94-106.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提问是教师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桥梁,是师生互动交流的纽带,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保障。有效的提问对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非常重要之作用。本文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实例,以提问为切入点进行如下阐述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 提问教学 实施策略  目前初中英語教学主要以课堂为教学主阵地,提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的设置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具
【Abstract】I will briefly and superficially analyze their difference through a group of examples. I do this job in hope of helping readers understand the author of Pride and Prejudice, Jane Austen’s st
【摘要】本研究针对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基于相关教学理论,包括交际能力学说,学习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结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初一年级的语音教学模式初探,提出了组内合作,组间竞赛,多趣味性活动的语音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一语音教学模式 组内合作 组间竞赛 多趣味性活动  一、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现状与挑战  良好的语音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但在实际课堂中
【摘要】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一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和侧重都至关重要。那么,占据了四项基本技能半壁江山的“听”和“读”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而培养学生准确和良好的“听”和“读”能力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模仿磁带的发音。当学生掌握了单词、句子乃至长篇课文等语言组成部分的“听”和“读”技巧,他们的英语学习会更加顺畅自如,会有脱口而出的洋腔洋调。  【关键词】小学生 跟读磁带 洋腔洋调 终身学习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与评价是紧密联系的,公正的到位的持续不断的评价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奋剂”。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评价的参与成员与评价内容体系两大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评价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教育部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是: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
【摘要】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唐山一高校外语系师生和美国一高校师生组成学习社区(Learning Community),在线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的结果对开展国内外教学和科研交流、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外更多教师教学团队的组建,有规划、有步骤、有反思的逐步扩大国内、外教育教学的合作和交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习社区(LC)在线学习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英语教育也必须更新教育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关键词】应用能力 交流工具 英语交流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文化差异  近几年来,在教育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广大英语教学研究者特别是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针对本学科的教学要求,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践,参照国外高等职业
【摘要】语言是传播文化的媒介,如果要掌握好一门语言,第一步就要熟悉语言所传承的文化。在进行高中英语学习的时候,学生需要重视英语文化的掌握,这样能够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让语言的学习真正有意义。  【关键词】文化 高中英语教学 语言  一、语言教学和文化的联系  语言学习的意义在于便于交流与沟通,而人与人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本质上还是文化的碰撞。文化与语言是分不开的,文化通过语言来进行传递与碰撞,语
【摘要】新课标对于语法教学的新要求,导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淡化甚至放弃语法教学,而有些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针对此现象,本文笔者依据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自主学习,从知识输入和输出两方面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法 知识输入 知识输出 自主探究  由于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且新教材的编写对语法讲
【Abstract】We always talk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around us. It seems to be very easy to receive and adapt to a new culture. However, the answer is totally adverse. When we are faced with other 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