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14岁肢体残疾儿童致残原因分析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中国O~14岁肢体残疾儿童的致残原因现状及近20年来该人群主要致残原因的变化.方法 对2006年和1987年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中,0~14岁肢体残疾儿童致残原因的调查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比较.结果 2006年中国0~14岁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类别为先天性疾病及发育障碍、伤害因素、其他因素和疾病因素,致残专率分别为0.257%、0.066%、0.055%和0.041%.脑性瘫痪所致肢体残疾的致残专率最高,为0.129%.与1987年调查结果相比.先天性疾病及发育障碍的致残专率显著上升,疾病因素和其他因素的致残专率显著下降.2006年中国0~14岁儿童肢体残疾的前五位致残原因分别是脑性瘫痪、发育畸形、其他外伤、其他先天性或发育障碍以及其他原因;1987年前五位致残原因分别是其他原因、小儿麻痹症、发育畸形、其他外伤和不明原因.两次调查的分年龄组及分性别的前五位致残原因分别与两次调查的O~14岁肢体残疾儿童的致残原因构成顺位基本相同.结论 先天性疾病及发育障碍是我国0~14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脑性瘫痪致残专率最高;伤害因素逐渐成为我国0~14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以及TGF-β1疫苗对这些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二甲基亚硝
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CIPRA)临床治疗项目是评价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组合(3TC/ZDV+EFV)对中国农村HIV-1感染者治疗的功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是一项开放性单组临床试验.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冠状动脉(冠脉)微栓塞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方法 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微栓塞组24只、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24只和假手
目的: 本声明旨在回顾有关儿童卒中的文献,为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推荐意见,供负责诊断和治疗婴儿、儿童和青少年脑血管病的医生使用.方法: 写作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
癫(癎)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神经免疫调节网络失衡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诸多细胞因子参与癫(癎)的发病过程[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是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高亲和力配体-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曲格列酮对大鼠垂体腺瘤GH3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不同浓度的曲格列
目的:分析和探讨Turner综合征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采用遗传咨询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结果:确诊Turner综合征51例,发现和证实22种异常核型,该综合征以蹼颈、身
目的 观察左归复方(滋阴益气活血解毒组方)干预治疗MKR小鼠后糖代谢及抗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50只MKR小鼠经鉴定后,随机分为MKR模型组,左归复方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
目的 探讨原钒酸钠(SoV)通过对促肝再生磷酸酶-3(PRL-3)抑制,观察对大肠癌细胞株Colo-320增殖凋亡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RL-3在7株大肠癌细胞中表达情况,筛选
目的 探讨眼手术后干眼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眼部手术后有干眼症状的132例(149只眼),就诊前所行手术,眼局部用药情况、治疗前后,停止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chi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