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导学案”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模式;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以往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效果。当前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学习,“导学案”教学模式就可以实现这一点。物理是一门实践性以及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十分重要,因此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有效地应用该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其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一、 “导学案”教学模式
  其可以让学生预知教学的目标,进而为他们的课前预习提供方向,让学生的预习更有目的性,且在教学中能够主动地和教师进行互动,进而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有效提高,为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的主动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奠定基础。
  二、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 课前出示学案,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需要清楚教学目标,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需要清楚教学目标,之后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学生教学目标,让学生可以清楚这一章节知识中的难点以及重点,明确学习的方向。教师在上课之前就需要出示学案,让学生可以结合学案展开自主学习,让学生可以更有方向地学习,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及学习的效率及效果。比如,在“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有清楚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知道质点的条件以及概念,对其理想模型的特点以及作用进行了解;让学生掌握参考系概念以及选择原则,进而可以描述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物体;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应用坐标系。这些知识都是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明确的方向,在学习中更有目的性,掌握预习的方向。
  (二) 利用情境教学,导入新课内容
  学生在预习完成之后,就可以对学习的目标以及这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有更加深入及清楚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在导入新课中教师需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以及学习的引导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景教学,以此来调动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进行新课导入,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学习。比如,在“时间和位移”的教学中,这一教学中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可以了解以及学会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区别,包括时间和时刻、矢量与标量、路程与位移,还有一些物理量的对应关系,如时刻、位置、时间、路程和位移,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矢量和标量物理的意义。在清楚教学目标及方向之后,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比如,教师就可以拿学生的上、下课时间来举例,如该节课是在9点开始,下课时间是9点45分,就上、下课时间让学生回答都是哪个时刻、时间,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学生会知道时刻以及时间的区别,时刻是某一瞬时,时间则是时刻的间隔,时刻在时间轴点上用点表示,而时间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在学习位移时,教师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比如从上海到北京有三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去分析都是什么,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将位移的物理意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就可以直接、简单地了解这一知识,更好地理解及利用。因此物体运动是从A点到B点,因此不管是以哪种轨迹进行运动,在位置变化上都是相同的,就可以得出位移的结论,即:一条有方向的线段AB可以用来表示位置变化。
  (三) 加強课后复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循序渐进的顺序进行,高中物理本身的知识点就比较有难度,学生在学习及理解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因此,教师更需要注重学习的渐进性。通常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需要认识到课后巩固以及复习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发挥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及掌握知识点。学生的记忆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巩固,那么对知识的记忆效果就会变差,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加强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另外,在学习很有难度的知识点时,教师也需要注重这一点,让学生可以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及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课后巩固复习,同时做好学生复习的监督,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效果。
  (四)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
  教师需要了解,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将学生带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可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学习,以此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和提升,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使用导学案学习时,需要结合教学需要,创设出有趣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能开展有目的性的思考及讨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提升,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在一旁适当地给予学生指导,提高他们的探究效率和效果。例如,在学习库仑定律公式时,有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其含义,教师就可以将库仑定律在相应的条件支撑下相互结合,让学生思考并且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掌握定律时,还可以了解其重点,可以更好地应用知识。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好物理也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出该教学模式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效果,促进高中物理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洁.高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新课程(下),2012,(01).
  [2] 斯克良.运用学案导学促进自主学习——物理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法的实践和思考[J].物理通报,2012,(02):3-7.
  作者简介:
  冯士方,江苏省高邮市,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叙述了建构主义下科学本质的内涵、生物教学中凸显科学本质的意义,以及从三个方面提出在生物教学中如何体现“定量化”这一科学特征,让学生认识科学本质。  关键词:科学本质;定量化;实践  科学本质的教育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现行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然而现行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了“半文半理”的印象,归其缘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摘要:化学离不开生活,化学知识本身就蕴含着许多生活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中职化学教学中,需要将化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身边,领悟化学的魅力,提升对化学学习的信心。本文简要探讨了中职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价值及运用。  关键词:中职化學;生活化教学模式;价值;运用  一、 中职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价值  (一) 对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有极大的帮助  中职化
摘要:在高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来提高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呢?我将试图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高中物理教学在贴近生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物理运用能力,结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让我们的物理教学更有效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尝试。  关键词:情境教学;有效性;探究;高中物理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一味地讲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往往学生很难将自己学习到的物理知
本文运用Engle(2002)提出的DCC-GARCH模型(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model)检验了亚洲主要的发达市场: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目标去探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从而提高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实践;高中化学;反思;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