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外观设计创新研究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under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制造加工一直与国际制造商相提并论。此外,更明显的优势是,在某些系统设置中,中国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仍处于领先水平。消费者购买汽车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外观,外观也是管理和决定汽车销售市场的关键因素。本文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观点,对当前的汽车外观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明确提出了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设计中自主创新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新能源;外观设计;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2-0150-02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在汽车外形水平上。各种汽车形状设计在购买汽车时为消费者提供了许多选择。在目前阶段,我国汽车销售市场上客户最关心的是价格。如果价格相同,则不同知名品牌的室内空间设计,驱动力和设备不会有太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当前车辆的外观成为消费者购买与否的关键因素。并且所有汽车公司中的大多数将改进汽车外形的设计,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据估计,在我国,未来五到十年可能是新能源技术汽车发展中的黄金阶段。在此基础上,在必要条件下确保汽车造型设计的特征和品质升级,促进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这也有利于提高知名品牌的全球声誉。
  1  现阶段新能源技术汽车的概况分析
  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设计中选择自主创新的成果来开展产品制造和服务项目。它具有策略,智商聚合,高相关系数,创新能力,高资本投入、高回报和环保的特点。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突破点,是我国综合能力的主要前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发展的优化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此外,它还决定了我国竞争优势的高度及其在全球经济布局中的影响。世界各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视为提高经济发展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其在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作为新产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要我国全力支持,以发展壮大。因此,我国明确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总体规划的一系列发展政策。政府部门鼓励公众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并向购买汽车的人提供一定的政府补贴。
  普通消费者是否更艺术地购买汽车是其外观,外观也是汽车销售市场的关键因素。所有汽车公司中的绝大多数将专注于汽车外形的设计,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下是用于外观分析的不同汽车规格和型号的两个主要类别的示例。
  1.1 北京汽车电子商品系列产品
  北汽的电子商品系列产品,是北汽品牌的首款经典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保留了古典风格和简单的欧式风格设计,前灯和车型极为顺从,流线型很坚固。车身侧面采用了双车身趋势图设计。车窗玻璃的装饰设计提高了光泽度,车身的独特标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镜子的形状设计非常简单,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具体表现为缺少方位角光源和自动伸缩缝功能。因此,这种类型的车辆的形状设计相对简单,并且大多数是常规设计。如果将其放置在许多汽车中,则无法与某些传统的成品油车辆区分开。
  1.2 特斯拉汽车的汽车产品系列
  特斯拉汽车产品系列的问世提升了该集团对新能源技术汽车的原始掌握的各个层面,包括时尚趋势,大胆且具有未来派颠覆性的创新设计。它赋予身体某种时尚趋势和优雅气质。它主要体现在气格栅和LOGO的改进上。另外,鹰翼门设计的设计增强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另外,这种新能源技术汽车没有传统的成品油批发汽车的大小汽轮机,因此大大节省了汽车的内部空间设计。另外,它的设计并不是统样式,因此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了这种设计的味道(如图1所示)。
  特斯拉的汽车模型在全球销量中排名第一,并且不逊于某些著名品牌比亚迪汽车,后者是我国的销量冠军。对汽车系列的颜色和亮点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价格的上涨,汽车造型设计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一些高端豪华车正在缓慢而具体地展示自己独特的人性化设计。基于数据和信息的科学研究表明,在对新能源技术车辆进行设计时,除了必须考虑安全性能要素之外,还必须将市场销售的特征作为关键切入点。此外,对于具有不同颜色和不同型号的汽车,其视觉冲击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后果。例如,对于某些颜色缺乏信任感,可以使用外观和现代设计原理来增强汽车视觉冲击的规模感。
  2  新能源技术汽车与传统汽油汽车在外观设计上的差异
  2.1 两者的外观设计不同
  尽管设计人员继续非常重视汽车设计的本质,但是由于汽车的类型,要引起全面的分歧并不容易。但是,近年来,这两种类型的汽车在外观上已经具有自己独特的设计。与传统汽车的常规造型设计相比,新能源技术汽车在造型设计上更具未来感和启发性。作为现阶段意味着尖端技术的一种新型物质,某些受欢迎的元素的确仅在其中体现出来。至于传统汽车系列,每个人对它的印象是毋庸置疑的,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改变。一些设计师的大胆设计和设计理念也会被人们接受。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汽车的设计风格越来越明显,也将影响传统汽车的外观设计,使其越来越时尚,开放。汽车发动机和汽格栅系统的空间布局与传统的柴油汽油车不同,但这也为设计师提供了许多内部空间设计。这在某些汽车系列中得到了体现:新型梅赛德斯·奔驰发布的电动概念跑车在汽车外部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用LED灯条代替了原来的汽格栅,并将其与车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光滑,无缝的线框营造出现代感。由于内部结构的根本差异,与具有新能源技术的传统汽油车相比,它们具有更长的轴距,并且可以设计更小的机器和设备来嵌入室内空间的結构中。这种类型的转换可以为设计师的造型设计带来很多可塑性。未来,新能源汽车必将带动越来越多的新时尚趋势和设计风格,并将与传统汽车有越来越大的不同。   2.2 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分歧
  当新能源技术汽车在市场份额中占有一定地位时,每家公司都开始效仿,改善两种汽车之间的设计差异。在造型设计的现阶段,许多使用新能源技术车辆的高层的策略都非常灵活,他们确实希望看到新能源技术车辆的独特之处。传统的柴油汽油车的创造和发明已经积累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以至于每个人心中都有固定的心态,这对进行颠覆性和创新性改变是不利的。这两者需要不同的设计风格系统管理,并且也有可能创造一种高品质的产品,使之相辅相成,并融为一体。新的设计风格和美学将逐渐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随着新的升级和新能源技术车辆设计风格的盛行,它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传统柴油汽油车的设计。
  3  新能源技术汽车造型设计技术创新设计理念
  绝大多数传统的汽车造型设计往往始于燃气轮机控制模块的驱动力,机械设备控制的驱动安全性以及传动系统的传动齿轮。尽管这种设计为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但也导致了能源和城市公共交通的困难。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新能源技术汽车才成为中国的汽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新能源技术车辆的外观设计应从以下多个方面寻求技术创新。
  3.1 实施总体规划
  市场上有许多设计独特的电动汽车与其他汽车不同,但是仅依靠表面设计来吸引消费者。由于大多数消费者更希望能够与之前的传统汽车有所不同,因此它体积并不是很大。借助夸张的汽车造型设计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有必要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来设计基于市场销售的新能源技术汽车独有的汽车系列。
  3.2 从身体部位制定合理的布局
  当前,新能源技术车辆还没有自身独特的造型设计语言表达能力和符号,并且从车身部件的合理布局有利于设计出新能源技术车辆所特有的一组特性。以室内照明设计为例,室内照明系统的预期效果是更好地确保汽车安全行驶的安全性能,而传统汽车则选择使用氙气灯或卤素灯。通常,此类室内照明必须具有庞大的电子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和变压器系统,并且还必须调暗以确保特定要求。外观通常较大,样式固定且始终相同。因此,可以选择使用LED灯。LED灯不仅种类繁多,耗能少,不需要大型照明系统,还因为其体积小巧,节省了内部空间的设计和设计,这对其他层次的设计人员都是有利的。
  3.3 从设计多元化的方向入手
  在进行汽车外形设计时,除了传统的文学和艺术美学的影响外,区域文化艺术多样化设计要求的营销也将对汽车外形设计造成影响。未来,汽车造型设计一定会处理简单的文化符号,重点是在新形势下從地域文化中寻找艺术创意设计。通过艺术创意设计的整合,可以合理地促进新能源技术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总体上也有利于新能源技术汽车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符号。
  3.4 高度重视客户审美
  汽车设计领域将是一个丰富的领域,无论哪个时代,汽车设计都应遵循“汽车设计的小表情概念”的最大部分,并达到一定水平的汽车美学。无论在任何概念下设计新产品,设计人员应遵循设计核心价值理念,重视客户的审美水平。
  4  结束语
  总体而言,文章是在对新能源技术车辆的形状和颜色选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比较新能源技术车辆与传统柴油汽油车辆的形状设计之间的差异,从而探讨了新能源技术车辆的形状设计,新能源技术汽车自主创新设计与设计理念。它使设计师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模型,在商业服务和自身爱好之间找到平衡,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使设计更适合于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袁博.新能源汽车外观设计创新研究[J].时代汽车,2020(20):86-88.
  [2]侯敏枫.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身形态设计研究[J].科技风,2019(35):25.
  [3]王恒.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身形态设计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2):775-776.
  [4]李昊.情感化设计在新能源汽车外观造型中的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03):23,7.
  [5]陈磊.流线设计对汽车外观设计的影响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19):100-101.
  [6]白亮.新能源汽车外观设计专利的确权与布局[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8,15(06):79-86.
  [7]李勇,武银路.纯电动汽车外饰造型影响因素及特征设计趋势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06):72-80.
  [8]孙海君,袁晓伟,王琦,郭晋晖.基于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外观的设计[J].国际公关,2020(02):230.
  [9]孙彪,杨静怡.符号学理论下的电动汽车外观设计应用分析[J].设计,2020,33(06):126-129.
其他文献
摘要:数控技术指的是借助数字信息控制机械运动与工作过程的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包含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和光机电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以及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制造业中,提升了机械加工效率。基于此,本文从数控技术入手,对其特点和使用优势进行分析,探讨将其应用于现代机械加工中意义,并对数控技术在现代机械加工中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优化应用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随之逐步提升,各种新兴企业迅速发展,机电机械类数控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产品加工质量作为影响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已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数控加工技术应用问题也逐渐突显。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对机械数控加工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机械数控;产品加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G519.1
摘要:作为工业原料,铜及铜合金型材非常常见。各种类型的铜合金管材不论是从生产还是应用,都占据铜管材市场的主要地位。在铜材的生产过程当中,模具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铜材生产水平取决于模具设计的合理性。本文针对异型铜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改变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模具等措施,针对性地提出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希望对异型铜材的加工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异型铜材;模具
为了对现有青藏公路路基变形采取更有效的养护措施以及为今后青藏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以青藏公路部分路基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理论资料研究对冻土路基不
摘要:为解决某高热耗密闭设备散热问题,设计一种高效气液散热装置,其内循环提供冷却风为设备内部电子器件散热,外循环冷却液为内循环风降温带走系统热量。通过计算确定换热器的流程、翅片数量、间距等参数,最终确定气液换热装置结构。针对设计的气液换热装置设计模拟热源实验,验证换热装置的热性能。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吻合,表明该换热装置设计可行,符合技术要求,设计方法可为同类换热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摘要:以一种型腔零件为例,在SolidWorks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导入PowerMILL软件中进行数控仿真加工。通过工艺方案的分析,确定刀具及加工切削用量、明确加工顺序及路线,实现了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仿真加工的过程。  关键词:PowerMILL;SolidWorks;仿真加工   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内燃机车在当前企业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机车的检修是保障正常作业的基础,通过对内燃机车进行系统的检测,探讨内燃机车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情况,构建以预防为主的检测维修模式,实现内燃机车检测效率提升,有效控制检测和维修成本。  关键词:内燃机车;检测技术;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
摘要:超精密车削在加工盘形零件及圆锥形零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所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受超精密车床运动系统精度的直接影响。为了探索超精密车床运动系统的影响因素,分别对车床的主轴运动系统及导轨运动系统进行了结构分析和传动机理分析,讨论了主轴运动系统及导轨系统结构的不同结构设计对超精密车床控制系统的影响,为超精密车床运动的高精度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Abstract: Ultra-precision t
摘要:本文以机翼盒数字化装配自动制孔过程为研究对象,开展离线编程环境下的基准孔测量及制孔加工路径优化研究。通过对基准孔照相测量方式的优化设计,解决了基准孔孔位重复测量问题,避免了由多次测量导致的重复测量误差,保证了加工孔的修正质量;通过对制孔加工路径规划,避免了制孔过程中的多次无效往返,提升了制孔加工效率。  关键词:数字化装配;自动制孔;基准孔测量;路径规划   中图分类号:TH162+.1
摘要:近几年,摩托车保有量逐渐增多,污染排放问题受到了多方关注,为了能提高应用性能,要针对电喷系统落实更加合理的故障诊断工作,并配合相应的检修技术方案优化使用效果。本文分析了摩托车电喷系统的工作原理,着重讨论了故障诊断和检修技术。  关键词:摩托车;电喷系统;故障诊断;检修技术   中图分类号:U4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