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电视民生类新闻的迅猛发展,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层面的第三次革命。至今,这一新闻现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以《新闻夜航》为例分析民生类新闻栏目的报道理念,结合众多民生类新闻栏目,审视和揭示其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特性所在,从而在整体上对民生类新闻进行全新的阐述。那么《新闻夜航》是如何报道新闻?它的成功之处又在哪里呢?又如何成为全国新闻名专栏?通过笔者的探析和研究,将在本文中得到解读。
[关键词] 民生新闻 《新闻夜航》 报道理念 战略原因
民生新闻,这个名词,相信对于老百姓来说已经是非常熟悉了。民生新闻,是关心市民生活,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首先是一种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却更加注重的是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
《新闻夜航》作为黑龙江电视台的一档著名的民生类新闻栏目,从初创开始就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
《新闻夜航》创办于1999年6月28日。几年来,《新闻夜航》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报道理念,让平凡普通的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深深的共鸣。也正是因为这些与百姓贴心贴肝,让人备感温暖的报道,让《新闻夜航》赢得了很多的荣誉: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等。至此,《新闻夜航》在所有中国电视行业的各种评比中,都获得了极高荣誉,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满贯”,是黑龙江省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最高的新闻栏目。
《新闻夜航》曾报道过这样一起事件:某县的一对农民夫妇在家开了一个粮油店,给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便利,就是该县的派出所也在他家买粮,但从来都是赊帐,夫妻俩也没多想,他们觉得公安不会不给他们钱的,然而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派出所的欠款也越来越多,弄的夫妻俩连进货的钱都没有了,找到所长他们却推三阻四的,结果竟然是国家的派出所欠黄了夫妻俩的粮油店,最后在媒体的关注下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类似这样站在百姓角度报道的新闻还有很多,《如冬天来了,你家的屋子暖吗?》、《给梦想插上翅膀》等,这些报道在社会上一次次引起百姓的共鸣,深受百姓的欢迎。
《新闻夜航》看似无所不包,但恪守一条:始终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将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群众,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成为架设在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确立平民化的视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新闻夜航》要求记者不仅是“贴近”,更要“融入”,从内容到形式,以观众的视角、用观众的语言、说观众的事儿,是“用亲切的语言讲新闻,用说话的方式写新闻。”关注民生、报道民生,是这个栏目的初衷,也是栏目的归宿。
《新闻夜航》的舆论导向不仅要满足受众信息的需求,更主要的是它要向受众传达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不但注重人间的真、善、美,更加注重如何运用舆论的力量参与到动态的社会生活之中,从而扩大了节目的权威性、可信度、影响力。
在高考期间,《新闻夜航》报道了一位残疾人考生,详细介绍了这位考生是怎样通过艰苦的努力来帮助自己和家人的。这样的新闻传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通过研究表明,受众更愿意听取正反两方面的信息,从而自己做出判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用事实说话”。这也是传播学中传播效果的一个基本理论——“免疫”效果论。因此说,在新闻报道时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向受众传达新闻的立场。
我曾经看过这样的报道:在采访一起灾难事件过程中,某电视台的记者举着麦克风问刚刚失去孩子的年轻妈妈:“您能谈谈您失去幼子的心情吗?”我想任何人在看到这一幕都会觉得寒心,因为他没有站在观众的立场上进行思考,没有体现我们倡导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在报道态度上就有些偏差。然而《新闻夜航》的记者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就能做到对相关人员的抚慰并带去政府和人民的关怀。
作为黑龙江省名牌栏目,《新闻夜航》也融入了东北的黑土文化,北方人那豪爽热情的性格被带入其中。主持人自然清新的主持风格也倍受百姓的喜爱,还采用了全新的播报新闻的方式,那就是介于“播新闻”与“说新闻”的一种播报语态。所谓“说新闻”是新时代受众对有声语言创作的一种呼唤。它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在“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总体风格中,充分展现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通过主持人独特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美学理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努力把新闻原则的刚性与语言表达的弹性融为一体,使播音作品共性和个性兼而有之,在与百姓话家常的同时也传达了新闻内容。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进。”这是《新闻夜航》的工作理念。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节目组不断地创办新板块、新栏目,扩大节目影响力。当民生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时,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成立,《新闻夜航》成为该频道的“主打”节目,又一次全面改版,时长增加到1小时,触及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被动报道到主动参与活动,开展大型公益活动、民生活动。这些有代表性的报道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为打造名牌精品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和其他同类型节目相比,在节目设置方面《新闻夜航》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调查性新闻报道方面,《新闻夜航》也做的尤为突出,事件的条理清晰,深度和广度性强。
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生活水平也不均衡,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相当被动的地位,成为特别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而这一部分人恰恰应当是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因为他们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生存压力。有责任感的媒体就有义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助力,实现媒体的价值。因此《新闻夜航》节目特别注重关心弱势群体和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新闻夜航》持续关注报道,将救灾情况及时发布。灾难面前《新闻夜航》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对灾区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帮助,准确地向受众报道灾区的一切救援情况。
品牌是一种信任,是信誉的体现和品质的保证。《新闻夜航》实施品牌战略的核心是名栏目、名主持人。
栏目是内容的载体,名栏目就意味着有高品质的内容做保障,应得到业内人士和观众认可。因为在《新闻夜航》看来,只有观众认同了《新闻夜航》所获得的奖项,这才是最权威的认可。
《新闻夜航》是一档民生电视新闻节目。民生的“民”,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民生的“生”可以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指生活——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家长里短的故事;第二层意思指生命——讲的是情;第三层意思指生存,说的是理。
经过多年的探索,《新闻夜航》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节目制作理念——和谐的心态、理性的观察、建设性的出发点。我们尽量不偏激、不冲动、不破坏、不媚俗、不炒作、不盲从、不骄傲,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走势,以建设性的视角来报道“一切值得报道的新闻”。 这实际上在无形当中形成了具有极大忠诚度的媒体品牌力量。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新闻夜航》的记者坚持用普通人的视角去看待新闻事件,同情善待別人,包括采访对象、被批评对象。在社会处于转型阶段,社会各阶级都存在矛盾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阶段性问题就要求栏目组必须关注社会上发生的一切大事小情,做群众想看的节目,同时应为创造和谐实现公平正义做努力,参与社会生活,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有影响力的媒体,为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充分实现媒体价值。
综上所述,民生类新闻栏目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媒体景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它用区域为语境和视角,以民生为题材,成为最符合受众口味的电视新闻节目。在这其中经历了不少改革和创新,各地电视台的民生类新闻栏目都在不断总结着自己的成功经验,也借鉴着别人的经验教训。民生新闻的发展已渐渐的走出低谷,随着新栏目的不断推出,像《新闻夜航》这样的老栏目更是生机无限,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定会迎来具有主流新闻意识新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 民生新闻 《新闻夜航》 报道理念 战略原因
民生新闻,这个名词,相信对于老百姓来说已经是非常熟悉了。民生新闻,是关心市民生活,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首先是一种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却更加注重的是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
《新闻夜航》作为黑龙江电视台的一档著名的民生类新闻栏目,从初创开始就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
《新闻夜航》创办于1999年6月28日。几年来,《新闻夜航》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报道理念,让平凡普通的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深深的共鸣。也正是因为这些与百姓贴心贴肝,让人备感温暖的报道,让《新闻夜航》赢得了很多的荣誉: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等。至此,《新闻夜航》在所有中国电视行业的各种评比中,都获得了极高荣誉,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满贯”,是黑龙江省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最高的新闻栏目。
《新闻夜航》曾报道过这样一起事件:某县的一对农民夫妇在家开了一个粮油店,给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便利,就是该县的派出所也在他家买粮,但从来都是赊帐,夫妻俩也没多想,他们觉得公安不会不给他们钱的,然而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派出所的欠款也越来越多,弄的夫妻俩连进货的钱都没有了,找到所长他们却推三阻四的,结果竟然是国家的派出所欠黄了夫妻俩的粮油店,最后在媒体的关注下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类似这样站在百姓角度报道的新闻还有很多,《如冬天来了,你家的屋子暖吗?》、《给梦想插上翅膀》等,这些报道在社会上一次次引起百姓的共鸣,深受百姓的欢迎。
《新闻夜航》看似无所不包,但恪守一条:始终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将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群众,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成为架设在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确立平民化的视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新闻夜航》要求记者不仅是“贴近”,更要“融入”,从内容到形式,以观众的视角、用观众的语言、说观众的事儿,是“用亲切的语言讲新闻,用说话的方式写新闻。”关注民生、报道民生,是这个栏目的初衷,也是栏目的归宿。
《新闻夜航》的舆论导向不仅要满足受众信息的需求,更主要的是它要向受众传达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不但注重人间的真、善、美,更加注重如何运用舆论的力量参与到动态的社会生活之中,从而扩大了节目的权威性、可信度、影响力。
在高考期间,《新闻夜航》报道了一位残疾人考生,详细介绍了这位考生是怎样通过艰苦的努力来帮助自己和家人的。这样的新闻传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通过研究表明,受众更愿意听取正反两方面的信息,从而自己做出判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用事实说话”。这也是传播学中传播效果的一个基本理论——“免疫”效果论。因此说,在新闻报道时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向受众传达新闻的立场。
我曾经看过这样的报道:在采访一起灾难事件过程中,某电视台的记者举着麦克风问刚刚失去孩子的年轻妈妈:“您能谈谈您失去幼子的心情吗?”我想任何人在看到这一幕都会觉得寒心,因为他没有站在观众的立场上进行思考,没有体现我们倡导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在报道态度上就有些偏差。然而《新闻夜航》的记者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就能做到对相关人员的抚慰并带去政府和人民的关怀。
作为黑龙江省名牌栏目,《新闻夜航》也融入了东北的黑土文化,北方人那豪爽热情的性格被带入其中。主持人自然清新的主持风格也倍受百姓的喜爱,还采用了全新的播报新闻的方式,那就是介于“播新闻”与“说新闻”的一种播报语态。所谓“说新闻”是新时代受众对有声语言创作的一种呼唤。它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在“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总体风格中,充分展现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通过主持人独特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美学理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努力把新闻原则的刚性与语言表达的弹性融为一体,使播音作品共性和个性兼而有之,在与百姓话家常的同时也传达了新闻内容。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进。”这是《新闻夜航》的工作理念。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节目组不断地创办新板块、新栏目,扩大节目影响力。当民生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时,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成立,《新闻夜航》成为该频道的“主打”节目,又一次全面改版,时长增加到1小时,触及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被动报道到主动参与活动,开展大型公益活动、民生活动。这些有代表性的报道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为打造名牌精品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和其他同类型节目相比,在节目设置方面《新闻夜航》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调查性新闻报道方面,《新闻夜航》也做的尤为突出,事件的条理清晰,深度和广度性强。
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生活水平也不均衡,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相当被动的地位,成为特别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而这一部分人恰恰应当是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因为他们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生存压力。有责任感的媒体就有义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助力,实现媒体的价值。因此《新闻夜航》节目特别注重关心弱势群体和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新闻夜航》持续关注报道,将救灾情况及时发布。灾难面前《新闻夜航》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对灾区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帮助,准确地向受众报道灾区的一切救援情况。
品牌是一种信任,是信誉的体现和品质的保证。《新闻夜航》实施品牌战略的核心是名栏目、名主持人。
栏目是内容的载体,名栏目就意味着有高品质的内容做保障,应得到业内人士和观众认可。因为在《新闻夜航》看来,只有观众认同了《新闻夜航》所获得的奖项,这才是最权威的认可。
《新闻夜航》是一档民生电视新闻节目。民生的“民”,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民生的“生”可以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指生活——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家长里短的故事;第二层意思指生命——讲的是情;第三层意思指生存,说的是理。
经过多年的探索,《新闻夜航》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节目制作理念——和谐的心态、理性的观察、建设性的出发点。我们尽量不偏激、不冲动、不破坏、不媚俗、不炒作、不盲从、不骄傲,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走势,以建设性的视角来报道“一切值得报道的新闻”。 这实际上在无形当中形成了具有极大忠诚度的媒体品牌力量。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新闻夜航》的记者坚持用普通人的视角去看待新闻事件,同情善待別人,包括采访对象、被批评对象。在社会处于转型阶段,社会各阶级都存在矛盾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阶段性问题就要求栏目组必须关注社会上发生的一切大事小情,做群众想看的节目,同时应为创造和谐实现公平正义做努力,参与社会生活,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有影响力的媒体,为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充分实现媒体价值。
综上所述,民生类新闻栏目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媒体景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它用区域为语境和视角,以民生为题材,成为最符合受众口味的电视新闻节目。在这其中经历了不少改革和创新,各地电视台的民生类新闻栏目都在不断总结着自己的成功经验,也借鉴着别人的经验教训。民生新闻的发展已渐渐的走出低谷,随着新栏目的不断推出,像《新闻夜航》这样的老栏目更是生机无限,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定会迎来具有主流新闻意识新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