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i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习惯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道德规范和原则要求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幼儿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循循善诱,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老师要明确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在向幼儿提出每一点要求之前,要事先考虑,根据幼儿能力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如小班的孩子在一开始,只要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如:上课安静地坐好,不影响别人等。在社会行为方面则要求待人要有礼貌,早上来园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上好”!下午离园要会说“老师再见”!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与人讲话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午餐不掉饭粒,饭菜全吃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做到语言简练、内容具体,孩子们做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教给孩子。如在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时,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人人夸我好宝宝》。“小朋友,早早起,进园叫声老师早。见到同伴微微笑,看见长辈问声好。讲文明、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时,我们创编了儿歌《样样都吃身体棒》。“小朋友们个个棒,洗净小手坐桌旁。 青菜绿呀萝卜红,西红柿呀水灵灵,米饭馒头香喷喷,样样都吃不挑拣,宝宝身体最最棒”。
  二、创设环境,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习惯之星”评比栏,每周评出习惯好的孩子十名,将这十名孩子的照片放在栏中,每周更换。有了这个,孩子们对每周老师提出的习惯要求就会尽心去做,效果非常好。为了让孩子们掌握习惯要求,我们将室内的主题墙与良好习惯紧密相连,如本周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叠衣服,我们就将叠衣服的顺序图贴在主题墙内,并附儿歌,让孩子们边看边叠边读,幼儿很快就学会了。在室外环境中,我们将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喷绘成一幅幅图片,张贴在孩子们每天都要经过的走廊、楼道等地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运用游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班有位小朋友叫明明,入园好长时间了,每天来园离园从不与老师打招呼,他妈妈叫他也不说,我一想,要是让他担任角色会怎样呢?于是在“娃娃家”游戏中我让他一个人待在“家”里,然后我到他家去做客,我故意将门敲得响一点,他问:“谁呀?”“您请进。”“您要喝水吗?”我一惊,也挺会说的吗,于是我与他聊了一会儿,我起身要走时,他说:“再见!”可是下午放学时他又不与我打招呼了。第二天,我又让他在“小医院”游戏中扮“医生”,我扮“病人”到“医院”看病,他热情地说:“您请坐,哪儿不好受?”我说:“头疼。”他说:“我给您检查一下。”过了一会儿,她说:“我开点药,您吃了就好了”。我说:“谢谢!”她说:“不用谢。”我走的时候还跟我说“再见”。经过几次的反复训练,现在明明能主动与我打招呼,看见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也很有礼貌了。
  四、 正确评价,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由于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内部标准,因此需要成人的评价来界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说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如在孩子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器材、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等,教师要给予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面对孩子的过失行为,教师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如:当孩子乱扔垃圾的时候,老师可以跟大家说:“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当有的孩子活动时不遵守规则时,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约束他的行为。让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潜移默化的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此,教师要做到仪表大方,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亲切,经常给幼儿加以帮助,提高其自理能力。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的闪光思想,及时发现,及时提出,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孩子们的帮助,如晨间拿玩具时,我们真诚地对孩子说声“请”,拿好后对孩子说声“谢谢!”教师这样以身作则,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从而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六、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幼儿园教育外,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家庭教育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我们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橱窗、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端正家长的教育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家长克服“重智轻德”的思想障碍,从而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主题活动,并让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一个星期下来,孩子们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
  【作者单位:涟水县南门小学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的乡镇中心小学,有寄宿生845名,他们中年龄最小的才7岁!为了培养寄宿生自主管理能力,我校秉承让学生“自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历练、自立成长”的育人理念。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也由原来的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来,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但
这两年,我执教小学高段音乐教学,在小学高段,一方面音乐教材有很多经典音乐和严肃音乐,学生们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和欣赏能力,常常望而却步不感兴趣,而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的全方位的渗透,课外的优秀作品非常多,音乐朗朗上口,曲风多变,风格迥异深受学生们的喜欢。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聆听学习更多好的音乐作品以此做好小学高段音乐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每周一歌,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整体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重视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而教师队伍建设又是我国农村小学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只有教师队伍建设良好,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是国之根本。而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重,这就需要有大量的教师队伍来满足这些农村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随着经济建设
小学生初学写作这项新的学习内容,难免会感觉无话可说。一开始语文教师会让学生从写简短的日记开始学起。学生还能够写出几句真实的感受,但是一到小学高年级的写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学生在作文中写些什么,怎么去写,如何将自己想的内容通过文字表达出来,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培养。  一、小学生语文写作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阶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学科教学的灵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语文 “它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尤为重要。具体做法是:    
摘要:通过教学研究,我觉得恰当地引入科学知识,对语文教学能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但要适当、适时、适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过程中;科学知识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所以,老师经常提出让学生联想的问题,我也毫不例外。在教学中,我试着渗透科学知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在教学中的研究,我深切地感受到,渗透科学知识应适当、适时、适度。在
题记: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引记:曾经亲眼目睹这样一个事件:周末的早上,某超市的停车场上一辆车的引擎盖上被两
1、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  (1)课堂备课模式墨守成规  一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教参抄写教学大纲,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致使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甚至出现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不一致的情况,譬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某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课文语言的技巧和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未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珍惜和热爱,仅仅对小女孩的遭遇产生怜悯之情,所以学生不能够完全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本文对培养学生在作文课堂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指出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培养;    学生不但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且是作文教学中创新作文的主人,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有所创新,有所进步,进而使作文课堂有所创新。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作文的写作方式、方法技巧等,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因此学生在作文课堂中的价值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