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体育教学艺术 打造优质高效新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mi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运用一些艺术性的教学手法,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本文具体分析教学艺术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打造优质高效的新课堂。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艺术;高效教学
  G633.96
  初中体育是初中学校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不仅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其知识也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艺术性的表达手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保证初中体育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
  语言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唯一途径,更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合理的使用语言能启迪学生思想、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因此,作为教师应重视语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而关于体育教学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口令与讲解两个方面:(1)口令不仅是教师的专业性教学语言,更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口令,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跳跃练习时,便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轻快一点的口令,而在进行有较大动作幅度的训练时,则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稍缓慢的口令。(2)确保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就体育教学而言,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内容简洁明了,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的语言。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确保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从而有效提升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此外,由于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盲目的讲解,还需要有序的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做出示范性的动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力求简练,条理清晰,如此才容易被学生受接受,进而激发学生思考。(3)语言要富有趣味性。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因此,要想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富有趣味性,以增强教学吸引力。
  二、体育教师要注重应用肢体艺术
  体育是一门肢体艺术,任何体育教学都需通过身体活动来进行。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其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开展教学,这样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在實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手势与躯体动作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当教师在讲解部分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时,可通过手势的辅助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运动动作,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准确的掌握体育动作,有效突破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重难点。例如,针对跳高后脚着地瞬间的相关动作讲解时,若单凭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到其中的重点,此时,教师便可借助手势,利用手掌的张合来表示起跳过程中脚部的运动过程。由此可见,正确的躯体动作不仅能让学生从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层面,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肢体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直观也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且该教学手段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达到的。如在进行“三步上篮”教学时,身体与其他各肢体之间的配合能提升学生的弹跳高度,让学生的奔跑更加有力,协调的动作会让整个过程变得如行云流水一般,充分体现出动作的艺术美。
  三、体育教学中的组织艺术
  如何组织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是一门艺术。关于此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如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能力等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完成。比如队形队列变化艺术,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而要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达到整齐划一、有条不紊的境界,便需要老师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融入到赏心悦目的艺术环境中,并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组织艺术需做到有条不紊且富有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
  四、丰富而有趣的初中体育教学手段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初中体育教学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而要让学生始终对学习内容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保证体育教学效果,便需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反之,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教学内容而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最终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大幅度提升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其中,学生最佳的体能状态是在上课初期,所以教师可在初期重点讲解技术动作,练习的强度也应由弱到强缓慢推进。如在进行1000米长跑训练时,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长久保持,教师在训练中期可组织学生在直道进行变速跑。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教学质量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且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积极运用艺术手段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取得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欧云.多措并举,靓丽课堂——对初中体育教学艺术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0(31):147-148.
  [2]许红梅.增强教学艺术性 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成效[J].文理导航旬刊, 2011(10):34-34.
其他文献
摘要:蹦床是体操运动的一种,一项通过蹦床反弹而进行的杂技技巧表现的竞技类的项目。蹦床的动作难度而且复杂,因此在进行练习的过程, 经常出现因为训练而造成损伤的情况发生。而运动的损伤是减少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防止或者减少损伤的出现,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蹦床运动中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蹦床运动中造成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进行预防的一些策略,希望为能蹦床的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在高中生活中,学习的物理知识大部分都集中于力学与运动,它在高中考试的试卷中也占有了很大的分值,生活中也随处都可以用到力学.本文充分的结合了本人在学习物理学时对高中的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概念图教学法得到了普及和推广.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节点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建立知识网络,加深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概念图是高中
國庆节到了,哈尔滨友协二小的同学们,以和平鸽为主题,绘出了一幅幅精彩的画卷。
期刊
史学研究是中学历史编写的重要前提,所以历史的教学工作也是史学研究的迁移,和学者研究成果的使用.但是由于受到教材和篇幅的限制,在教材中对历史知识表达和描述都十分简略,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我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地理空间定位是区域认知的前提.区域图新课标全国卷Ⅰ中的区域图占全卷地理图像的一半以上,是地理高考考查的主要载体,因为地理学科的一个显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