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头盔,一枪爆不了头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xiao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每日电讯报》不久前报道,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发明一种名为“D30”受外力撞击后迅速凝固的胶状物质,可有效吸收动能。英军计划利用这种凝胶提升头盔防弹性能。将这种凝胶放置在士兵头盔内侧,能将子弹或弹片的冲力减弱一半,进而阻止它们穿透头盔。
  
  脑损伤困扰美英联军
  
  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脑损伤已成为驻伊拉克和驻阿富汗美英联军的头号伤病。据估计,约1/5的联军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美国陆军医疗研究机构主管贾芬说,脑损伤也称为创伤性脑损伤或头部损伤,指的是由外伤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遭遇路边炸弹和火箭弹袭击的许多士兵,尽管有防弹衣和头盔保护免于送命,但猛烈的爆炸冲击波仍然会对士兵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大脑部位。虽然美英联军都装备了先进的防弹衣和防弹头盔,但因为目前的头盔往往过硬,在强大冲击波的作用下,对头部产生的振荡是致命的。这也是美英联军面临大量脑损伤的直接原因。患有脑损伤的美军士兵轻则反应迟钝,重则失忆和神志不清、丧失社交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影响终身。这种现象在驻伊和驻阿美英联军中十分普遍,因而被称为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标志性伤病”。自2001年以来,美国在伊、阿两国因路边炸弹受伤的军人已有近两万人,其中多数都出现程度不等的脑损伤症状。
  目前,美军兵防弹衣和防弹头盔使用的主要材料是“凯夫拉”纤维。说起“凯夫拉”,几乎尽人皆知,这种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神奇纤维,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防弹材料的代名词,一度被称为“终极防弹材料”。在美军现役的士兵防弹装备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挽救了不少美军士兵的生命。美军在其国防部网站及各媒体大肆宣传,声称“凯夫拉”防弹衣和防弹头盔性能的优异。但是,“凯夫拉”的化学性质不甚稳定,综合起来可以归结为“三怕”:怕见光,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后会发生老化,经过i500小时照射后强度会降至40%;怕低温,当温度低于-30℃后强度会严重下降,失去防弹效能;怕酸、碱及有机试剂。由于这些原因,“凯夫拉”类纤维防弹衣的维护保养比较烦琐、使用限制比较多、寿命有限。此外,传统的防弹衣根本无法保护军人的许多关键部位,如手臂、颈部、腿部和肘部,因为这些部位需要经常活动和弯曲。士兵们抱怨穿戴了防弹衣之后影响了战术动作的发挥,而且在完成任务后,身体的关节已经被坚硬的防弹插板磨破了皮。美英联军面对大量的投诉和舆论压力,迫切需要一种理想的材料来改变目前防弹装备的性能。这种材料必须有类似“D30”凝胶的性能,柔软、轻便、防护力好。
  
  遇强更强的“果冻”
  
  英国著名工程师、“D30”凝胶的发明者理查德·帕尔默介绍说,采用尖端纳米技术研制而成的“D30”凝胶,表面看上去非常像是果冻,它可以被随意挤压成各种形状。在静止或者缓慢移动的状态下,这种凝胶的分子之间互相分离,而一旦受到高速剧烈冲击,分子将互相交错并锁在一起,变得格外坚固。外力作用消失后,凝胶能再次自动恢复柔软。帕尔默进一步解释说,“D30”事实上是一种用“智能分子”制造而成的聚合体,类似于黏稠的液体,就如同混合着玉米淀粉和水的潮湿沙子。这也就是说,凝胶中的硅材料纳米粒子在常态下就像液体一般流动,当遇到子弹或者弹片的冲击时,它们立即变成如格子般的固体排列结构,使得一件看似柔软的制服迅速变成一套坚硬无比的盔甲。与传统钢制防弹背心和防弹头盔的笨重且容易跳弹误伤他人相比,这种凝胶无疑拥有巨大的优势。在防弹衣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参数就是“背凸”的高度。子弹射在防弹衣上,会穿透一部分防弹层,这期间子弹急剧变形,最终停留在防弹材料中,但会将剩余的防弹层冲击出弹坑,这种冲击也会作用于人体。如果材料性能不佳,不能更多地分散子弹能量,子弹尽管不能穿透防弹材料,但会在防弹材料上留下凹陷,从后面看就形成突起,即“背凸”,过高的背凸会使人体受到强烈的撞击,导致创伤。而“D30”的背凸在试验过程中据说“非常令人满意”。此外,在防弹头盔的设计中重量因素是除防护性能外最重要的因素。这种凝胶制成的头盔要比“凯夫拉”材料头盔轻许多,如果两者相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佩戴者疲劳程度,有利于头盔佩戴者集中精力执行任务。
  
  打造不死战士
  
  针对战场脑损伤的问题,此前美军已经着手研制一种“液体防弹衣”,其关键成分称为“剪切增稠液体”(sTF),和“D30”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防弹衣重量轻、质地柔软,能使士兵运动得更快。据透露,用STF浸泡后的“凯夫拉”织物可以像其他任何一种织物一样浸湿和缝制。STF渗入织物中,通常状态下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但是,织物一旦受到冲击、压紧,“剪切增稠液体”就变成坚硬的固体,使织物更强韧,难以被穿透。因此,利用sTF制造的新型防弹衣,平时柔软舒适,一旦遭到刀等利物砍、刺,或高速子弹、弹片冲击,就在受到冲击的瞬间变得坚韧无比,而且能将冲击力沿织物迅速分散开来,大大降低单位面积的压强。当冲击力消失之后,“剪切增稠液体”又恢复液体状态,织物也重新变软。
  液体装甲“目前仍处在实验室测试阶段”。他们可能会把这种材料率先用在士兵的衣袖、短裤和其他防弹背心保护不到的地方,采用新型材料在保护士兵的同时,可以保持士兵运动时的灵活性。这种新型材料还可以被制成防爆毯,覆盖在可疑包裹或未爆炸的军火上。“液体装甲”甚至可以用在伞兵靴上,这种靴子在碰撞时可以变硬从而保护伞兵的脚踝。
  科研人员预言,类似于“D30”凝胶类的材料一旦成熟应用于防弹衣和防弹头盔后,必定推动战场单兵防护装具面貌的太革新。未来的头盔不但要穿着舒适,还具有“三防”功能,更具有信息时代的鲜明特征。美国目前正在研究的“2l世纪多功能士兵防护系统”中的“综合头盔分系统”,将头盔作为通讯系统、武器系统、观瞄、GPs接收机、呼吸防护、双目激光防护等设备的载体,头盔上装有一部官兵之间的通话装置。此外,这个分系统中还有防毒面具、耳外助听装置、视频成像放大器和电源等,具有防弹、防激光、防毒气、扩大视听能力和实施通讯联络等多种功能。
其他文献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职业商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专攻中国近代改革史,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特聘研究员,多家报刊专栏作家。作品有《大东亚的沉没》(中华书局2008年)、《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文汇出版社2009年)、《国运1909》(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绝版恭亲王》(文汇出版社2010年)等。本文根据雪珥在“看世界大讲坛”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    彼时美国对中国无恶意
据说,中国网民已经超过2亿,仅次于美国,名列全球第二。虽然人均上网率仍低于西方国家,但可以认为城市的人们已经是个高度依赖网络的群体。  为此,我才会如此感叹网络的威力,其可为天堂,也可为地狱的现状让人恐惧。而最近当灾民、灾难预防观念加重,我倒真觉得大家该好好考虑一下“很黄很暴力”的问题了。  其实,《色·戒》是部不错的片子,我一直想写点什么的,可惜没等我写,网上流传《色·戒》被删片段,已经泛滥成灾
2016年8月21日上午,在里约奥运赛场上,随着12号惠若琪最后一记漂亮的扣球,中国女排最终3∶1力克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重回奥运之巅。赛后惠若琪失声痛哭,这个排球路上历经磨难的姑娘太需要发泄了。  惠若琪16岁进入国家队,曾被质疑是“富二代”靠关系打球;赛场上受伤,她开刀3次,至今左肩埋有7颗钢钉;她曾因心脏病险些未搭上里约奥运会的末班车。在奥运赛场上,惠若琪再次用实力回击了外界的质疑。排球路
现在,联想是中国信息产业中最大的民族企业之一。实际上,联想最初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国有企业。它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于1984年开办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是“全民所有制”。1989年,该公司正式改名为联想集团(简称北京联想),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只是在经过了两次所有制的变化之后,联想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所谓“民营企业”。  在1997年之后北京联想进行
偶遇景点之外的收获。读费城艺术博物馆大师的不朽之作,撞见街头粉笔画,这种有目的行走和无目的行走,都远比“见景就照,上车睡觉,回来还啥也不知道”游得划算。  波士顿符合你对一个美丽的城市的所有想象,有著名大学,常年有演出的剧院,有交响乐团,图书馆,博物馆,古老的教堂,海港,也有热闹的市场,各种餐馆,咖啡馆,更有帅哥美女,参观麻省理工和哈佛校园成了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家长孩子亲子游的必游之路。  多次经
“国美一族”的星期六    早上9点30分,阳光照进窗来,家住重庆、从事写作的宅女炫炫(化名)起床。尽管不用早起上班,但她还是发现,为了追看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自己多了一对黑眼圈和好多痘痘。  “不过还好,对付痘痘,我有一招。”看来,炫炫也是个身经百战的战痘斗士了,“佰草集的洗面奶深度清洁,再擦上皇后片仔癀,一两个星期后就能见效,屡试不爽。当然,出门前还要涂上防晒霜,以免留下痘痕。”  令人
在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上,曾经连续几十年都由一个黑眼睛、声音沙哑、常穿着红衣的矮个子女人所占据,即使她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也无法撼动她在这个能与美国总统亲密接触的位置。她采访了从肯尼迪到奥巴马的十任美国总统,她的尖锐提问曾让数位总统尴尬得下不了台,一度被小布什总统所雪藏。在她身上,保持着美国新闻史上的多项纪录。7月20日,这位在新闻战线上工作了近70年的女性,在华盛顿走完了她的一生,
在日本,众多行业至今残留浓厚的世袭特征。歌舞伎有世袭,茶道花道有世袭,相扑运动有世袭,一些百年老铺更是代代传承。政治也不例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政治名门统领下的日本政坛      日本自民党9月23日举行总裁选举。参选的两人,福田康夫和麻生太郎均是典型的政治世袭子弟。前者继承了父亲、前首相福田赳夫的选举地盘;麻生的身世更显赫,父亲是前国会众议员麻生太贺吉,外祖父是前首相吉田茂,岳父是前首
东京的外国人特别多,我也只是其中的一个。  早些年在国内的时候喜欢看《唐人街》、《人在他乡的故事》这一类的综艺节目,这些节目中有很多孤独飘零的人,他们过着也许是别人看来很精彩的生活,拿着平常人十几倍的薪水,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华人中的佼佼者。但是镜头扫过,仍然可以看到他们眼中的那一丝丝惆怅和寂寞。  伴随着同学、朋友聚会、打工等等社会活动,我也认识了很多外国人。在别人眼里看来,也许到一个国家,认识最多
作为女方嘉宾去香港出席婚礼    凯要嫁女了,邀请我夫妇作为女方嘉宾去香港出席婚礼。    凯是真正的书香子弟。他父母及他夫妇都毕业于北大。他父亲在“文化大革命”后接替周培源担任北大校长,直至退休。他的独生女小音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学习一直十分优秀。大学考入了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又成了班上的顶尖学生,未毕业就被录取为研究生。毕业后,她被纽约华尔街的证券公司录用,又成了公司最优秀的员工,薪酬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