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生源质量不高、学校引导不够等原因,海南省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考试情况较差,本文通过对海南省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英语考情现状的分析,并就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生;英语;考试
【作者简介】周华侨,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国际旅游学院。
为了促进在校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我国高校普遍都会安排在校大学生参加英语考试,以便及时取得英语证书,比较常见地有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为了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参加英语考试,国家在高职高专也推广了高等学校英语等级考试A级、B级,此类考试较传统的四六级考试难度更低,较适合高职高专学生通过考试获取证书。尤其海南省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特别重视此类考试,尽量在学生中大力促进考证事宜,但学生考情不容乐观。具体问题如下:
一、考生考试基数很大,但过级人数少
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大一大二在校学生有4400人左右,学院每学期最多容纳1700人同时参加《高等学校英语能力考试A级》(后面简称A级),历年考试及格率情况如下:
通过上表不难看出,每学期报名A级人数较多,尤其在16年12月起海南省取消报名费后,学生开始大范围的进行考试报名,学院考量几乎饱和。但同时也可以看出,每次考试过级人数不多,大都维持在三百到四百人之间,过级率一般在25%左右。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参加考试报名,如何提高学生过级率迫在眉睫。
二、学生旷考率高
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每次组织A级考试时,总有学生以各种理由缺考考试,且旷考人数不少,如下为历年考试旷考人数统计。
通过表格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每次考试旷考人数较多,这些也会影响了整体过级率数据。目前学生旷考原因多种多样,因生病无法参加的,因事假不能参加的,因参加实习无法参加的,但其中无故旷考得占多数。
目前A级只面向在校大学生,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的考试次数受限,如果学生旷考自身就浪费了一次取得证书的机会,无疑增加了获得证书的难度,无法获得证书,其就业压力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学生旷考现象屡禁不止,将严重影响学院考风,学生逐渐失去对考试的敬畏感,这势必将影响其参加考试的主动性及认真备考的动力,无形中对顺利通过考试添加了额外的影响因子,往往会导致考试不及格。
通过往届学生考试情况大数据分析,不难得出,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考情形势非常严峻,亟待解决。究其原因如下。
一、学生生源整体质量不高
一方面招生层次上,受高考录取学生制度影响,海南省各高职高专录取的学生成績普遍较低,学生入学时相对来说英语功底较弱,这也为后续英语考试过关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在招生形式上,为了保证有效生源,一般高职高专都会在省内、省外进行单招活动,生源不是单纯高中在校生,大都就读于中职或者已经参加工作,文化基础孱弱且部分长期缺乏学习持续性。
学生英语底子差不仅体现在考试上,其在日常学习中也或多或少会出现抵触学习和管理的情况。尤其体现在主动学习、备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弱,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往往会在大学期间沉沦,迷失方向,实习就业时竞争力匮乏,也必将导致就业难。
二、学生的英语考试意识不到位
目前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对于高校学生的英语能力在逐步提高,且要求不低。不仅仅要求应聘者提供必要的英语资格证书,而且更加注重应聘者的英语实战能力。尽管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较为宽容,但基本上也会要求学生至少要有一个国家认可的英语证书(比如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以至于在组织学生面试时优先考虑获得英语证书者。另一方面,部分工作的岗位特点对于英语能力的要求本身就很高,比如空乘岗位,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和乘客进行日常交流,并提供相关客舱服务。如果学生就业时未能达标,用人单位往往不再考虑。
而高职高专学生对于就业时的压力因缺少实际体验往往不屑一顾,由于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缺乏一定的认知,在准备相应资质时往往比较被动,
三、学校对学生考试的有效引导匮乏
学校对于在校生考试不能任其放任自流,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本身觉悟慢,须学校要适当进行人工介入,适时引导。目前各学校的状况不一,但大体都是维持在举办考试,发考试通知的层次上,未能够在校级层次上对学生考试进行统一的要求;再或者对于学生毕业时的要求仅满足于校内课程考试及格的范围内。由于未能对学生英语证书进行严格的要求,学生往往惰性心理较重,难以自发为了就业等主动参加考试。
为了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考试主动性、积极性,现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学校加强学生考试引导力度
1.学校统一要求英语证书与实习就业等挂钩。规定须考过相关英语资格证书(比如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方可离校实习;且考过者优先推荐优质实习就业单位;并就通过英语考试者予以奖励学分并可与教学计划所学课程进行学分互换。
2.各教研室制定本学业学生英语需求标准。各教研室深入企业和就职岗位调研学生英语需求,制定本专业英语需求标准。新生入学专业介绍会,向学生强调英语需求标准。各二级学院协助英语教研室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考试和培训。
二、新生入学合理分班、因材施教
1.合理优化生源地招生;新生编班考虑统招生、单招生、成教生等因素,科学、合理分班。
2.新生分班时,将高考英语成绩作为条件因素之一(分数由高到低)。
3.根据分班情况设快班、慢班,优先安排优秀教师任教快班,做到因材施教。
三、强化英语考试纪律,合理利用考试资源
1. 已报名参加英语考试者,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须提前报备。无故旷考者严禁参加下一次英语等级考试。
2. 英语考试前由学工部统一组织考前动员会;辅导员敦促学生按时参加考试。 3.每学期初组织等级英语模拟考试,根据各系部学生比例和学情合理分配考试名额。
随着社会对国家化人才的愈发重视,各高校须不断加强对于在校学生英语考试的重视,争取通过适时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切实做好优质人才培养的任务和目标。
参考文献:
[1]Shen Jianguo.Research on the Examination Disciplin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J].Manage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201401:271-272(in Chinese).
(沈建国.高职高专考风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1: 271-272.)
[2]Zhang Guangyo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the new problems of English educatio and solutions[J].Language Education,201701:2-6 13(in Chinese).
(張广勇.“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解决途径[J].语言教育,2017012-6 13.)
[3]Zhou Yonglian.Thoughts on Strengthening the Examination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J].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201201:25-26 28(in Chinese).
(周永莲.关于加强高职院校考风考纪建设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1:25-26 28.)
[4]Liu Jiangping.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xamination Styl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J].Examination weekly,201345:8-9(in Chinese).
(刘江平.高职院校加强考风建设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345:8-9.)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生;英语;考试
【作者简介】周华侨,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国际旅游学院。
为了促进在校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我国高校普遍都会安排在校大学生参加英语考试,以便及时取得英语证书,比较常见地有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为了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参加英语考试,国家在高职高专也推广了高等学校英语等级考试A级、B级,此类考试较传统的四六级考试难度更低,较适合高职高专学生通过考试获取证书。尤其海南省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特别重视此类考试,尽量在学生中大力促进考证事宜,但学生考情不容乐观。具体问题如下:
一、考生考试基数很大,但过级人数少
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大一大二在校学生有4400人左右,学院每学期最多容纳1700人同时参加《高等学校英语能力考试A级》(后面简称A级),历年考试及格率情况如下:
通过上表不难看出,每学期报名A级人数较多,尤其在16年12月起海南省取消报名费后,学生开始大范围的进行考试报名,学院考量几乎饱和。但同时也可以看出,每次考试过级人数不多,大都维持在三百到四百人之间,过级率一般在25%左右。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参加考试报名,如何提高学生过级率迫在眉睫。
二、学生旷考率高
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每次组织A级考试时,总有学生以各种理由缺考考试,且旷考人数不少,如下为历年考试旷考人数统计。
通过表格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每次考试旷考人数较多,这些也会影响了整体过级率数据。目前学生旷考原因多种多样,因生病无法参加的,因事假不能参加的,因参加实习无法参加的,但其中无故旷考得占多数。
目前A级只面向在校大学生,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的考试次数受限,如果学生旷考自身就浪费了一次取得证书的机会,无疑增加了获得证书的难度,无法获得证书,其就业压力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学生旷考现象屡禁不止,将严重影响学院考风,学生逐渐失去对考试的敬畏感,这势必将影响其参加考试的主动性及认真备考的动力,无形中对顺利通过考试添加了额外的影响因子,往往会导致考试不及格。
通过往届学生考试情况大数据分析,不难得出,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考情形势非常严峻,亟待解决。究其原因如下。
一、学生生源整体质量不高
一方面招生层次上,受高考录取学生制度影响,海南省各高职高专录取的学生成績普遍较低,学生入学时相对来说英语功底较弱,这也为后续英语考试过关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在招生形式上,为了保证有效生源,一般高职高专都会在省内、省外进行单招活动,生源不是单纯高中在校生,大都就读于中职或者已经参加工作,文化基础孱弱且部分长期缺乏学习持续性。
学生英语底子差不仅体现在考试上,其在日常学习中也或多或少会出现抵触学习和管理的情况。尤其体现在主动学习、备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弱,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往往会在大学期间沉沦,迷失方向,实习就业时竞争力匮乏,也必将导致就业难。
二、学生的英语考试意识不到位
目前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对于高校学生的英语能力在逐步提高,且要求不低。不仅仅要求应聘者提供必要的英语资格证书,而且更加注重应聘者的英语实战能力。尽管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较为宽容,但基本上也会要求学生至少要有一个国家认可的英语证书(比如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以至于在组织学生面试时优先考虑获得英语证书者。另一方面,部分工作的岗位特点对于英语能力的要求本身就很高,比如空乘岗位,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和乘客进行日常交流,并提供相关客舱服务。如果学生就业时未能达标,用人单位往往不再考虑。
而高职高专学生对于就业时的压力因缺少实际体验往往不屑一顾,由于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缺乏一定的认知,在准备相应资质时往往比较被动,
三、学校对学生考试的有效引导匮乏
学校对于在校生考试不能任其放任自流,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本身觉悟慢,须学校要适当进行人工介入,适时引导。目前各学校的状况不一,但大体都是维持在举办考试,发考试通知的层次上,未能够在校级层次上对学生考试进行统一的要求;再或者对于学生毕业时的要求仅满足于校内课程考试及格的范围内。由于未能对学生英语证书进行严格的要求,学生往往惰性心理较重,难以自发为了就业等主动参加考试。
为了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考试主动性、积极性,现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学校加强学生考试引导力度
1.学校统一要求英语证书与实习就业等挂钩。规定须考过相关英语资格证书(比如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方可离校实习;且考过者优先推荐优质实习就业单位;并就通过英语考试者予以奖励学分并可与教学计划所学课程进行学分互换。
2.各教研室制定本学业学生英语需求标准。各教研室深入企业和就职岗位调研学生英语需求,制定本专业英语需求标准。新生入学专业介绍会,向学生强调英语需求标准。各二级学院协助英语教研室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考试和培训。
二、新生入学合理分班、因材施教
1.合理优化生源地招生;新生编班考虑统招生、单招生、成教生等因素,科学、合理分班。
2.新生分班时,将高考英语成绩作为条件因素之一(分数由高到低)。
3.根据分班情况设快班、慢班,优先安排优秀教师任教快班,做到因材施教。
三、强化英语考试纪律,合理利用考试资源
1. 已报名参加英语考试者,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须提前报备。无故旷考者严禁参加下一次英语等级考试。
2. 英语考试前由学工部统一组织考前动员会;辅导员敦促学生按时参加考试。 3.每学期初组织等级英语模拟考试,根据各系部学生比例和学情合理分配考试名额。
随着社会对国家化人才的愈发重视,各高校须不断加强对于在校学生英语考试的重视,争取通过适时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切实做好优质人才培养的任务和目标。
参考文献:
[1]Shen Jianguo.Research on the Examination Disciplin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J].Manage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201401:271-272(in Chinese).
(沈建国.高职高专考风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1: 271-272.)
[2]Zhang Guangyo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the new problems of English educatio and solutions[J].Language Education,201701:2-6 13(in Chinese).
(張广勇.“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解决途径[J].语言教育,2017012-6 13.)
[3]Zhou Yonglian.Thoughts on Strengthening the Examination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J].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201201:25-26 28(in Chinese).
(周永莲.关于加强高职院校考风考纪建设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1:25-26 28.)
[4]Liu Jiangping.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xamination Styl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J].Examination weekly,201345:8-9(in Chinese).
(刘江平.高职院校加强考风建设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34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