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形式的语音形式和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的比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er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汉语语音和英语语音,以大量的词、句子作例证,将语法形式的语音形式和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做一个全面细致的比较,以揭示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思考和探索这两种有关联的符号的语音特征,对于我们更深入全面地研究现代汉语的特点,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语法形式 语音形式 语言符号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88-02
  一、语法形式的语音形式
  语法形式的语音形式有语调、重音、停顿等,它们属于可以直接感知的显性语法形式,都可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语调,是句子的音高及音强、音长形式。它的主要作用是区别不同句类,表示各种语气和情态。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表现在言语表达中词语与词语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歇与顿断。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离开话语,语调和停顿本身仍然具有影响听众情绪的力量。”
  (一)在结构上不具备层级性,这类语音形式体现的是灵活性。
  如停顿、重音手段的运用,可单独使用亦可交叉使用。例如说话者通过停顿,使处于并列语言环境中的一个得以突出,使语义更清晰,更准确,不出现歧义和误解。如:打死/老虎;打/死老虎。例子中,停顿落在“死”字后,表示打死老虎的人是英雄,竟将凶恶的老虎打死了;停顿落在“死”字前,说明打死老虎的人是“狗熊”,等老虎已死,威风不再时才敢动手。
  (二)不同语言中存在同类反映语法意义的语音形式,如“重音”。
  英语重音是英语语言最显著的语音特征,从学习英语单词开始便能从词典发音指南中看到每一个词根的这一特征。“英语的词只要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就有词重音,且属于自由重音(free stress),即每个词的重音位置确定不变,但不同的词的重音位次可以不同,作为语调(intonation language)语言的英语,其重音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是节奏和语调的基础,又具有重要的语法和语义功能”,是说话者用于强调表达意图的最重要的手段。
  二、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
  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包括两个级别的语音单位:音位和音节。音位是某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和音位组合在一起成为音节,人们可以凭借听觉很容易地把一段语流的发音划成若干音节。
  (一)在结构上具备层级性,这类语音形式体现的是严格的配列规则。
  语言符号的语音层,装配的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一般只有几十个。音位的数目虽然不多,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音节就是这种组合的最基本的形式。在具体的语言里音节的数目成百上千。由音位构成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足够的声音材料。
  例如:“语言单位”这个语言片段,一个没有经过语音训练的人能够听出四个语音单位:[y214ian35tan55uei51],每一个语音单位就是一个音节。其中“语”[y214]这个音节只包含一个单位,其余三个音节都由三个音位构成。由此可见,语言单位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构成系统。下一级对上一级有构成关系。分析这些语音形式我們可以得到音位、音节这样的语音单位。
  (二)语音形式与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语音和语义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约定的,具有任意性。
  说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是“任意”的,用许国璋的话来说,这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任意”要表达的,可以是自由的、个人的、无理性的、不可论证的等等。为此,索绪尔对“任意性”的科学涵义做了一个科学的解释,即“没有理据的(immotivé),或者说“不可论证的”,这就把“任意性”的涵义限制在词形与所表达的概念没有感性的或自然的联系上,“也就是说,相对于符号受指,即在现实中与它没有任何天然联系的符号受指而言,它是任意的”。可以理解为,在语言符号的体系中,并不是某个声音必然要表示某种意义,或某种意义必然要用某种声音来表示。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具有任意性。例如,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语义内容,如多义词,同音词;不同的语音形式又可以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同义词等。
  综上所述,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约定的,所以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体现的是社会性。由音高、音强、音长构成了语法形式的语音形式(语调、重音、停顿),它关系到声波的振动频率的高低、振幅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所以它体现的是物理性。语音的社会性以物理性为基础,也就是说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以语法形式的语音形式为基础。所以语法形式的语音形式要通过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高名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符·阿克肖诺夫. 朗诵艺术[M]. 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84,第93页.
  [3]陈莹. 英语重音与汉语轻声的功能比较[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
  [4]朱德熙. 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J]. 中国语文,1980.
其他文献
学位
【摘要】语文能力读为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心,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效率,培养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获得自学能力,学会终身学习。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提高 阅读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75-02  阅读能力的培养最容易体现
【摘要】多年以来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口语授课教师虽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由于没有科学、系统、完善的适合高职学生的口语训练模式,学生的口语能力发展缓慢,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本文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口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通过创新型“4R”口语训练模式,从而达到学生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4R 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
根据2013年夏季(7月)、秋季(10月)和2014年冬季(3月)、春季(5月)马鞍列岛海域桁杆虾拖网调查资料,分别对研究海域底栖虾类和蟹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资源现状,如种类组成、优势
【摘要】我们根据可读性分析的原则,使用弗莱彻可读性系数和统计方法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常用的3种医护英语教材展开可读性分析和比较,以确定其可读性差异,以方便进一步的教材编制。  【关键词】可读性 语篇 系数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2013年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语篇难度分析的医护英语教材建设” (EB201116)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小学英语这门科目的实际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理想课堂,进而实现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教学 构建 理想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
【摘要】通过介绍前人研究,提出研究目的:探讨争议点理论在英语议论文语篇建构中的运用,证明争议点理论能够为英语议论文语篇建构提供有效地结构模板和论述依据,提高写作水平。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论述争议点理论以及下屬争议点在现实社会和生活对话、新闻评论中的运用,提高对争议点理论的认识和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举例分析争议点理论在英语议论文语篇建构中的运用,事实争议点摆事实、讲道理,定义争议点指出立场
【摘要】涉外导游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播以及国际交流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涉外导游本身应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不仅如此,涉外导游还应该熟练两国的语言,两国的文化,这样才能避免在带团的过程中给游客带来不满与误会。但是我国的涉外导游往往会在英语口语中发生一些文化上的错误。本文主要通过对导游英语口语中的文化错误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导游 英语口语 文化错误  【中图分类号】G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