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是促进班级管理和发展的需要。所谓习惯就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行为,可以说它是自动化的、潜意识的行为。托·布·里德曾说在日常事务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由此可见習惯对人的重要性。而且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自己。那么习惯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实际上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接受教育,其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劳动习惯等,并且要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技能。
  良好的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而且是健全人格形成的根本。为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习惯为目的,从而为学生形成和谐的、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小学生从小学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成功不唯智商与天赋,更要有好的习惯和优秀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坚强的毅力,才能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能力,就要从小学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我认为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和基本的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在二十一世纪社会需求的人才已经不仅仅要有基本的品质,而是要在这基础上进行扩展,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快乐成长。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要想养成小学生良好的习惯,提升他们的能力,要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为此,老师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意识,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要重视情感教育,它是完整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环境,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教育来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从未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是当前教育背景下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老师要用真诚和热情去对待每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背景等的差异而区别对待。同时老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做好学生的榜样,让学生也学会乐于帮助他人,关爱同学。其次,老师还要关注学生的特点,重视个别教育。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为此,老师要走到学生中,多角度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身心状况,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对家庭困难、学习上有困难、身体不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此外,为了促进班级工作建设,充分展现学生的能力,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养成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从而建设和谐、健康的班级环境。
  二、采用灵活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
  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而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为了加强教育管理力度,强化常规训练,学校要在卫生、上课纪律、自习、上操等方面制定严格的制度和标准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更加科学、规范、合理。比如在卫生方面,施行轮流值日的制度。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将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就要通过约束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为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老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投票选出他们愿意服从的班委,并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给每位学生平等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第二,要提倡合作和竞争,为此,在日常活动和教学中可以实行小组合作制度,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互相提升,让各个小组之间互相竞争,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有集体精神,为了自己的小组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让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相互帮助从而通过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增强班级凝聚力,共同构建和谐、文明的班集体。第三,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家同时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也是在家庭中接受教育的。因此家长和老师加强沟通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便于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尤其班里的一些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针对这些学生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多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中快乐前行。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应该从小事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努力,规范学生的性为,将他们培养成社会需求型人才。
其他文献
额叶癫痫作为一种特定的癫痫类型,早已为人们所认识.近年国内外相继有关于额叶癫痫的病例报道.在临床工作实践中,额叶癫痫虽不少见,但由于额叶结构及功能的复杂性以及额叶癫
患者男,20岁.因反复双下肢无力4年,进行性视力、听力减退2年,于2003年9月1日第7次入院.患者于1999年6月2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疲劳感、低热,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治疗后症
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进步的阶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学生练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对待练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讨厌做练习,这种态度严重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面对这种现象,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尝试,总结出一些有效性练习的方法。  数学有效性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获取和巩固已获得的数学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引导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阶梯。在教学过程
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上的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批注正是学生与文本对话,边读边思,动笔读书的一种重要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
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性蛋白,在中枢神经轴突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神经变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Tau蛋白为病理基础、以运动异常为主要表现或兼有运动异常及痴呆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