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中毒9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qianwus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喀什地区近2年来儿童急性中毒临床特点。方法:对近2年来喀什地区90例急性中毒儿童的中毒途径、中毒原因、病史特征及转归等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95.4%),毒物种类以药物为主(97.2%);中毒原因以儿童误服为主(94.3%),病史不详者占11.30%,首次就诊误诊率1.2%,洗胃98.74%,痊愈99.2%,无伤残、死亡。结论:喀什地区儿童急性中毒涉及各年龄段,以误服为主,误服率较高,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格检查能够减少误诊的发生,尽早、反复、彻底洗胃是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中毒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接诊喀什地区急性中毒患儿90例,其中男 64例,女26 例,年龄2个月~1岁3例,1~3岁31例,3~6岁54例,6~14岁2例。
  中毒途径:依次为消化道86例(95.5%),呼吸道吸入2 例,肌肉和静脉注射2例,皮肤接触1例。
  毒物种类:依次为药物中毒87例(95.3%),灭鼠药中毒60例(66.6%),农药中毒21例(23.3%),食物中毒4例,其他5例。
  中毒原因:依次为儿童误服83例(92.2%),家长因素 5 例,儿童自杀中毒2例。
  病史特点:中毒病史较明确85例(94.4%),病史不详3例,首次就诊误诊2例。
  治疗及转归:洗胃87例(96.6%),诊断明确者均使用特效解毒剂。痊愈84例(93.3%),无伤残、死亡。
  
  讨 论
  
  儿童中毒年龄特点:不同年龄段儿童其生长发育特点不同,中毒发生率与中毒种类不同 [1]。婴幼儿中毒发生率相对较低,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缺乏对儿童看护和疏忽大意。1~6岁儿童中毒发生率最高,以误服为主。学龄儿童因活动范围扩大,且缺乏判断力,食物中毒发生率增加。青春期儿童可因个别性格固执、情感脆弱,中学生与家长、老师发生矛盾或失恋可发生中毒自杀行为,近年来有关报道逐渐增多[2,3]
  儿童中毒原因特点:①误服中毒:易误服口感好的药物、外观诱人的彩色灭鼠药或灭蝇药,及用饮料瓶存放的农药、汽油及喷洒过农药的水果、蔬菜等。本地区以误服灭鼠药中毒为主。②家长因素:部分家长因家务繁忙未看护好孩子,或在孩子生病时给孩子服用过量药物或成人药物,个别文化水平低的家长看不懂医嘱或药物说明书,喂错或喂过量。③医源性中毒:多发生在农村基层医院或私人小诊所,常见的有退热药及抗生素等。
  儿童中毒诊治要点:儿童因其年龄特点,很难提供确切中毒病史,且多数就诊时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或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误诊率较高[1]。诊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有经验的儿科医师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家长、同伴、看护人、第一发现人及生活环境等相关信息。②细致全面体格检查,仔细检查口腔、手、皮肤、衣服、口袋是否有残存毒物,是否存在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③病史不详者,尽可能进行毒物鉴定。④由于儿童不配合,催吐效果不佳,故不应过分强调催吐,应抓紧时间尽早洗胃,必要时留置胃管反复洗胃,以阻断毒物的肠肝循环,缩短病程。对可疑误服中毒者,应及时洗胃,通过胃液观察或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 郭云伟.小儿急性中毒123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138-139.
  2 王淑华,孙卫红,李文利.4年住院儿童中毒意外损失原因分析.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2511-2512.
  3 肖俊杰,赵学忠,卢一悦,等.毒鼠强急性中毒28例抢救体会.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8):67-68.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2002年3月1日~2004年9月1日对12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采用斯皮仁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日疗法治疗。病例来源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年龄20~60岁,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一般情况、年龄、职业、身体状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断标准:①病史:外阴阴道瘙痒,外阴阴道烧灼感或刺激感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在基层医院开展的适宜性。方法:对有子宫切除指征的66例患者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并对目前子宫切除的3种方式(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传统的开腹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66例患者65例手术成功,1例术中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50分钟),出血30~100ml。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好、
期刊
摘 要 目的、方法:应用宫颈分泌物检测CT,探讨女性CT生殖道感染在临床上的意义。结果:318例女性生殖道CT感染中,导致前庭大腺炎6例,宫颈炎131例,输卵管炎43例,盆腔炎37例,异位妊娠21例,不孕症52例,自然流产7例,死胎2例,早产8例,胎膜早破11例。结论:女性生殖道CT感染对女性健康危害极大,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生殖道感染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8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盆腔包块35例,痛经18例,不孕36例,均行腹腔镜盆腔粘连分解+卵巢异位囊肿剥除+异位病灶切除。其中27例术后输液3~6次,妊娠15例(41.7%),术后14例加服孕二烯酮3~6个月,无1例复发。随诊超过6个月者54例,复发2例(3.7%)。结论:腹腔镜手术是腹膜型或卵巢型子宫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04年12月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设为第一时期,共500例,年龄25~68岁,平均43.2±5.1岁;2005年1~12月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设为第二时段,共596例,年龄17~78岁,平均45.1±6.0岁。两组患者年龄、生育状况、肌瘤类型、大小,术前血红蛋白,术前内、外科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手术并发症:手术并发症主要有腹部切口愈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针对不同子宫肌瘤患者采取择期择法不同手术方式,配合心理疏导,减少对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和组织的损伤。方法:2001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子宫肌瘤354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年龄段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31~40岁及41~50岁年龄段患者中,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者及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30岁以下患者中,观察组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所占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电视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不孕症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对926例不孕症患者在电视透视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结果: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可初步查出不孕原因,系子宫或者输卵管及以外的原因。结论:电视透视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操作简便,是女性不孕的必要检查手段,适于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电视透视 造影术 不孕症    资料与方法    我院1999年1月~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对输卵管卵巢脓肿的治疗,分析疗效及预后发病率上升的趋势。方法:将18例临床病人均采用手术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疾病均进行剖腹探查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对本病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关键词 输卵管 卵巢脓肿 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5~2006年我院收治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18例。年龄19~46岁,已婚16例,未婚同居2例,全部患者均有性生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疗效。方法:将42例胎龄38~40周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在生后6小时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结果:亚低温治疗不会加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不会损害新生儿心、肺、肝、肾脏及代谢等器官功能,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明显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 缺氧缺血性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5年收治3例喉结核患者,男1例,女2例,发病年龄20~38岁,平均29岁,3例患者均以感冒形式发病。表现咳嗽、咳痰,声嘶咽痛,无力。皆有按咽炎进行抗炎治疗经过。发病到确诊2~4个月不等,最终经喉镜及病理诊断喉结核转来本院治疗。  喉镜检查及病理报告:2例右侧声带表现为黏膜局限性充血水肿,表面粗糙浸润改变;1例表现为双侧声带增厚,黏膜表面糜烂坏死,有白色分泌物附着。3例病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