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加舟:开创响检新天地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响水县检察院是盐城市市辖检察院,尽管检察院所在的地名中带有一个“响”字,但五年前这个检察院却没有一点“响”度可言。然而五年后的今天,该院在童加舟检察长及其一班人的带领下,一跃成为“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其变化之大,可谓翻天覆地。五年打了一场翻身仗,其经验有三:一是他们对改变落后现状有信心、决心与恒心;二是他们在检察工作中有务实创新的精神;三是他们能把思想文化工作渗透到人心、渗透到工作业务中去。这些经验既是响水县检察院打赢翻身仗的真谛所在,也是当今做好一切工作所要倡导的一种精神。
  在江苏盐城地区,有这样一个基层检察院——
  五年前:干警观念滞后,精神不振。每到年终评比,全市九个县(区)检察院综合考核排名,不是倒数第几就是末位垫底……
  五年后的今天:干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连续四年,各项考核指标都位居全市前列,被评为“盐城市先进检察院”,连续四年获得全县综合奖,并先后获得“盐城市文明单位”、“盐城市十佳政法单位标兵”、“江苏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江苏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行业”等荣誉称号。
  最近,这个检察院又一举夺得“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桂冠,品牌叫响全国,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
  这就是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响检院)在最近五年中发生的巨变!
  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那么,这幅最新最美的图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巧用“抓手”
  “抓手”,是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新词。其原义是指人手可以把持(抓握)某物体的部位,只要把手“抓”在这个部位上,人便有了依托,有了凭借,这个部位就叫“抓手”,其引申义通常为开展某项工作或活动的依托、凭借、载体等。
  童加舟就是一位善于运用“抓手”打开局面、拓展工作的领导者。
  今年48岁的童加舟是2007年7月从射阳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的位置提拔到响检院任党组书记、检察长的。“官”是升了,但他面对的却是一个精神面貌落后、负债累累的摊子。响水县是省级扶贫县,财政困难。响检院因办公条件太差,前两届领导班子咬咬牙借款建起了一幢七层办公大楼,却为此负债累累。平时干警办案所需资金,还得靠“打白条”(借钱)维持。
  童加舟人还没到,一大笔债就挂在那儿。个中滋味,唯有己知。不过,最让他揪心的不是经济上的困难,而是干警们唉声叹气的精神状态……
  困境没有压倒这位来自农村,曾在基层多个岗位、职位跌打滚爬了20多年的硬汉子。赴任后,童加舟静下心来走访调研,了解真情,寻找突破困境的“抓手”。他明白,响检院由于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曾被人讥讽为“县里没位子、系统里没位次、老百姓心里没位置”的“三没单位”,干警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认为,改变落后面貌得从提振自信心开始,有了自信心,才有自尊心;有了自尊心,人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生改变,而当时正在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正是振奋精神,带动各项工作上台阶、提水平的最佳“抓手”。他决心以“争先创优”为“抓手”,打一场翻身仗。
  翻身仗一打就是五年。在履新以后的第一次全院干警大会上,童加舟代表院党组向全院干警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争市先进,四年争省先进,五年争全国先进”的争创目标。
  对于一个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单位,这是何等“宏伟”的目标!有人认为这个“五年规划”定得太高,而童加舟和他的班子成员却信心百倍,开始了长达五年的争创之路。
  争创,需要的是勇气、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且看院党组在五年中围绕“争创”活动展开的一系列“动作”:
  2007年,是争创的开局之年,院党组在全院叫响一个口号:“班子向班长看齐,中层向班子看齐,干警向中层看齐,班子接受全院干警监督”。与此同时,经班子集体讨论,提出24字响水检察精神,在全院上下营造奋发向上的氛围——“风正气顺、精神振奋、艰苦创业、奉献敬业、鄙视平庸、拼搏争先”;
  修订完善规章制度69项,新制定出台《从优待检六项措施》等48项制度,靠制度管人、管事、管作风;
  强化一线办案人员的监督,试行一案三卡制度,建立执法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监督考评,实行绩效考核常态化、动态化管理;
  全面实行“部门目标进位承诺上岗制”,把争创活动中该得的“位次”、“奖牌”作为指标分配到各个层级,各部门确认争先位次,在规定的时段内,达到目标者奖,完不成者罚,从分管领导到部门负责人,无一例外……
  五年争创,每年都有相应的新措施出台,每一项措施都确保落实到位;五年来,争创活动贯穿于院里部署的每一项工作之中。而每当争创进入关键时刻,童加舟总要给大家分析形势、激励士气,找准新一轮战役的主攻目标。
  2008年是争创的关键之年。当时,个别部门负责人因在争创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沾沾自喜起来,童加舟发现这一苗头后,给大家详细分析了争创的形势:全市9个县区院的争创势头很猛,创新力度很大。大丰市院已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东台、射阳、阜宁县院均有三个以上部门夺牌,争先的步伐越来越快。面对竞争激烈的争创局面,如果我们停滞不前,那么,差距将再次被拉大。
  警钟敲响,“小胜即安”的部门负责人头脑顿时清醒许多。
  屈指算来,争创活动已进入最后一年,前四年的争创目标都已如期达到。今年是争创“全国先进”的决战之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早在年初,院党组就为确保“一鼓作气”实现最终目标制定了新的作战方针——将今年定为“响检文化繁荣年”、“规范执法巩固年”、“职业素养锻造年”、“综合素能拓展年”、“和谐人脉营造年”,以巩固、拓展前四年取得的战绩,并以此统领全年各项工作,促进整体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同时以此为载体,深入开展“五比五看三保一争”(分管比履职,看谁尽力尽职;部门比进位,看谁争先跨度大;中层比作为,看谁创新本领强;干警比奉献,看谁办案质效好;服务比效能,看谁社会更满意。保全县综合奖、保全市先进、保全省先进,争全国先进)。   在五年争创活动行将画上圆满句号之际,响检院把争创活动再次推向高潮。
  “支点”的力量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在童加舟的心目中,响检院就是“地球”,而撬动“地球”的“支点”就是队伍。
  五年来,伴随着争创活动的节节胜利,队伍由弱转强。争创活动磨炼了队伍,队伍又确保了争创活动的有声有色。
  童加舟坚信,队伍是开创事业的第一要件,改变落后面貌从打造一支精兵始。
  精兵是靠练出来的。院里开辟了三个渠道:一是深入一线练。让35岁以下的年轻干警到村里挂职,担任维稳专干助理,每周六下村,直接面对群众,体察群众疾苦,掌握群众心理,疏导群众情绪,了解群众诉求,提高化解群众矛盾的能力;二是定位“窗口”练。让所有干警轮流到控申“窗口”接访,不仅在接访室接待群众来访,为群众解疑答惑,同时负责跟踪办理由本人接访的涉检信访案件,直至结案息诉;三是以老带新练。开展“以老带新、岗位练兵”活动,一对一结对子。
  三管齐下,干警们增强的不仅是群众工作观念,而且是群众工作本领,由原来的只会说“法言法语”,变成了土言土语、网言网语,学会了用群众能接受的方式调查取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释法说理,用群众信得过的结果答复当事人。
  去年是响检院的“业务技能突破年”、“案件质量攻坚年”,院里开展了“每名检察官每年办一个批捕案件,当一次公诉人,写一篇调研文章,上一堂业务课,讲一堂法制课的“五个一”活动,以及庭审观摩、优秀公诉人和办案能手评比等。还开展了为期五个月的“全员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对干警进行擒敌拳、办公自动化、刑事业务对抗赛等实战培训,并向省、市院领导进行汇报演练。
  院里还专门成立了“灌河浪潮法学社”,开展“每旬一案大家谈”活动。同时通过《检察机关业务学习和考核系统》,进行全员网络在线练兵。岗位练兵实现了全员参与、全岗覆盖、全部门联动,成为检察业务素能提升的助推器。去年10月,在全省检察机关《执法规范》网络统一考试中,响检院平均成绩名列全市检察机关第一;在全省检察机关三年岗位大练兵评选中,响检院被评为基层岗位练兵标兵单位。
  为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能,院党组还积极鼓励干警参加全国司法考试和取得研究生学历,激励干警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共有八名干警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三名副科级干部被提为正科级干部,七名同志被提拔进入院领导班子,两名同志被提拔为县处级领导干部,26名干警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真正做到了“有什么德才,给什么舞台”。
  中国人向来注重人的情感因素,童加舟做的就是把“情”运用到管理之中。他有一套特别的“主仆论”,将干警比作“主”,而检察长成了“仆”。
  年轻干警刚进院里工作,他总是想方设法让这个层面的人尽快融入到团队之中,给予关心与照顾,激励他们在这个团队发挥自己的特长。他曾公开向全院干警承诺:“凡干警有重大困难或急难事向院领导求助的,不管是否分管,不可以说不能办,只能告诉怎么办,只能帮着办、协助办,绝不能打哈哈。”
  一次,反贪局一位来院工作还不到两年的干警因苦于夫妻两地分居的种种不便而直接向童加舟求助,要求把妻子调进县城工作。这件事办起来难度很大,而且最后一道手续必须由县主要领导签字。为了尽快办成此事,童加舟在农历小三十晚上专程去县政府等候这位领导。直到午夜时分,终于等来了出差归来的领导……拿到批准手续后,那位干警含着眼泪对童加舟说:“检察长,我只能好好工作报答您了……”几年下来,领导班子为干警解决急、重、难事达40多件。
  在如此赤胆忠心的“仆人”面前,“主人”自然会更加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从优待检加上制度管人等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队伍面貌大变。人心齐,泰山移。人心就是“支点”。
  争创第一年,当院党组决定以反贪查案为突破口打开新局面时,干警们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大家主动加班加点,忘我工作。短短数月,初战告捷,一举查办了五名贪官(正科级),在地方上引起较大反响和震动,这在县一级检察院是了不起的战绩,全县乃至全市对响检院无不刮目相看。当年年底,响检院各项考核指标都上了一个台阶,受到县委、县政府的综合表彰。
  而在一边带领干警甩开膀子干的同时,童加舟也没忘积极筹措资金以改善干警们的工作环境。童加舟向县领导提出解决经费保障的要求,获得县领导的大力支持。此后,响检院不仅还清了债务,兑现了干警过去几年内办案累积下来的白条,干警们还在年终得到了奖励,这在此前十年是没有过的……
  资金渠道畅通以后,童加舟又做起了他谋划已久的大事——他深知文化的魅力,有时候,精神的力量远胜于物质。他要在响检打造一流的检察工作环境,用优秀的、健康的文化滋润干警们的心田,用一流的工作环境愉悦干警的心情,提振他们的精气神。从此,他像燕子啄泥般,一点点地改造、充实他梦中的家园。响检大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凝聚着童加舟及他的战友们的心血和智慧。
  奇迹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干警们的面前。干警们从中看到了希望,燃起了信心,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紧跟而来的是各项业务工作蒸蒸日上。特别是深挖窝案、串案,立案查处职务犯罪案件59件65人,先后查处了省属黄海农场以原场长林某为首的重大窝串案件;某司法单位一名副局长的滥用职权案;两名工作人员的刑讯逼供案;某镇原党委书记、镇长贪污受贿挪用案以及财政局工作人员特大贪污受贿等大要案……
  利剑所向,魑魅现形,检威大振。
  精神一变力无穷,“支点”轻撬泰山移。
  匠心独运的“情境文化”
  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的,而这正是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内动力所在。响检院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巨变,文化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
  短短五年,名不见经传的响检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业已走向全国的“响检文化”。
  这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呢?除了一些先进单位所共有的示范文化、目标文化、人本文化、管理文化等以外,响检院最具特色的是情境文化和氛围文化。   走进响检大院(现在整个大院已被命名为“清正园”),一高两低、呈“品”字形结构的办公楼宇伫立于眼前。高者是主楼,低者为裙楼,三楼相辅相成,由回廊连接在一起。主楼正上方国徽高悬,四棵树龄达55年以上的参天榉树分栽两侧,广场上是高耸入云的五星红旗。整体布局庄严、肃穆、大气。
  总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的清正园两侧花木葱茏,芳草遍地,其间,缀以各种名目的景物——最为显眼的要数左侧的巨型石质獬豸(独角兽)。自古以来,它被视为驱害辟邪的吉祥物。现在,神兽被赋予崭新含义:“匡扶正义”、“执法为民”、“立检为公”。这十二个红色大字镌刻在獬豸底座的侧面。站在这头象征着神圣,代表着公平正义的巨兽面前,震撼之情油然而生。
  清正园右侧矗立着一座长7.6米、宽1.6米、高3.6米、重88吨的泰山石,其外形如汉字“山”,又像“心”,寓意为“执法如山、心系百姓”。此外,清正园内还有“清观池”(“观”乃“官”之谐音)、荷花池(兼作消防池)、石雕母子象(学会感恩,懂得付出)、“清和长廊”(和谐、和气)。置身清正园,顿觉神清气爽,俗念皆消。而从楼前的清正园到楼后的检察文化平台,处处呈现出的是同一个主题:廉政。
  建成于2011年3月、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检察文化平台及警示教育中心和80米长的文化长廊,集中展示了检察机关的变化与发展、检察系列文化建设的成果,还有各种各样有关检察文化、廉政文化的艺术品。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距铜铸警钟不远的警示教育中心所展示的硅胶塑——“母子铁窗会面”。那个场面催人泪下:铁窗内,一中年贪官背对着年迈的老母亲伏在桌子上掩面而泣;铁窗外,颤颤巍巍的白发老母在其媳妇的搀扶下撕心裂肺地呼喊着:“儿啊,儿啊,你是缺吃,还是少穿哪……”
  字字血,声声泪,撼人身心。真不知如果有一个“隐性”贪官目睹这一场面会产生何种感想?
  情景,即外界环境对个体情绪、认知所产生的影响。如果天天面对的是同样的情景,久而久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入脑入心。由此可知,环境能影响人的选择,它能改变人、塑造人。
  院领导不惜工本用心构筑的情境文化,使干警从跨进检察院大门开始,目力所及,皆为清廉与正气,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自我提升和完善,自觉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
  和谐氛围是基层检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院党组从建设和谐检营入手,营造和谐氛围,增强队伍的凝聚力。走进主楼的一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响水县版图,走近仔细一看,方知是名为“幸福检营一家亲”的“笑脸墙”——全院58名干警包括院领导在内的头像都集中印刻在墙上,凹凸有致,每个人都绽放着灿烂而幸福的笑容。
  在响检院,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这样的“氛围文化”,即使是办公场地也是这样。在二至七层按所在部门所承担的业务工作,分别以规范建检、反腐强检、人文育检、政治立检、业绩响检为主题,建成内容各异、特色鲜明的楼层文化回廊,让每面墙壁都“说话”,每个科室都活力四射……
  在院领导的引领下,响检院已逐步形成尊重差异、包容个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氛围,在这里,干警的个性得以理性发挥,其结果就是每个人的才智都能获得充分发掘。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犹如春雨般滋润着干警们的心田。日积月累,干警的精神面貌起了质的变化:安于现状变为敢于拼搏,忙于应付变为善于创新,吝于吃亏变为乐于奉献……响检院党组一班人深感检察文化建设对干警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文化可以让干警无论在何时何地何事中,都毫不动摇地坚持信念和原则!
  在困境中奋进,在艰辛中创新,在跨越中超越。检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为检察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保障,响水县人民检察院就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其他文献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小说,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一种意淫:物质极大丰富,科技高度发达,一切琐碎苦力下等路全由机器人来完成……他能设想到的人类需求,都已满足,于是个个立志去当科学家、艺术家或者野心家,完全没有闲杂心思去恋爱或者交友。  他笔下的索拉利星球,偌大星球,只有两万人,个个都离群索居——不,就根本没有群。活在机器人的簇拥中,学习、阅读、思索,并不交流,自然地活成了圣人。婴儿令人起鸡皮疙瘩,育
不戴有色眼镜看人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女人太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这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细心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女人衣服洗得不干净。朋友拿起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家的窗户脏了。  窗户脏了,所以看到的一切都是有污点的。我们习惯于用挑剔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作出部署。《意见》指出,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可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助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为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推进降低企业杠杆率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有序开展和统筹协调等原则。
2007年,世界各国的人们对腐败的危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关注国内反腐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国际合作,据世界银行最新估计的数字显示,在世界范围内,腐败所导致的损失每年约为1.5万亿美元,4月2日,第五届全球反腐败论坛会议在约翰内斯堡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司法部长、反腐和执法机构官员、学者以及联合国、非洲联盟、欧洲联盟等组织的代表千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南非总统姆贝基表示,腐败是世界所有国家面临
《唐律疏议》,是后人给与唐永徽年间开始修撰的《永徽律》及其《律疏》的名称。唐代是中国古代法发展的成熟期。仅此一朝制定了多部法典,据《旧唐书·刑法志》的记载,先后颁布有《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及其《律疏》、《开元律》及其《律疏》等。此外还有其他多种法律形式。其中《永徽律》及其《律疏》是唯一现存的唐律。  自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始,就制定了去除隋朝苛政的约法12条,至其政权初建,又制定53条新
《“大”人物》翻拍自韩国同题材影片《老手》,讲的是社会底层修车工遭遇非法强拆后跳楼自杀,小刑警孙大圣深入调查后发现这起案件并不简单,背后有着一个黑恶团伙,一场正邪的较量就此展开。  从整体情节上而言,该片主要讲的是小民警不畏黑恶财团,除暴安良的故事。小人物命如蝼蚁、委曲求全,大人物则一手遮天、坏事做绝。从影片的理念上来讲,该片走的还是原始的、朴素的私力救济套路,在很多地方依旧没能走出以暴制暴的局限
1999年7月16日下午,我赶往北京海淀区西环路18号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去见舒乙先生。传达室的老人听清我的来意,立即拨通了电话,报告了情况。当白发老人把电话听筒递给我后,我头次听到舒乙的声音:“实在对不起,我们正在搞 ‘三讲’学习,我只能给您5分钟的时间,行不行呢 ?”我说 :“行,只见个面就满足了!”他笑了,接着说:“那您就来我办公室先坐一会儿吧。”  久闻其名,久读其文,久通其信,我与舒乙神交
因為中东铁路事宜的谈判问题,应沙俄尼古拉二世的邀请,1896年4月18日,李鸿章率领官员仆从从京城出发,抵达圣彼得堡。沙皇特意授命总理大臣维特全程接待,维特早就听说,中国人好面子、讲排场,所以不敢怠慢,亲率官员远远地迎出来。就连接下来的吃茶点都安排了乐队,组织了歌舞,场面隆重热烈。  用过茶点,李鸿章摆了一下手,有两个仆从一溜小跑到了跟前,其中一人,双手捧着他专用的烟枪和烟袋,另外一人则双手托着一
胡适收到一个年轻人寄给他的一部书稿和一封信。将书稿浏览一遍后,凭着学者敏锐的眼光,胡适知道这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优秀作品。可是,读了作者的信后,胡适却犯了难。原来,这部书稿的作者叫刘文典,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后来潜心做学问,穷数年心力完成了《淮南鸿烈集解》这部书的创作,对历史上不少有关《淮南子》注解的错讹之处进行了正本清源的修正。书稿完成之后,刘文典希望有一个大师级的人物给他作序推荐,于是想到了学界
“一开始在广州独自过着流浪的生活,日子非常艰难,感觉生不如死。每天都像惊弓之鸟,精神高度紧张,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随着压力越来越大,符洪患上抑郁症,不时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从来不敢上网查询相关案情。当时感觉就是死路一条,好几次都写了遗书。”符洪事后回忆道。由于身体每况愈下,2008年5月,符洪和妻子取得联系,希望妻子能到广州照料他。随后,符洪的妻子来到广州,夫妇二人开始了两年多的逃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