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绽放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间激情五月天,神州遍下汗水雨。
  翻开百年党史,浏览一个个英模的故事,感受一个个时代的变迁,无不掺和着劳动的号子、奏响着劳动的音符。
  在雷锋心中,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是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雷锋一生把工作当作快乐、当作奉献,满腔热情地投入每一项工作中去。雷锋认为:“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无论组织安排哪项工作,雷锋都欣然接受,不拈轻怕重、不得过且过,总是把工作做到极致。雷锋短暂的一生,处处体现了忘我的劳動精神。
  “不付出劳动就不会有收获。”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弘扬劳动精神离不开模范带头。在兰考的475天,焦裕禄始终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到改造兰考的实践活动中,他那句“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决心,成为艰苦奋斗的生动注脚。1960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日夜兼程来大庆参加会战,那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成为顽强拼搏的时代强音。可以说,是劳动成就了英雄,也是劳动结出了硕果。
  弘扬劳动精神离不开集体协作。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河南林县人民在悬崖绝壁上修筑了总长70.6公里的红旗渠,这一工程,被称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一代代塞罕坝人耕耘不止、奉献不息,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所有这些人间奇迹,来自于伟大的劳动创造,来自于不屈不挠的劳动协作。
  在波澜壮阔的劳动史上,有一个成就不得不说,那就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军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一伟大功绩,同样离不开劳动精神,离不开无数人的实干苦干、牺牲奉献。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今天,我国已进入“十四五”时期,正在党的引领下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辟新图景、实现新目标,使命重大、责任光荣、任务艰巨。每个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只有大力弘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定信心、勇挑重任,才能在团结实干中实现梦想,在战胜艰险中赢得荣光,在追求一流中创造辉煌。
  (执笔:桑林峰)
其他文献
雷锋精神究竟是什么?这是在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必须回答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雷锋精神所强调的重点也会不同。  一、“一个服务”。1963年2月,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之前,先让秘书林克拟了几句话,作为题词参考。后来据林克回忆,他大概拟了“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等十来句话。但毛泽东主席并没有用林克为他拟写的内容,而是言简意赅地题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
期刊
1962年4月17日,雷锋同志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教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材,显示出深入人心的感染力、云集响
期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振兴乡村,咱们村把红色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不愁今后的好日子没盼头!”11月6日一早,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刘宋营村的中共南阳第一支部旧址大院内,已经是座无虚席,宛城区“百姓宣讲团”团长梁海磊,又一次用带着“泥土味儿”的话语和糅进大道理的小故事,赢得在场村民的阵阵掌声。  “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搞大水‘漫灌’往往费力不讨好,只有采
期刊
从2013年1月开始,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会同中国民政部,派人到全国各县市统计征集核实抗美援朝烈士的分布情况。截至2019年底,已核准有名有姓的志愿军烈士总计183108人。以下是该馆核定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烈士分布表:  為抗美援朝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献身的英烈,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淡忘。原国家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截至2014年10月29日,统计志愿军烈士总数(含无名烈士)为19765
期刊
在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0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胜利召开之际,由青岛西海岸新区关工委创作的《“五老”志愿者之歌》问世,并迅速在“五老”队伍中传唱,引起积极的反响。  青岛西海岸新区有1万多名“五老”志愿者。他们以关心下一代的博大胸怀和履职尽责的无悔担当,组成不同特色的“五老”志愿者团队,活跃在新区的每一处角落。他们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宣传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普及
期刊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这是周总理对雷锋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的重要一条。论及言与行,这绝对不是一个小问题。荀子有句名言:“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由此可见,荀子对言行一致看得多么重要。按此标准,雷锋绝对是中国国宝。与此相反,“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古往今来,人们对此类言善行恶的国妖们看得太多了吧。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雷锋不愧是个好榜样。他对党对人民对革命和建设事业忠诚老实,表里如
期刊
2020年11月4日上午,上海莘城学校美丽的校园内,29 00余名身着盛装的师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共同见证了上海首所雷锋学校的隆重授牌。与莘城学校师生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的,还有40余位来沪出席“新时代雷锋学校建设研讨会”的全国部分省市雷锋学校负责人和相关领导、专家学者。雷锋学校开启崭新征程  自20世纪70年代全国首所雷锋学校——抚顺市雷锋小学诞生,全国雷锋学校的创建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征程。  
期刊
儿童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做好儿童的教育培养,不仅事关能否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队伍,而且关系到建设现代化强国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爱心启航  2020年11月20日,由中央财政支持,经评审并经民政部批准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小太阳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志愿行动计划项目”启动仪式暨培训会议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举行。  
期刊
从小事入手,播撒爱与美的种子,这粒种子将变成一种责任,一种关怀,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染与熏陶,最后成为一种精神。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朴素的教育思想,沪、鲁、蒙三地的三所小学分别尝试用多种有益方式,强调从德育和美育着手,打造新时代的接班人,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在成绩面前,三所学校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寻求更大的突破与进步。雷锋精神作为大爱与大美的化身,无疑是学校兴教育人以及德育教育的有力抓手。用雷锋精神去
期刊
说到童谣,每个人都不会陌生,朗朗上口的韵律使人易学难忘,“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儿头儿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儿头;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有多少绚烂的童年回忆,就有多少童谣与之相匹配。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们口中的绿色童谣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变了味的古诗、儿歌。近日,有几位家长给杂志社寄来了这样一封信——  尊敬的雷锋杂志社领导:  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