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建设主体性的思索

来源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c19890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论的视角:对主体性的认识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基本规定性,是人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属性。它主要表现为:(I)主动性。在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人是自己活动的主人,世界的主宰者,它总是从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出发,认识和改造客体,实现自己的目的和追求,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主动性是主体发挥其能动性的前提,是主体本质力量的表现和主体地位的确证。(2)目的性。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实体。目的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支配着主体的一切活动,规定着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和进程。目的性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泉源。(
其他文献
以自然为宗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处世哲学,“自然”在他那里具有丰富的哲学与美学内涵,它既是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也是他对自然万物天性的认识,表现到艺术
发展游旅业,对促进哈尔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哈尔滨南部地区特别是平原区,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要加大“731”遗址的建设力度,开展“航空工业游”新项目,打造特色“生态旅游”
发展现代农业、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既关系黑龙江自身的发展振兴,也关乎全局。黑龙江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和绿色资源大省,发展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同时,我省在建设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