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异丙酚联合白藜芦醇预先给药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8只,体重220 ~ 270 g,6~7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n=1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组(TW-80组)、异丙酚组(P组)、白藜芦醇组(R组)和异丙酚+白藜芦醇组(P+R组).采用阻断第一肝门30 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前10 min经股静脉给药,P组静脉输注异丙酚10 mg·kg-1·h-1至术毕;R组静脉注射白藜芦醇10 mg/kg;P+R组静脉注射白藜芦醇10 mg/kg后输注异丙酚10 mg·kg1·h-1至术毕;S组和I/R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TW-80组静脉输注等容量TW-80.于再灌注3、6、12h时经上下腔静脉取血样2 ml,测定血清ALT、AST活性,取肝组织,测定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MDA和一氧化氮(N0)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MDA、NO含量、MPO活性和iNOS表达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P组、R组及P+R组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MDA、NO含量、MPO活性和iNOS表达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TW-80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和R组比较,P+R组肝组织SOD活性升高,其余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P组、R组及P+R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轻于I/R组.结论 异丙酚联合白藜芦醇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效果优于两者单独应用;机制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内源性NO生成有关。
异丙酚联合白藜芦醇预先给药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评价异丙酚联合白藜芦醇预先给药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8只,体重220 ~ 270 g,6~7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n=1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组(TW-80组)、异丙酚组(P组)、白藜芦醇组(R组)和异丙酚+白藜芦醇组(P+R组).采用阻断第一肝门30 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于
【机 构】
: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出 处】
:
中华麻醉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3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卧床时间与血栓前状态发生的关系.方法 髋部骨折后卧床患者166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按入院时卧床时间分为5组:Ⅰ组(n=61)卧床时间<24 h,Ⅱ组(n=29)卧床时间24 ~ 48 h,Ⅲ组(n=29)卧床时间3~6d,Ⅳ组(n=34)卧床时间7~14d,Ⅴ组(n=13)卧床时间>14d.采集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浓度、血清人血小板α颗粒
目的 评价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体外循环(CPB)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350 ~ 450 g,4~6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CPB组、CPB+ GM1组(G组).G组在预充液中加入GM1 20 mg/kg;C组预充液中加入等容量生理盐水.CPB组和G组于CPB停止后3h时,S组于相应时点,取颈静脉血样,采用ELIS
目的 评价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兔心力衰竭时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日本大耳白兔48只,雌雄不拘,体重2.5 ~ 3.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力衰竭组(HF组)和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RSGB组),每组16只.采用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兔心力衰竭模型.S组仅在左心耳下穿线,不结扎.结扎后4周经超声多普勒检查,行右侧星状神经节置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转导通路在乌司他丁后处理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21 ~ 59岁,心功能和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后处理组(U组).U组于主动脉开放前5min经主动脉根部灌注乌司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57只,8周龄,体重250 ~ 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9):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LIP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30 min后恢复血流再灌注18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RLIP组于结扎左冠状动脉20 min时实施远隔缺血后处
阿片类药物是术后镇痛的常用药物,但长期应用会诱发痛觉过敏,影响镇痛效果.超短效阿片受体激动剂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明显强于其他阿片类药物[1].探讨其诱发痛觉过敏的机制,对防治措施的选择极为重要.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诱发痛觉过敏与脊髓背角神经元敏化有关[2].蛋白激酶B(Akt)是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参与调节细胞代谢、细胞存活、细胞周期调控、转录调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Akt活化后参
期刊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小儿腋路臂丛神经分支阻滞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手外伤手术小儿120例,性别不限,年龄5~12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0.35、0.30、0.25和0.20 ml/kg组,每组30例.术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入室后靶控输注异丙酚,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和对言语指令无反应时行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四组患儿各神经分支分别注射0.25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胃镜检查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复合麻醉组及丙泊酚组(n=45),复合麻醉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持续5 min,25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丙泊酚组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kg.术中发生体动反应时,间断追加丙泊酚0.2 mg/kg,监测围术期血压、心率、
目的 评价手术创伤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铁调素和膜铁转运蛋白1(F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老龄雄性SD大鼠100只,18月龄,体重400~ 5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50):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但不进行手术;手术创伤组(ST组)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后行改良性剖腹探查术30 min.于术后24h时随机取10只大鼠,行水迷宫实验,测定认知功能,持续6d,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