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对针对性非语言性护理沟通服务的应用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非语言性护理沟通服务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针对性非语言性护理沟通服务,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两组护理中观察中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两组比较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非语言性护理沟通服务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肌梗死;非语言性护理;沟通服务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多发症之一,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等,并伴有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及血清心肌酶增高等,这种疾病一般发病迅速,并且病死率较高,在溶栓治疗期间,良好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为了进一步分析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有效方法,下面本研究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分析针对性非语言性护理沟通服务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女性患者49例,男性患者5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26±6.32)岁。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非语言性护理沟通服务,主要的内容包括:(1)护理人员在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极力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要对患者冲满责任心和爱心,态度温和。(2)缩短和患者的交往距离,让患者感觉护理人员对其无敌意,进行对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护理人员应当通过眼神及肢体语言向患者=表示鼓励和认可,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善意。(3)增加患者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实际的肢体语言及眼神示范等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等,如在采血及注射治疗中,护理人员应当多采用握手或是抚摸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使其安心接受治疗及采血等。
  1.3 统计学分析
  我院在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方面采用了SPSS10.0软件,对计数资料的检用t进行,P<0.05表示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状况
  临床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有所改善,与护理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下表所示。同时两组护理中观察中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两组比较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针对性非语言性护理是通过强化感情及一定时期的非语言性的交流,促使患者形成安定情绪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医院的护理人员通过语言外的表情、动作、姿态、眼神等给患者传达信息护理方式[2]。非语言性护理有4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护理人员的仪态方面,要通过医院护理人员的高雅的气质和自然的仪表,向患者传递一种乐观的情绪,进而促使患者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平稳安静的心态,形成对负面情绪的积极消除作用,促进相应治疗的更好进行。第二个方面是面部表情方面,因为人类的感情是通过声音、表情及言词三方面传达的,根据相关研究统计显示[3],其中的表情占了55%的情感,在医院的治疗过程中,特别是患者独立面对疾病时,其焦虑的内心感情常常会显露在患者的面部,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细心观察患者表情,并通过与患者目光的交流和微笑;来鼓励和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焦虑感降低,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进而使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第三个方面是距离方面,人的亲密距离为0.5m以内,所以,在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当积极地区突破0.5m,极力向患者表达亲切和友善的态度,增进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使得患者愿意和护理人员进行近距离的、敞开心扉的沟通,促进患者治疗的更好进行。第四个方面是触摸方面,心肌梗死患者有时会很疼痛,这时,护理人员通过触摸患者的躯体,以示对患者的亲切关怀,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通过细心观察患者的不同体态语言了解患者的需要,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经本研究分析发现,对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针对性非非语言性护理,可有效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感,减少并发症,应用效果显著,应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成华.老年人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11):229-230
  [2]廖少琴.非语言性护理沟通对心肌梗死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04):10-11
  [3]亓琴,张淑红,毕经芳.非语言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失语患者疗效的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 2010,(23):18-1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对医院的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责任护理制度的应用,转变了传统护理工作理念,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并逐步完善我国护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责任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又能促进护士、患者之间的纠纷,提高护理工作水平。笔者深入探究了责任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是通过临床胫腓骨骨折的护理特点总结,如: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经验教训,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服务于临床。  四肢创伤是临床上很常见的损伤性疾病,而临床四肢创伤中胫腓骨骨折是一种最常见的创伤。我院2013-2014年共护理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男32例,女18例,均为新鲜骨折。通过临床治疗及临床护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随着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益显著,它已经成为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的重措施之一,但由鼻饲饮食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不容忽视。通过查阅和学习相关文献,笔者总结了鼻饲饮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就这些相关因素,阐述了从鼻饲管插管长度、鼻饲体位、鼻饲液的量、鼻饲管固定方法、鼻饲管的留置时间等方面预防鼻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典型的阑尾炎因为临床特征比较明显,医学诊断比较容易。但是正因为容易导致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不够谨慎,导致临床上不少类似于阑尾炎症状的内科疾病也被误诊为阑尾炎治疗,给患者造成了身心创伤和财产损失。现就误诊漏诊阑尾病例进行分析,找出成因,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内科疾病 误诊 急性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本文浅谈气体交换受损型COPD患者诊断及护理,以及COPD临床症状及预防控制。  【关键词】COPD患者;症状;诊断;护理  1 引言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般称为COPD,它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又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矿区此类患病者较多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探讨Quadrant通道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自2009年6月~2011年12月,共对20例行Quadrant通道下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手术体位练习,指导气管推移训练和呼吸功能锻炼。术后做好颈部制动,密切观察呼吸、切口引流及神经功能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62例临床资料,探讨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并治疗的62例冠心病患者。所有的62例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对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2例冠心病患者中,显效34例,占54.8%;有效22例,占35.5%;无效4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一般护理,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健康指导等,说明康复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方法:对6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做好切口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实施有效康复训练,使病人在无痛的情况下配合康复治疗。结果: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达80°~100°。患者膝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关键词】腹主动脉阻断术;骶骨肿瘤;术中配合  骶骨肿瘤中原发瘤以脊索瘤最为多见,其次为骨巨细胞瘤,继发肿瘤以转移癌较为常见。  骶骨肿瘤因解剖部位复杂,手术比较困难。手术以边缘性切除或刮除术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该部位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较高,约占手术患者的1/4~1/3[1]。其中脊索瘤由于其生物学特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 目的 :加强患者的自护能力,预防发作,减少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在就诊患者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住院就诊期间,给予常规指导,出院后保持联系;试验组在住院就诊期间制订健康教育护理方式方法,随访1年。 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及住院治疗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哮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