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预算是编制项目计划和确定项目资金的依据,是对项目规划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是项目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贵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今后贵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预算编制的规范化和合理性有所帮助。
关键词: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预算编制;相关问题;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矛盾日益突出,为能够和谐发展,国家提出求保发展保红线的要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越发显示了重要性。已成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手段。贵州省1999年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以来,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为本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但随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不断开展,问题也层出不穷,尤其是项目预算编制问题较为突出,急需规范、合理和科学编制。
一、《土地开发整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以下称《定额标准》存在适宜性问题。
1.基本工资标准偏低,造成人工费单价偏低,不适宜当前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定额标准》采取的基本工资标准(六类工资区)甲类工为230元/月,乙类工为190元/月,按照人工费单价计算方法计算,甲类工人工费单价26.40元/日,乙类工人工费单价15.96元/日。根据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我省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黔劳社厅发[2007]50号)规定,我省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55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5.9元/时,经换算成每天,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为26.40元/天,非全日制用最低工资标准47.2元/天。《定额标准》规定的人工费单价(六类工资区)低于贵州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规定的最低要求。因此,《定额标准》规定人工费单价脱离目前实际情况,已与贵州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宜,造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预算编制偏低,直接影响项目是的实施。
2.与贵州实际匹配的定额科目不完善,直接影响我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施。
隧洞开凿工程科目缺失。贵州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有很多“海子”即季节性水淹地,排水不畅,造成土地不能有效利用到农业。为了解决部分“海子”排水不畅,必须要打隧洞排水,但定额中缺少该工程科目,工程预算资金编制无依据,项目难以实施,造成项目搁置。贵州最典型的例子有《正安县上坝乡中村土地开发项目》,该项目就属于“海子”开垦项目,2004年上报立项,由于打隧洞工程难以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中安排该工程资金,一直拖到2006年,乡政府筹到该笔资金,把隧洞打通,该项目才得以实施。需要特别说明,该项目在贵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中,经济社会效益却非常明显,该类型的项目非常值得治理。
低等级农田防洪堤、农桥科目不明确。季节性水患是贵州的一个主要常见灾害,水利等部门的资金安排的项目多数在城镇或等级较高的工程,对农村低等级防护农田的防洪堤安排较少,但低等级防护农田防洪堤是耕地保护和农作物旱涝保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定额标准》未明确防洪堤工程科目,造成预算投资无依据,防洪无标准;同样,贵州农村小河、小溪及冲沟众多,农桥是连通小河或小溪的重要纽带,是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由于交通等部门的资金多数都安排在工程等级较高的工程,对等级较低或等外的工程安排相对较少或未不作安排,当地乡镇政府又缺乏资金,造成农村小型农桥缺失较为普遍。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能弥补目前的不足,但由于《定额预算》未明确防洪堤工程科目,造成預算投资无依据,防洪无标准。
二、预算编制过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人员对《定额标准》学习不够,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
1.其他费用中有部分费率是个区间值,编制人员不对该项目费用的费率取值规定不熟悉,未进行具体计算,在区间范围内随意乱取值,甚至取值超出规定范围,造成费率计取错误,直接影响预算投资金额。《定额标准》已明确规定其他费用中相关费用涉及区间费率取值的,具体费率确定的原则按投资总额3000万以上(含3000万)取小值,投资总额1000万以下(含L0007J)取大值,投资总额1000—3000万根据内插法确定。编制人员只要根据《定额标准》要求,认真计算范围,即可选定正确的计取费率。
2.贵州西北区域海拔相对较高,部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区海拔已超过2000m。按照《定额标准》规定,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按项目工程所在地的海拔高程乘以调整系数计算,并附了高原地区定额调整系数表。如海拔2000—2500m,人工应乘以1.10的系数,机械应乘以1.25的系数;海拔2500—3000m,人工应乘以1.15的系数,机械应乘以1.35的系数。由干预算编制人员业务不熟悉,常常忽略相关系数,造成项目预算偏低。
(二)工程规划或设计不切合实际,虚高项目预算投资。
项目编制人员为了迎合项目业主的想法,通过不切合实际工程设计,提高工程量,造成项目预算虚高。通常有以下表现形式:
1)工程设计未考虑当地资源资源情况,设计的工程采取的材料需要远距离外购,未结合因地制宜原则考虑工程设计,提高项目预算。如在缺乏石料的项目中设计浆砌石或干砌石田土坎,增加浆砌石或干砌石方量,虚高项目预算。
2)未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投资规模、地形条件等因素制约,工程盲目追求高标准,提高项目预算。如道路设计一律设计为4米宽田间道,虽然符合相关设计要求,但实际情况不需要这么宽的田间道,当地农民也不愿多占耕地来修田间道,不仅占地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工程量。虚高了项目预算。
(三)未有效利用项目区原有资源,造成工程量计算不正确,预算编制不合理。
贵州属于石漠化严重的地区,炸取“卧牛石”(裸岩石砾地),清除耕地中障碍,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是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炸取的“卧牛石”有过半以上的石料是可以被项目所利用的,但由于预算编制人员未考虑项目区资源情况,未能有效利用炸取的石料,却把其当作废料外运处理,不但未能节约部分石料,反而增加了其他工程量,造成工程量统计不正确,隐形增加了预算投资。
三、建议
1.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集合多年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为究制定了《定额标准》。《定额标准》执行以来,有效的指导了贵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预算编制工作。然而在实际的预算编制工作中,《定额标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尤其是针对贵州丘陵山区地形特点的工程科目缺失,人工费单价标准过低等问题,直接影响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建议尽快组织开展研究制定贵州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工作,尽早出台更适宜、更合理的贵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定额标准。
2.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相关政策法规和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技能。2007年以后,国土资源部调整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方式,将取消的国家投资项目,将项目下放到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管理,随机进行抽查。在管理方式调整至今,贵州未再举行过省级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相关技术培训,很多新的政策和技术要求需要做系统、全面推广学习。因此,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预算编制能力,从而促进贵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整体编制水平。
四、结语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在我省开展才短短十年时间,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服务的有关技术规程还不够完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预算编制工作还需进一步总结和规范。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将进一步科学、合理编制项目预算,促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预算编制;相关问题;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矛盾日益突出,为能够和谐发展,国家提出求保发展保红线的要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越发显示了重要性。已成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手段。贵州省1999年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以来,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为本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但随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不断开展,问题也层出不穷,尤其是项目预算编制问题较为突出,急需规范、合理和科学编制。
一、《土地开发整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以下称《定额标准》存在适宜性问题。
1.基本工资标准偏低,造成人工费单价偏低,不适宜当前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定额标准》采取的基本工资标准(六类工资区)甲类工为230元/月,乙类工为190元/月,按照人工费单价计算方法计算,甲类工人工费单价26.40元/日,乙类工人工费单价15.96元/日。根据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我省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黔劳社厅发[2007]50号)规定,我省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55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5.9元/时,经换算成每天,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为26.40元/天,非全日制用最低工资标准47.2元/天。《定额标准》规定的人工费单价(六类工资区)低于贵州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规定的最低要求。因此,《定额标准》规定人工费单价脱离目前实际情况,已与贵州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宜,造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预算编制偏低,直接影响项目是的实施。
2.与贵州实际匹配的定额科目不完善,直接影响我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施。
隧洞开凿工程科目缺失。贵州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有很多“海子”即季节性水淹地,排水不畅,造成土地不能有效利用到农业。为了解决部分“海子”排水不畅,必须要打隧洞排水,但定额中缺少该工程科目,工程预算资金编制无依据,项目难以实施,造成项目搁置。贵州最典型的例子有《正安县上坝乡中村土地开发项目》,该项目就属于“海子”开垦项目,2004年上报立项,由于打隧洞工程难以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中安排该工程资金,一直拖到2006年,乡政府筹到该笔资金,把隧洞打通,该项目才得以实施。需要特别说明,该项目在贵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中,经济社会效益却非常明显,该类型的项目非常值得治理。
低等级农田防洪堤、农桥科目不明确。季节性水患是贵州的一个主要常见灾害,水利等部门的资金安排的项目多数在城镇或等级较高的工程,对农村低等级防护农田的防洪堤安排较少,但低等级防护农田防洪堤是耕地保护和农作物旱涝保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定额标准》未明确防洪堤工程科目,造成预算投资无依据,防洪无标准;同样,贵州农村小河、小溪及冲沟众多,农桥是连通小河或小溪的重要纽带,是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由于交通等部门的资金多数都安排在工程等级较高的工程,对等级较低或等外的工程安排相对较少或未不作安排,当地乡镇政府又缺乏资金,造成农村小型农桥缺失较为普遍。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能弥补目前的不足,但由于《定额预算》未明确防洪堤工程科目,造成預算投资无依据,防洪无标准。
二、预算编制过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人员对《定额标准》学习不够,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
1.其他费用中有部分费率是个区间值,编制人员不对该项目费用的费率取值规定不熟悉,未进行具体计算,在区间范围内随意乱取值,甚至取值超出规定范围,造成费率计取错误,直接影响预算投资金额。《定额标准》已明确规定其他费用中相关费用涉及区间费率取值的,具体费率确定的原则按投资总额3000万以上(含3000万)取小值,投资总额1000万以下(含L0007J)取大值,投资总额1000—3000万根据内插法确定。编制人员只要根据《定额标准》要求,认真计算范围,即可选定正确的计取费率。
2.贵州西北区域海拔相对较高,部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区海拔已超过2000m。按照《定额标准》规定,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按项目工程所在地的海拔高程乘以调整系数计算,并附了高原地区定额调整系数表。如海拔2000—2500m,人工应乘以1.10的系数,机械应乘以1.25的系数;海拔2500—3000m,人工应乘以1.15的系数,机械应乘以1.35的系数。由干预算编制人员业务不熟悉,常常忽略相关系数,造成项目预算偏低。
(二)工程规划或设计不切合实际,虚高项目预算投资。
项目编制人员为了迎合项目业主的想法,通过不切合实际工程设计,提高工程量,造成项目预算虚高。通常有以下表现形式:
1)工程设计未考虑当地资源资源情况,设计的工程采取的材料需要远距离外购,未结合因地制宜原则考虑工程设计,提高项目预算。如在缺乏石料的项目中设计浆砌石或干砌石田土坎,增加浆砌石或干砌石方量,虚高项目预算。
2)未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投资规模、地形条件等因素制约,工程盲目追求高标准,提高项目预算。如道路设计一律设计为4米宽田间道,虽然符合相关设计要求,但实际情况不需要这么宽的田间道,当地农民也不愿多占耕地来修田间道,不仅占地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工程量。虚高了项目预算。
(三)未有效利用项目区原有资源,造成工程量计算不正确,预算编制不合理。
贵州属于石漠化严重的地区,炸取“卧牛石”(裸岩石砾地),清除耕地中障碍,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是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炸取的“卧牛石”有过半以上的石料是可以被项目所利用的,但由于预算编制人员未考虑项目区资源情况,未能有效利用炸取的石料,却把其当作废料外运处理,不但未能节约部分石料,反而增加了其他工程量,造成工程量统计不正确,隐形增加了预算投资。
三、建议
1.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集合多年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为究制定了《定额标准》。《定额标准》执行以来,有效的指导了贵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预算编制工作。然而在实际的预算编制工作中,《定额标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尤其是针对贵州丘陵山区地形特点的工程科目缺失,人工费单价标准过低等问题,直接影响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建议尽快组织开展研究制定贵州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工作,尽早出台更适宜、更合理的贵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定额标准。
2.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相关政策法规和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技能。2007年以后,国土资源部调整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方式,将取消的国家投资项目,将项目下放到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管理,随机进行抽查。在管理方式调整至今,贵州未再举行过省级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相关技术培训,很多新的政策和技术要求需要做系统、全面推广学习。因此,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预算编制能力,从而促进贵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整体编制水平。
四、结语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在我省开展才短短十年时间,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服务的有关技术规程还不够完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预算编制工作还需进一步总结和规范。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将进一步科学、合理编制项目预算,促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