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螺纹时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系本人多年从事车削加工技能教学的教学经验的一个小结,本文着重对教学难点之一《螺纹车削加工》的教学要点、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如何突破难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文中涉及到刀具几何角度的选择和调整、切削用量的正确选择和调整、几种典型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车削加工;螺纹;刀具角度;乱扣;乱牙;进给;螺距
  螺纹是在圆柱工件表面上,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的连续凸起和沟槽。在机械制造业中,带螺纹的零件应用得十分广泛。用车削的方法加工螺纹,是目前常用的加工方法。在卧式车床(如CA6140)上能车削米制、英寸制、模数和径节制四种标准螺纹,无论车削哪一种螺纹,车床主轴与刀具之间必须保持严格的运动关系:即主轴每转一转(即工件转一转),刀具应均匀地移动一个(工件的)导程的距离。它们的运动关系是这样保证的:主轴带着工件一起转动,主轴的运动经挂轮传到进给箱;由进给箱经变速后(主要是为了获得各种螺距)再传给丝杠;由丝杠和溜板箱上的开合螺母配合带动刀架作直线移动,这样工件的转动和刀具的移动都是通过主轴的带动来实现的,从而保证了工件和刀具之间严格的运动关系。
  在实际车削螺纹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由主轴到刀具之间的运动,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引起车削螺纹时产生故障,影响正常生产,这时应及时加以解决。车削螺纹时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如下:
  一、螺旋升角
  螺纹升角对车刀工作角度的影响
  车螺纹时,因受螺旋线的影响,切削平面和基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使车刀工作时的前角和后角与刃磨前角(静止前角)和刃磨后角(静止后角)的数值不同。变化的程度决定于工件螺纹升角的大小。三角形螺纹的螺纹升角一般比较小,影响也较小。但在车削矩形、梯形螺纹和螺距较大的螺纹时,影响就比较大。因此,在刃磨螺纹车刀时,必须考虑这个影响。
  1.车刀两侧后角的变化
  车刀两侧的工作后角一般取3°~5°。当不存在螺纹升角时(如横向进给车槽)。车刀两侧的工作后角与刃磨后角相同。从图5.14中可以看出,车右螺纹时,左侧的刃磨后角应等于工作后角加上螺纹升角;为了保证刀头有足够的强度,车刀右侧的刃磨后角应等于工作后角减去螺纹升角。即:
  车削左螺纹时,情况就相反。
  图5.14 螺纹升角对车刀两侧后角的影响
  图5.15 螺纹升角对车刀两侧前角的影响
  2.车刀两侧前角的变化
  由于基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车刀两侧的工作前角与刃磨前角(L)不相等。从图5.15a中可以看出,如果车刀两侧的刃磨前角均为0°,在车右螺纹时,右侧刃的工作前角为负值,切削不顺利,排屑也很困难。为了改善上述状况,可用图5.15b所示的方法,将车刀两侧切削刃组成的平面垂直于螺旋线装夹,使左侧刃的工作前角和右侧刃的工作前角均为0°;或在前刀面上沿两侧切削刃磨出较大前角的卷屑槽(图5.15c、d),使切削顺利并利于排屑。
  3、螺纹车刀背前角γp对螺纹牙型角α的影响
  螺纹车刀刀尖角(εr)的大小,决定于螺纹的牙型角(α)。刀尖角应等于牙型角。
  图5.16 螺纹车刀纵向前角
  为了使切削顺利和减小螺纹的表面粗糙度,高速钢螺纹车刀背前角一般取5°~15°,硬质合金螺纹车刀一般取0°。
  螺纹车刀的背前角不等于0°时,两侧切削刃不通过工件轴线,车出的螺纹牙侧不是直线而是曲线,这种误差对要求不高的螺纹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当背前角较大时,对牙型角的影响较大。
  如图5·16所示三角形螺纹车刀,三角形ADE是螺纹车刀的前刀面,其背前角γp>O°,此时,两侧切削刃之间的夹角口(DAE)将小于所要求的刀尖角εr,。如果等于螺纹牙型角,车出的螺纹牙型角将大于规定要求。
  当车刀纵向前角在5°~15°时,车刀两侧切削刃之间的夹角应比牙型角小1%°左右。
  必须指出,纵向前角过大时,除了牙型变形较大之外,车削时还容易产生扎刀现象。
  二、啃刀
  故障分析:原因是车刀安装得过高或过低,工件装夹不牢或车刀磨损过大。
  解决方法:
  1、车刀安装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则吃刀到一定深度时,车刀的后刀面顶住工件,增大摩擦力,甚至把工件顶弯,造成啃刀现象;过低,则切屑不易排出,车刀径向力的方向是工件中心,加上横进丝杠与螺母间隙过大,致使吃刀深度不断自动趋向加深,从而把工件抬起,出现啃刀。此时,应及时调整车刀高度,使其刀尖与工件的轴线等高(可利用尾座顶尖对刀)。在粗车和半精车时,刀尖位置比工件的中心高出1%D左右(D表示被加工工件直径)。
  2、工件装夹不牢:工件本身的刚性不能承受车削时的切削力,因而产生过大的挠度,改变了车刀与工件的中心高度(工件被抬高了),形成切削深度突增,出现啃刀,此时应把工件装夹牢固,可使用尾座顶尖等,以增加工件刚性。
  3、车刀磨损过大:引起切削力增大,顶弯工件,出现啃刀。此时应对车刀加以修磨。
  三、乱扣
  故障分析:原因是当丝杠转一转时,工件未转过整数转而造成的。
  解决方法:
  1、当车床丝杠螺距与工件螺距比值不成整倍数时:如果在退刀时,采用打开开合螺母,将床鞍摇至起始位置,那么,再次闭合开合螺母时,就会发生车刀刀尖不在前一刀所车出的螺旋槽内,以致出现乱扣。解决方法是采用正反车法来退刀,即在第一次行程结束时,不提起开合螺母,把刀沿径向退出后,将主轴反转,使车刀沿纵向退回,再进行第二次行程,这样往复过程中,因主轴、丝杠和刀架之间的传动没有分离过,车刀始终在原来的螺旋槽中,就不会出现乱扣。
  2、对于车削车床丝杠螺距与工件妇距比值成整倍数的螺纹:工件和丝杠都在旋转,提起开合螺母后,至少要等丝杠转过一转,才能重新合上开合螺母,这样当丝杠转过一转时,工件转了整数倍,车刀就能进入前一刀车出的螺旋槽内,就不会出现乱扣,这样就可以采用打开开合螺母,手动退刀。这样退刀快,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保持丝杠精度,同时丝杠也较安全。   四、螺距不正确
  故障分析:螺纹全长或局部上不正确,螺纹全长上螺距不均匀或螺纹上出现竹节纹。
  解决方法:
  1、螺纹全长上不正确:原因是挂轮搭配不当或进给箱手柄位置不对,可重新检查进给箱手柄位置或验算挂轮。
  2、局部不正确:原因是由于车床丝杠本身的螺距局部误差(一般由磨损引起),可更换丝杠或局部修复。
  3、螺纹全长上螺距不均匀:原因是:丝杠的轴向窜动、主轴的轴向窜动、溜板箱的开合螺母与丝杠不同轴而造成啮合不良、溜板箱燕尾导轨磨损而造成开合螺母闭合时不稳定、挂轮间隙过大等。通过检测:如果是丝杠轴向窜动造成的,可对车床丝杠与进给箱连接处的调整圆螺母进行调整,以消除连接处推力球轴承轴向间隙。如果是主轴轴向窜动引起的,可调整主轴后调整螺母,以消除后推力球轴承的轴向间隙。如果是溜板箱的开合螺母与丝杠不同轴而造成啮合不良引起的,可修整开合螺母并调整开合螺母间隙。如果是燕尾导轨磨损,可配制燕尾导轨及镶条,以达到正确的配合要求。如果是挂轮间隙过大,可采用重新调整挂轮间隙。
  4、出现竹节纹:原因是从主轴到丝杠之间的齿轮传动有周期性误差引起的,如挂轮箱内的齿轮,进给箱内齿轮由于本身,制造误差、或局部磨损、或齿轮在轴上安装偏心等造成旋转中心低,从而引起丝杠旋转周期性不均匀,带动刀具移动的周期性不均匀,导致竹节纹的出现,可以修换有误差或磨损的齿轮。
  五、中径不正确
  故障分析:原因是吃刀太大,刻度盘不准,而又未及时测量所造成。
  解决方法:精车时要详细检查刻度盘是否松动,精车余量要适当,车刀刃口要锋利,要及时测量。
  六、螺纹表面粗糙
  故障分析:原因是车刀刃口磨得不光洁,切削液不适当,切削速度和工件材料不适合以及切削过程产生振动等造成功。
  解决方法是:正确修整砂轮或用油石精研刀具;选择适当切削速度和切削液;调整车床床鞍压板及中、小滑板燕尾导轨的镶条等,保证各导轨间隙的准确性,防止切削时产生振动。
  七、乱牙
  车螺纹和蜗杆时,都要经过几次进给才能完成。在第二次进给时,刀尖偏离前一次进给车出的螺旋槽,把螺旋槽车乱,称为乱牙。
  产生乱牙后会使工件报废,所以必须了解乱牙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1、产生乱牙的原因
  产生乱牙的主要原因是:当丝杠转一转时,工件未转过整数转而造成的。
  车螺纹和蜗杆时,工件和丝杠都在旋转,如提起开合螺母之后,至少要等丝杠转过一转,才能重新按下。当丝杠转过一转时,工件转了整数转,车刀就能进入前一刀车出的螺旋槽内,就不会产生乱牙。如丝杠转过一转之后,工件没有转过整数转,就要产生乱牙。
  根据上述原理可知,当丝杠螺距是工件导程的整数倍时,就不会产生乱牙。
  车蜗杆时,由于丝杠螺距不可能是蜗杆导程的整数倍,所以都要产生乱牙。
  2、预防乱牙的方法
  常用预防乱牙的方法是开倒顺车。即在一次行程结束时,不提起开合螺母,把刀沿径向退出后,将主轴反转,使车刀沿纵向退回,再进行第二次行程,这样往复过程中,因主轴、丝杠和刀架之间的传动没有分离过,车刀始终在原来的螺旋槽中.,就不会产生乱牙。
  采用倒顺车时,主轴换向不能过快,否则车床传动部分受到瞬时冲击,使传动机件损坏。另外,在卡盘连接盘上应装有防松脱装置,以防卡盘从主轴上脱落。
  总之,车削螺纹时产生的故障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设备的原因,也有刀具、操作者等的原因,在排除故障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各种检测和诊断手段,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冯辛安主编.-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造基础》孙学强主编.-北京:机构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07104-4
  [3]《车工生产实习》翁承恕,周根玲,邵高炎编写,翁承恕主编,劳动人事出版社出版,1985年11月,北京第一版书号:7238·0109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等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走进生物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现代技术;提升;生物课堂;有效性  当前,我国教育正在大力推行的“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为总目标的转变。“新课标”不仅注重知识的“结论式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完成知识的意义
【摘 要】 简便计算是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计算规律使得计算更加简便的一种计算方法,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简便计算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和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灵活的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简便意识和简便计算习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运算定律;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计
【摘 要】 根据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尝试运用数学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学生在学习椭圆时的问题和特点,分析产生的可能原因,根据这些特点将其迁移到双曲线的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 椭圆;双曲线;相似性质  学生在学习椭圆和双曲线时,教师可能会更多的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之一,但我觉得,因为这些问题在学生中比较普遍,也可以认为是他们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所表现出
[摘要] 根据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很多大中小型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开设了网页制作或网页设计等相关课程,而在这些课程中,主要是以Dreamweaver为开发环境,因此,我在这里强调几点在Dreamweaver中制作网页是时常用的一些小技巧,供读者参考,以便提高Dreamweaver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Dreamweaver、网页、技巧、站点、文本、表格  我在Dreamweaver的
【摘 要】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对教材、对学生深入解读而制定的,是课堂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一节课的灵魂,更是课堂中的“法律准绳”。采用“版块设计”与“线性设计”互涵互动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经验的主动建构,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把握,有利于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达成;更好地促进基本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发展性目标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版块设计;线性设计;互涵互动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对教材、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