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事作文素材解读与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江苏好人”朱能养:坚守“孤岛”教学58年
  1952年,朱能养考入江苏省太仓师范学校,身为班长的他立下了“立志教育、教书育人、报效国家”的志向。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个只有1.8平方公里的小岛——三山岛教书。今年77岁的朱能养19岁登上这座小岛,从此便在岛上教书、安家,扎下了根。朱能养坚守孤岛58年,目前岛上80%的人都是朱能养的学生。他获得了“感动东山”、“最美苏州人”、“江苏好人”等荣誉。
  上世纪90年代初,朱能养与几位退休教师一起,办起了校外辅导站,每到寒暑假,朱能养与老师们便义务教孩子们书法、绘画、作文。朱能养在村民中德高望重,邻里之间有纠纷了,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请“朱老师”调解;村里有什么重大事项,村干部也会找他支招……朱老师成了岛上村民们最信赖的人。
  阅读点睛:朱能养作为一名老师,坚守在“孤岛”58年,他不仅为孩子们讲授着知识,传播着文化;他也为当地的百姓调解纠纷,为村中事情献策献计;他成了村里最可信赖的人。58年的时光,他的头发白了,他已不再年轻,但是,他让“孤岛”的孩子们认识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让他们走出了“孤岛”,让他们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58年,他成了岛上的风景,成了爱与责任的代言人;58年,他无怨无悔,他乐此不疲;58年,他用精神撑起了生活,他用文明展现着明天;58年,他用行动诠释着爱的内涵,他用坚持谱写着生命的价值。
  适用话题:坚守,传播,信赖,坚持,风景,爱心,责任,精神,文明,教育,生命,价值等。
  二
  六个“义渡人”免费摆渡村民56年
  一片碧水,一条渡船,六个摆渡人,接力扬起手中的木桨,半个多世纪来,坚持义务护送水库周边村民过河。这份在渡口码头56年接力义务坚守的感动,发生在大足区珠溪镇玉滩湖水库旁。
  1958年,退伍老兵冉华中当起了村里第一位“义渡人”。此后,村里的李益安、余登厚和贺家三兄弟先后接过“义渡人”的木桨,日复一日摆渡送人。其中,第5位“义渡人”——贺贤书摆渡24年。不惑之年的壮汉在船尾,一直坚守到了古稀之年。贺贤光是村里的第6位“义渡人”。今年是贺贤光当“义渡人”的第4个年头。4年多来,贺贤光几乎天天都要摆渡送人,少则七八趟,多则十几趟,一趟路程来回水路有4公里左右。贺贤光每滑动一下木桨,铁船前进约0.7米。按此计算,每出一次船,老人就要滑动木桨5714次。
  自从当起了“义渡人”,贺贤光赶集、走亲戚的时间都少了。无论严寒酷暑,或是深夜清晨;无论农忙时节,或传统佳节,只要有人要坐船,贺贤光都是随叫随到。
  阅读点睛:几十年的时间,6位“义渡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村民一次次迎来送往。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不分寒暑。他们不求回报,不求索取。朴实的“义渡人”,他们用双手坚守着这份不可或缺的工作,他们用自己的默默坚持义务地摆渡。他们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很充实。因为他们知道,帮助别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他们的热心在相邻间传递着,他们的爱心在生活中延续着,他们的决心在船桨中滑动着。他们是普通的农民,但他们也是我们值得尊重的人。
  适用话题:坚守,回报,坚持,精神,追求,传递,爱心,尊重等。
  三
  为让儿子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男子放弃国外工作到重庆定居
  为让儿子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43岁的海归博士刘念,放弃了世界500强的医药公司,带着儿子和妻子回重庆定居。
  刘念是四川泸州人,2003年进入坦普尔大学化学系研读有机化学博士,同时也进入世界500强的美国百时施贵宝公司,成为研发部的科学家。
  刘念表示,他有一个马上就要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虽然国外的条件比较好,但身为中国人,我的儿子就该知道春节是什么,中秋该吃什么?唐诗宋词是什么?……”为此,他与妻子反复商量后,决定放弃美国的所有事业回国发展,让儿子能够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刘念称,虽然他是四川人,但他妻子是重庆人,而且重庆发展前景好,因此他们决定定居重庆。“到重庆也有一段时间了,我觉得这里确实是一个人美、山美、美食美的地方。我相信我儿子在这里能系统地接受中国文化的传统教育。”
  阅读点睛:为了让孩子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为了让孩子不忘本,刘念辞去了美国的工作,一家三口回重庆定居。这份勇气值得鼓励,这种做法值得肯定。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更看到了他们对故园的无限依恋,对国家的无比热爱,这份情感让他们无法割舍。刘念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不能让他们远离祖国,疏远祖国,而回国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个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刘念也是一个敢于传承的人,他知道,祖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在不断地传承中才能继续发扬光大,才能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运用,才能更大程度地展示其内在的魅力。
  适用话题:勇气,坚守,传统文化,热爱,责任,传承,执着等。
  四
  全民“谜思”让传统文化焕生机
  在2月13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谜语大会》中,主持人周涛的一道谜语让另一位主持人撒贝宁迷惑了一晚上:“清明前夜,打一食品。”当周涛解释了答案为什么是“元宵”之后,撒贝宁才恍然大悟。
  这档名为《中国谜语大会》的节目以及云南卫视的《中国灯谜大会》,以全新的形式,和观众一起体验快乐、分享知识,也让我国日渐式微的传统习俗“观灯猜谜”焕发出生机。
  元宵节逛花灯、猜灯谜的习俗,在我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猜灯谜的传统习俗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今年元宵节,随着央视和云南卫视两档节目的热播,猜谜热大有重焕光彩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安德明认为,谜语是一种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民间文学形式,在一些节庆晚会上都会出现,元宵节只是出现最集中的一个时间点。而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化遗产,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人人都是传承人。”   阅读点睛: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谜语这一传统习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随着国家对民俗文化的重视,谜语大会再次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在猜谜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开发了智慧,更体验到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有对知识的渴望,有对传统文化的痴迷。只有全民“谜思”,才能在生活的点滴中渗透出来,才能将这种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焕发出生机,才能成为我们民族不断发展下去的源动力。为了国家的美好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吧!
  适用话题:传统文化,知识,共享,智慧,体验,快乐,传承,发展等。
  五
  六成小学生不掌握文明礼仪
  调查显示,有60%的小学生并不真正掌握该年龄段应该掌握的文明礼仪要求。不少孩子在学校表现好,在家里和社会上表现弱。在学校遇到老师能够主动问好的学生占78%,而在家里进出家门主动向家长问好的占45%。低年段的学生比高年段的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表现得更好。
  此外,在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方面,仅有8%的学校拥有文明礼仪教育校本教材,14%的学校设有文明礼仪教育专门课程,真正经常性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的学校仅占23%左右。家长经常过问孩子文明礼仪习惯养成和日常表现仅占42%左右。
  中小学校园里都有《文明礼仪规范》,规范中特别提出了“八礼四仪”。其中“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阅读点睛: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六成小学生不掌握文明礼仪,这个数据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未成年人之所以不能真正掌握文明礼仪要求,不仅仅与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到位有关,还与我们的学校、社会是否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有关,还与在我们成年人中是否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是否在我们的社会中形成了良好的风尚有关,而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些孩子们能在学校表现好,可在校外却差很多,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我们在教育、引导方面是否欠缺,是否坚持。我想,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文明礼仪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加强引导,才能真正改变现状,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认识,才能提升社会风尚。
  适用话题:规矩,文明,礼仪,反思,教育,践行,习惯,坚持,改变,风尚等。
  六
  让善心善念成为社会风尚
  “警察爸爸”陆泉良13年默默守护车祸遗孤的爱心故事触动人心。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月26日在宁波日报作出批示:陆泉良的善行善念令人感动,这又是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希望每一个人的善心善念成为引领我们前行的社会风尚。
  连日来,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在为这位“警察爸爸”点赞,赞扬他是一个诚信友善、书写大爱的人。网友说,“警察爸爸”的故事无声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他诠释着什么是善良,什么是深沉的父爱!有网友感慨地说,在这对特殊的父女面前,血缘只是名义,无私的爱是通透灵魂的温暖。网友认为,如果我们每一位社会的成员,在履行各自职责时,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存着这样一份善念,对他人多一份力所能及的帮助,社会就会多一分温暖,少一些冷漠。
  (2014年2月28日《宁波日报》)
  阅读点睛:一个人,13年,默默坚持着,用自己的爱心守护着车祸遗孤。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信誓旦旦,他用自己的善心温暖着一颗受伤的心灵。13年风雨无阻的背后,是他对生命的呵护,是他对生命的尊重。“警察爸爸”陆泉良的故事传递着爱心,传递着感动,更感染着你我。陆泉良是朴实的,是善良的,他的善念让这个社会感受到了一份温暖,一份震撼。人们在为“警察爸爸”点赞的同时,也一定能触动自己内心的那份善念,从而让这份爱“遍地开花”,让这份情布满天下。还记得当年的“小悦悦事件”吗?路人的冷漠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如果每个人都能向陆泉良学习,我们的社会将会怎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我想,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吧!
  适用话题:坚持,守护,善良,生命,尊重,传递,爱心,感动,点赞,反思,和谐等。
  七
  济南最美妈妈:可贵的个人文明一小步
  一位年轻的妈妈,为捡回宝宝丢进水池中的一个塑料酸奶盒子,想尽办法,借来一把伞最终将酸奶盒捞出。
  一个小小的举动,竟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天天微公益为此发起微博寻找,愿意为她的正能量奖励2万元。网友称其为父母言传身教的典范,孩子最好的第一任老师,更有网友戏称要抄送给梦鸽,希望她能从中有所领悟。
  为了一个酸奶盒,耗掉大把的时间,借用陌生人的物品,尝试各种打捞方式,苦口婆心地教导尚在婴儿车内的宝宝,计算起来,这一切是否值得?这位妈妈是否有些小题大作?一个酸奶盒难不成能影响孩子一生?我们要看到,事情由酸奶盒而起,意义却远在打捞酸奶盒之外。这位妈妈打捞起的是一位公民的社会公德,是一位市民的文明素质,更是一位母亲的以身作则。
  这位年轻妈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没有放过个人文明的每一小步。不要忽视你那迈向文明的一小步,要知道后面孩子们的眼睛正看着你,你的这一小步,正是他们即将迈出的那一步。
  阅读点睛:这位年轻妈妈在捡回垃圾的过程中,她的认真与执着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公德课。要知道,在我们身边,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但是,很少有人能像这位年轻妈妈一样,把丢掉的垃圾捡起。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公德意识的思考。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环境保护,那么,“垃圾满天飞”的情况还会出现吗?当我们在抱怨的时候,是否想过这其中也许有我们的责任呢?
  孩子在母亲的举动中,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言传身教,这样的以身作则,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让孩子真正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从而真正促进社会文明。年轻妈妈的举动可能就是出于对孩子的教育,可在无形中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树立了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改错的榜样。这是社会需要弘扬的一种文明。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是当今家喻户晓的一种高科技、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学校体育教学中也开始逐步采用这一现代技术进行各种教辅活动。为了对这一技术在体育课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解和梳理,本研究对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归类,以此阐述当前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为日后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应用;信息技术;体育课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
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感到缺乏先进的专业理论知识,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所著的《教育方法学》可以为大家提供帮助。这是一本难得的教育学入门教科书,已重印27次,被称为是概括了近30年来教育学研究范式转变的航海图,又是提出新的研究方向的罗盘针。  本书共十个章节,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方法学的概要和发展历史。作者以“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中世纪的教会与大学的教育”“宗教革命与印刷术的发明”为题
一、考情总览:    就近几年江苏省高考的实际情况来看,2006年和2007年的文学类文本考查的都是散文(2006年为汤世杰的《一副烟雨牛鹭图》,2007年为雷抒雁的《麦天》,2008年考查的汪曾祺的小说《侯银奖》。)总的来说,文学类文本考查的体裁以散文为主,兼及小说。2009年的《考试说明》在2008年的基础上上稍作改动,主要表现在考查要求方面:1、增加了“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要求,
一、关于“人工智能”  热词解读:所谓人工智能,是指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有可能超过人的智能。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搜索、广告、电商、金融、物流和媒体等行业上显示出过人之处。然而,对于人工智能的力量,它是否会接管世界,我们还不能不切实际地去想象。  素材链接:2017年5月,阿尔法狗(AlphaGO)与实时排名第一的棋手柯洁对决,最终连胜三盘。
摘 要:本文通过对课程、教材、教法、学生的客观分析,讨论了笔者在学习和实践新课程过程中,对教育方向、教学方法与策略、手段与技巧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心得    作者简介:刘爱斌(1983—),男,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甘肃省景泰县第五中学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孔夫子与其弟子们提出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学习和工作主张,这一主张阐述了
摘 要: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构建政治新课堂指明了方向。在教学实践中,要体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务必将“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与教材内容统一起来,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在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重视核心知识的学习、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体验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知识;思维训练;体验学习 
2019年3月下旬,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宁波市举办的“三江名师”经典优质课教学艺术展活动。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陈骞老师执教的统编教材“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一课,在趣味中入课,在往事里寻味,在生活中回味,在余味中悠长。多味共存,味味独特的课堂教学,让行走在新课程改革道路上的我,似在迷雾中看到了一束光,渐悟轻松课堂的真谛,初译名师成功的密码。  一、趣味入课,寻找破冰暖场的钥匙  陈老师的课堂教学从一道据说
作者简介:冯 迎(1985—),女,汉族,湖南益阳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罗 婧(1985—),女,汉族,湖南望城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易 欢(1986—),女,汉族,湖南长沙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摘 要:本文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出发,结合学生社团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如何构建基于学生社团的高
摘 要:通过开展当下区域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查,发现思政课在新高考的研究、新课标的解读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准备上,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开展探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一线政治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区域现状调查  随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标的实施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已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
江苏高考数学《考试说明》中共有8个C级考点,直线的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是其中的两个考点.直线与圆中的存在性问题是考查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的例题浅谈直线与圆中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结合图形,充分利用几何性质及图形的特征  例1 (2014年北京卷(文科)第7题)已知圆C:(x-3)2 (y-4)2=1和两点A(-m,0),B(m,0)(m>0),若圆C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