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权的法律构造--以《民法典分编(草案)》第159-162条为分析对象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权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对世界诸多国家立法影响颇深。我国《物权法》并未采纳该制度。目前的《民法典分编(草案)》将居住权归入物权编,其立法确认将有利于解决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但是对于居住权的主体、客体、内容等诸方面并未作出明确而系统性的规定,具体体现为:居住权的权利义务尚未明晰,对于居住权的认知仍局限于其保障性的权利属性,欠缺居住权人的处分权益,且不允许居住权的转让和继承,人为限制了其权利价值。居住权人对其所居房屋应有占有使用的权利,出于生活所需,居住权人可会同家庭成员和必要的服务人员一起居住。此外,居住权
其他文献
2008年以来我国电商行业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平台取得长足发展。央行于2011年发放首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平台自此获得合法地位。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其支付便利性,外加余额
明胶是制造胶囊的主要材料,中国有明确的药用明胶标准。然而不法企业使用价格低廉的工业明胶制造出铬严重超标的“毒胶囊”。“毒胶囊”和药品一起最终进入患者体内,有可能严重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智能手机等各类新型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消费者的知情权正面临技术的创新、消费者文化差异、信息内容复杂性等因素的挑战。我国的知情权保护目前仅
青年卢卡奇早期是从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应该说是在属于文学艺术内的形而上学之内来思考问题的。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著作中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
高校对于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践行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根据实际实践给学生的成果展示,另一种就是教师对于学生单方面的理论灌输,根据不同的培育手段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