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sa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情志护理于老年脑梗死应用中对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数据分析,依据住院序号分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34例,早期组(行早期情志护理)34例。结果:早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配合早期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康复护理依从性。
  关键词:早期情志护理;老年人;脑梗死;负性情绪;康复护理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心脑血管性疾病,以老年患者为高发人群,疾病起病较为快速,合并症较多,预后多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失语、侧身偏瘫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于疾病治疗期间开展有效护理指导尤为重要[1]。受疾病因素及治疗因素影响,患者治疗期间常伴有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康复进展,加强心理干预及康复护理对策、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本研究笔者特于老年脑梗死治疗期间引入早期情志护理,以传统护理为参照,开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数据分析,依据住院序号分组,参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61-84(68.35±1.68)岁;早期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61-87(68.41±1.65)岁;比对2组老年脑梗死患者入组资料,差异均衡(P>0.05)。
  纳入标准;(1)68例患者均满足神经内科对脑梗死的诊断依据,入院后经颅脑CT、核磁共振等综合检查确诊;(2)患者均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及认知功能。
  排除标准;(1)合并脑出血倾向患者;(2)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认知障碍性疾病患者;(3)确诊焦虑、抑郁症患者。
  1.2方法
  参照组沿用传统护理干预对策,针对脑梗塞预后、用药情况,对患者进行讲解,考虑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可采用文字记录,明确用药方式、用药剂量,避免用药差错情况发生。
  早期组患者采用早期情志护理干预;(1)强化健康教育,针对脑梗死疾病基础知识对患者进行讲解,考虑患者受教育水平较低,健康教育期间察言观色。,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难问题,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疾病基础知识及康复锻炼工作开展情况,于口头宣教基础上可采用图片宣教、视频宣教等方式,让患者直观了解疾病,以提高疾病掌握程度[2]。(2)心理引导,于面对面沟通期间若,发现老年患者伴有焦虑、紧张负面情绪,需给予患者充分尊重,考虑老年患者心理较为敏感,于护患沟通期间态度温和,耐心解答患者疑难问题,告知治疗注意事项及预后转归情况,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客观分析患者病例,了解临床成功治疗案例,以提高患者预后转归期待性[3]。(3)加强康复锻炼:考虑老年患者机体耐受度较低,于康复锻炼时,依据患者机体状况制定针对性锻炼计划,建议患者家属共同参与,以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
  1.3评价标准
  采用汉密尔顿心理状况评分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量化评分。若患者可独立配合康复护理、或遵医嘱开展康复护理,则为依从;若抵触康复护理,则为不依从,比对依从性。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结果
  2组患者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统计
  早期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老年脑梗死患病率激增,是导致老年人残疾、死亡的主要因素;考虑脑梗死起病急促、预后不佳,多伴有不同程度后遗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完善临床康复护理对策尤为重要;为改善老年患者身心健康,于疾病治疗基础上,采用情志护理对策,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及时纠正疾病认知,以提高预后期待性,通过加强家属宣教及康复锻炼,有效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预后转归[4]。试验比对数据可知,早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疗效显著。
  综上,老年脑梗死配合早期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康复护理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李敬.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情志与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3):214-215.
  [2]马文霞.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6):231.
  [3]莫仙仙.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8,24(19):263-264.
  [4]孙博,王高临,朱秀红,等.早期情志康复综合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情绪调节及康复护理依从性中的作用[J].贵州医药,2018,42(1):120-12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头位难产产妇采用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集入院就诊头位难产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对照组临床采用常规助产护理方式,研究组这一基础上辅以徒手旋转方式,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并发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所采取的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情况。方法研究资料是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计88例,随后将两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高压氧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结果 比较两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精细护理对于危重患者床边留置鼻肠管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入2019年5月-2021年5月间入院治疗的68例危重床边置鼻肠管患者。随机法分组,A组34例实行精细护理,B组34例实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高于B组,置管并发症率和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的置管深度长于B组,置管时间短于B组(P0.05)。  1.2 方法  B组实行常规护理,
期刊
摘要:尿道下裂是男性儿童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每年平均发病率约1/300~1/250。因手术精细度高,难度大,术后易出现较多并发症。诸多文献指出护理干预对尿道下裂术后成功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现对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尿道下裂病;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手术是治疗尿道下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该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 选取确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手术配合度、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分化型甲状腺癌为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受到手术创伤的影响,有一些患者会出现术后并发症,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必要的临床护理工作的干预[1],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将思维导图护理模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期刊
摘要:目的:对结肠造口护理方面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透明贴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7日1日收治的患者中筛选出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例患者以常规粘贴造口袋法进行造口护理,实验组患者22例则应用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透明贴护理方式,进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粪水皮炎率、渗漏率、切口感染率对比结果中,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难治性皮肤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挑选院内2019年1月-2021年8月治疗的60例难治性皮肤病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病患的医治总有效率为93.33%,参照组医治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一例大龄儿童异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本个案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帮助患儿内分泌系统水平恢复正常;另外此年龄段儿童心理敏感脆弱,且该个案前后已经历三次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尤其关注治疗愈后,本个案为患儿进行心理疏导,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重塑信心。出院后笔者定期电话随访,做好延续性护理。结果 患儿术后恢复好,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家属及患儿对疾病信心增加,护理效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集入院就诊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分组方式选择电脑随机抽签法,划分研究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个性化服务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