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树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exxf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当前我国的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培树是其最本质的要求。在培树相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舆论宣传、社会管理以及文化建设等是其主要路径,要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培树,就要从以上几方面积极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树成效。本文对积极培树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原则;核心价值观;方法;培树
  1.引言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目前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在党十八大上从个人、国家及社会概括了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提出了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价值目标,充分体现了党的文化及理论自觉。然而,现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却还未全面、有效的落实到大众的社会生活之中,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培树就显得极为重要。
  2.培树相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培树的过程中,其最重要的培树基础就是其理论创新的表达方式实现大众化。不管何种理论体系,表达方式实现大众化都是将其充分融入到现实的大众生活之中,并将相关理论的具体内容内化为大众性的行为准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的重要核心价值观在进行实际理论表述时也同样如此。在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体现是最高的现代文化,而利益及其相关主体意识则是其最为重要的两大内容[1]。
  在培树相应的价值观之后,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能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充分体现,还要能够对人文精神及其时代特征给予全面体现,才能赢的广大群众的认可,实现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建设意义。所以说,在进行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培树的过程中,要对人民的主体性给予有效把握,并确保其表达方式全面、科学的实现大众化。同时,尽可能的防止因为价值观太过宽泛而出现与人们实际的利益及其主体意识相悖的情况。
  3.培树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培树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时,只有坚持不懈的贯彻落实精神、物质交往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才能促使群众的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提升。精神交往的过程中,精神交往与物质利益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二者互为基础,精神交往受到物质交往的极大限制,不管精神交往处于何种层面,都不能脱离物质交往而存在[2]。此外,在社会的新时期,人们精神发展的愿望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影响,表明精神交往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相对独立情况。
  独立化思想意识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物质实践的支持。思想和具体主体是紧密联系的关系,思想进步主要是来源于对文明的发扬及继承,而文明的发扬、继承与创新都是源于物质交往,例如思想更新的根源、观念转变的素材都是从物质交往中获得。
  本质上,只有客观反映社会的发展趋势,反映各个历史主体主观的要求及愿望,才能算是一种科学、先进、有效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缔造者,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最基本的践行主体。因此,在培树大众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只有坚持精神及物质交往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并有效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使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培树取得良好成效,实现其培树目标。
  4.培树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方法的创新研究
  4.1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
  要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培树,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内化机制。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想要获得个体价值认同,并不断的转化为个体行为,就需要经过一个由接受到内化的转变过程,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只有得到群众的认同及接受,才能最终被确立,社会成员才能主动的按照相关要求行动[3]。从行动取决于思想的角度来看,只有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的刺激、外界信息才能被接受及认可,任何一种思想在形成阶段都是受到利益驱动的,且离不开价值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要从根本上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同,就一定要充分满足群众的需求。因此,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培树就要尽量使社会成员实现由利益认同向价值认同转变,使其不断的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内在需求,才能实现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目标。
  4.2建立健全的道德规范调控机制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旧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观念的确立也是在社会运行及发展中逐步完成的。因此,以社会、个人及国家的实际发展需求为依据,道德规范进行有效调控,以促进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作用的发挥就尤为重要。道德规范调控不仅是外在的规范,还是群众内在的自律,在由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自律的过程中,需要得到群众的认同及接受,而个体不同,在接受、认同道德规范的时候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要有效提高道德规范的实效性、可行性,发挥出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就要对现实生活、群众的差异性给予正确的认识,依照社会道德发展的规律,在进行道德调控的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张力及弹性,才能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培树[4]。
  4.3建立有效的道德舆论引导体系
  舆论主要来源于人们对某一问题、事物的看法,对群众的道德评判及行为选择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培树时,正确、有效的舆论引导能够起到较好的培树作用。(1)充分、有效的利用媒体来进行道德舆论的引导,媒体的形式较为多样、覆盖面较广、普及性也比较高,群众比较容易接受。因此采用媒体进行宣传的时候要正确把握道德舆论的导向,以正面导向为主,积极、主动的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合理的进行文明道德及思想的传播[5]。(2)充分利用道德楷模来进行正面道德行为的宣传,积极提倡真善美,并对和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相偏离的假丑恶行为进行谴责及劝诫。
  4.4构建健全的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认同强化机制
  在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培树的时候,良好的接受、认知是确保大众有效认同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而内化则是其关键性的环节。培树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之内化成大众主动遵守的行为准则及信念。因此,要培树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就要确保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和群众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使之获得群众的认同,并融于其实践活动之中,对违背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进行批评及抑制,对符合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进行褒奖及宣扬,是群众达到知行统一,才能促进其培树目标的实现。
  5.结语
  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国家及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积极进行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培树,才能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培.有形形象与无形氛围:培育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两个途径[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15(zl):65-68.
  [2]白雪峰.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12(8):79-80.
  [3]李青.青年学生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和路径培养探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1,17(6):182-184.
  [4]史蓉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5(10):18-20.
  [5]屈海香,花树洋.以高校社团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重要核心价值观[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1(3):112-113.
其他文献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外语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指出高校学生出国前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的现实问题,深入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提出了我国高校中外合
马克思去世以后,恩格斯担负起指导国际共运的重担,在和欧关许多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的频繁联系中,给他们提了许多宝贵的中肯的建议,强调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只有建立起自
储罐是承受压力类的特殊设施,大量地运用在石油、国防、化工、航天、机械、轻工、航空、冶金等工业方面的生产和人类生存上。随着储罐使用时间的增长,储罐的安全及检测评价成为
美术与音乐起源于艺术并同属于艺术,是我们人类艺术的两大学科,但人们发现;音乐与美术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通感,一个是有形无声,一个是有声无形,两者联系紧密,相互协调,相得益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馆作为高校标志性“三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和容纳人数不断增加。作为在校师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高校图书馆的能耗占比较高。本文从智能化技术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基本特征可归纳为统一性、广泛性、独立性、双重性、复杂性、灵活性;毛泽东为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键词]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特征  今年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