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关于医用一次性卫生材料的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方法上做系统论述,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理论基础扎实
关键词 一次性 卫材 系统化 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56
加强对一次性卫材的管理不仅能加速资金流动,减少资金占用增加存货周转率,降低资金占用水平,又可提高医疗机构资金的变现能力和获利能力。通过对本地区几家较大三甲医院调查,每家医院每月卫材采购量都在近百万元或百万元以上,每月库存量也都在百万元左右,其中有较多的库存积压,都在不同程度上占用较大资金。调研中大部分医院都是采用一級器械库向科室调拨发放一次性卫材的方式,采购入库后按品种类别分类管理,没有考虑库存卫材应计算的成本,库存金额大,占用资金成本高,所以降低库存卫材数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计算保本储存天数和保利储存天数等相关指标,发挥财务杠杆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实际上不同数量的存货卫材对医院财务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同的作用,有的库存卫材尽管品种和数量较小,但金额巨大,如管理不善将造成较大损失,相反有些卫材虽然品种数量较多,但金额较小,即使不做很细致的管理也不致对医院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此类情形适用于财务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即按照一定的数量金额标准将医疗用卫材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量灵活掌控的存货管理方法,A类卫材特点金额较大,但品种数量较小,即日常所说的高值卫材,B类卫材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即常耗卫材),C类卫材品种和数量繁多,但金额却很小(即低值卫材),一般而言三类卫材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为0.1︰0.2︰0.7。由于A类卫材占用医院较大存货资金,只要能控制好A类卫材,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同时A类卫材品种数量较小,各医疗机构完全有能力按每一个品种进行细致管理,建立高值卫材跟踪监控制度,而对于B类卫材进行常规管理按品种类别分类进行管理,对C类卫材进行一般化管理,加以灵活掌控即可,定期核算库存金额和数量。
ABC三类卫材的具体划分可分为3步:①列出医疗机构全部卫材项目明细,并核算出每种卫材的价值额及占全部库存卫材的百分比。②按卫材金额标志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累加金额百分比率。③当金额标志累加到70%时,以上库存卫材为A类,百分比率低于70%~90%之间的库存卫材为B类卫材,其余列为C类卫材。各医疗机构财务及采购管理部门可运用ABC分类法,通过研究各类卫材的使用情况,对各档卫材的需用量加以估算,并购进相应数量的库存,这样能够使库存卫材的购进与销售使用工作有效地建立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之上,从而取得良好的监控效果。
加强对一次性卫材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可有效地减少医疗机构资金流失,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财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卫材在科室使用时最为关键。目前医院卫材的消耗和使用,普遍是沿用各相关科室按月或按需器械库领用的模式运行,对其使用各相关医疗机构大都没有严格的核算和监督手续,大多以视同销售处理,即发生请领即作为科室消耗。按科室承包中消耗使用掉处理,其每月请领金额较大的达数万元之多。而使用与否,是否收回成本,利润是否实现,是否作为人情流失等均没有监督和考核机制,而仅凭科室上报数据作为收支依据。综合考虑分析,应加大卫材使用监管力度,建立建全网络电算化管理及查询考核系统。加大特别是高值卫材的使用追踪制度,避免各种流失。充分发挥卫材的使用价值,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财务监管机制。
关键词 一次性 卫材 系统化 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56
加强对一次性卫材的管理不仅能加速资金流动,减少资金占用增加存货周转率,降低资金占用水平,又可提高医疗机构资金的变现能力和获利能力。通过对本地区几家较大三甲医院调查,每家医院每月卫材采购量都在近百万元或百万元以上,每月库存量也都在百万元左右,其中有较多的库存积压,都在不同程度上占用较大资金。调研中大部分医院都是采用一級器械库向科室调拨发放一次性卫材的方式,采购入库后按品种类别分类管理,没有考虑库存卫材应计算的成本,库存金额大,占用资金成本高,所以降低库存卫材数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计算保本储存天数和保利储存天数等相关指标,发挥财务杠杆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实际上不同数量的存货卫材对医院财务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同的作用,有的库存卫材尽管品种和数量较小,但金额巨大,如管理不善将造成较大损失,相反有些卫材虽然品种数量较多,但金额较小,即使不做很细致的管理也不致对医院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此类情形适用于财务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即按照一定的数量金额标准将医疗用卫材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量灵活掌控的存货管理方法,A类卫材特点金额较大,但品种数量较小,即日常所说的高值卫材,B类卫材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即常耗卫材),C类卫材品种和数量繁多,但金额却很小(即低值卫材),一般而言三类卫材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为0.1︰0.2︰0.7。由于A类卫材占用医院较大存货资金,只要能控制好A类卫材,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同时A类卫材品种数量较小,各医疗机构完全有能力按每一个品种进行细致管理,建立高值卫材跟踪监控制度,而对于B类卫材进行常规管理按品种类别分类进行管理,对C类卫材进行一般化管理,加以灵活掌控即可,定期核算库存金额和数量。
ABC三类卫材的具体划分可分为3步:①列出医疗机构全部卫材项目明细,并核算出每种卫材的价值额及占全部库存卫材的百分比。②按卫材金额标志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累加金额百分比率。③当金额标志累加到70%时,以上库存卫材为A类,百分比率低于70%~90%之间的库存卫材为B类卫材,其余列为C类卫材。各医疗机构财务及采购管理部门可运用ABC分类法,通过研究各类卫材的使用情况,对各档卫材的需用量加以估算,并购进相应数量的库存,这样能够使库存卫材的购进与销售使用工作有效地建立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之上,从而取得良好的监控效果。
加强对一次性卫材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可有效地减少医疗机构资金流失,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财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卫材在科室使用时最为关键。目前医院卫材的消耗和使用,普遍是沿用各相关科室按月或按需器械库领用的模式运行,对其使用各相关医疗机构大都没有严格的核算和监督手续,大多以视同销售处理,即发生请领即作为科室消耗。按科室承包中消耗使用掉处理,其每月请领金额较大的达数万元之多。而使用与否,是否收回成本,利润是否实现,是否作为人情流失等均没有监督和考核机制,而仅凭科室上报数据作为收支依据。综合考虑分析,应加大卫材使用监管力度,建立建全网络电算化管理及查询考核系统。加大特别是高值卫材的使用追踪制度,避免各种流失。充分发挥卫材的使用价值,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财务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