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正面引导教育,在教育学生时坚持用好的思想、好的行为作为指引,去熏陶、感染他们,保持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去引导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朝积极、上进的方向转化。使他们从迷惑中清醒,在逆境中更加坚强,在顺境中脱颖而出,变不利为有利,从优秀到卓越。正面引导不但教育目标明确,能把复杂的道理、繁琐的说教简单化,让学生明白易懂,教育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有效促进良好的性格和情感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生;正面教育;引导
思想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对于小学生——这些祖国的未来与花朵,在思想上我们应怎样进行引导和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呢?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探索。工作经验让我总结出:对小学生坚持进行正面引导教育,比气急败坏的批评、冗长深奥的说教有效的多。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心理不够成熟,他们正是处在个性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的知识经验少,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比较片面和肤浅,辨别是非能力差,道德意识还很模糊。即使知道自己不对,也不知道究竟错在哪里,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在这个时候,你若老是批评他,他反而会有逆反心理,故意跟你作对;你若是长篇大论,道理一大堆,他又听不进去。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如果教师、父母能坚持从正面来引导、教育他们,他们便会明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应该做的,该如何做。正面引导不但教育目标明确,能把复杂的道理、繁琐的说教简单化,让学生明白易懂,教育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有效地促进良好的性格和情感的形成。
一、什么是正面引导教育
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有很多。所谓“正面”是指教者在教育学生时坚持用好的思想、好的行为作为指引,去熏陶、感染他们,保持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去引导教育学生,促使他们朝积极、上进的方向转化,使他们从迷惑中清醒,在逆境中更加坚强,在顺境中脱颖而出,变不利为有利,从优秀到卓越。正面教育的本质就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体现他们的创造性和价值,它可以帮助他们从认知上改变。“引导”是指在贯彻正面教育的过程中应讲究方法去启发、诱导。“正面引导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坚持利用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先进的事例,自觉地运用积极手段、因素或力量,进行启发诱导,使其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正面引导教育的意义
1. 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
采取正面引导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塑造其美好心灵的重要手段之一。我校每个级里都有一些身体有残疾的特殊儿童前来随班就读。起初,很多小孩子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有些顽皮的小家伙更会有冷嘲热讽,故意欺负的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以“关爱他人,奉献爱心”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以主题班会、教育故事、演讲会、故事会等多种形式,利用校会、班会、少先队活动的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并且由老师带头做“爱心守护使者”,对这些特殊孩子无微不至地关怀,给其他学生一个好的榜样。为了照顾六年级的一位因脑瘫而行动不便的同学,学校特地把六年级安排在二楼。“爱心、团结、互助”新风充满了校园,同时也成了同学们内心美好的情感,并付诸到行动中。搀扶着上楼梯的、上厕所的;主动辅导作业的;问寒问暖的……爱心,让这些美好的行动成为了习惯。那些特殊的孩子整天乐呵呵的。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地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使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情感。
2. 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小学生年龄小,正处在个性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就像一棵幼苗,需要我们为师者精心培育。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对一切都爱模仿,这就决定了他们既容易受积极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受消极因素的影响。所以很有必要用好的思想、好的行为作为指引,去熏陶、感染他们,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刚开学的时候,我发现班里有乱丢乱扔的现象。于是,我先沉住气,别着急去批评。而是细细地去发现身边有哪些讲究卫生,保持清洁的小组或个人,然后在班里表扬:“同学们,你们看第一小组的同学多么讲究卫生,能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看,他们的地面保持得多清洁啊,如果每个同学都能这样自觉遵守纪律,我们班、我们的校园肯定很整洁。从这一刻起,我看谁做得最好。”听我这样一说,全班同学都纷纷低下头去检查自己周边的地方,并且把乱扔在地上的垃圾通通捡起来,班里立刻变得干干净净。以后一连几天我都进行对比跟踪,坚持正面引导教育。
3. 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地促进校风建设,弘扬正气,树立优良的校风
如果你细心地留意一下,你会发现在一个集体中每每细心地把发掘到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以点带面,树典型,学模范,直接、正确地引导学生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无形中给了学生一面镜子。这样轻松地利用身边的既真实又典型的好人好事来教育学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立竿见影地促进校风建设,弘扬正气,树立优良的校风。比起老是盯住某一方面的不足或缺点去苦口婆心地批评教育效果好得多。上学期刚开学不久,校长发现同学们没有礼貌,言行不够文明。于是她立刻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正面引导教育,坚持树文明有礼新风,坚持在晨会、校会上及时表扬文明礼貌的好人好事,在学生中树立文明典范;还把学生的文明行为表现纳入文明班评比中,进行监督管理。不到半个学期,脏话、骂人、打架等等不文明表现消失了,学校大部分学生都彬彬有礼、文明礼让。文明新风遍布整个校园。
三、开展正面引导教育工作的方法
1. 榜样教育法
这是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正面引导教育法。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对抽象的语言不易理解,对长篇的说教不耐烦,而对形象鲜明、具体、鲜活的事物易于接受。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使他们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如:当学生们作业马虎时,我们可以出示一些优秀的作业以示榜样,那些马虎的同学羡慕的同时,内心也会警醒: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认真地作业。由此可见,榜样的示范作用既可以带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2.“单刀直入”法
学生年纪越小,他们的理解能力就越薄弱。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说教过于复杂、啰嗦,反而适得其反。当发现问题时,直接告诉学生们应该怎样做才对。把教育问题简单明了化,做到通俗易懂。一般多用提示性语言。如:“如果你上课认真、专心,进步会更大!”“下次,你的作业字体能再整洁端正些,老师就更高兴!”“我们应讲究卫生,不能乱丢乱扔!”等等。
3. 比较法
小学生好胜心强,爱互相比较,容易受到影响。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开展学习竞赛、进行“文明班”评比、“三美星”评比等等。配合相关的制度进行管理监督,利用广播、墙报进行宣传,在学习上、思想上、纪律上进行评比。评比一定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以激励表扬为主,禁止挖苦打击。通过比较,从正面去引导教育他们,既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又起到促进的作用。在课堂上,我也经常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竞赛,如从朗读、问答、纪律、学习态度等这些方面入手,通过比赛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比较中进步,在比较中提高,从而达到双赢。
教无定法,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有必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探究,总结,寻求最有效的方法,少走弯路,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不管如何,只要我们措施得力,办法对头,就能收到实效,从而逐步达到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成人成才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正面教育;引导
思想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对于小学生——这些祖国的未来与花朵,在思想上我们应怎样进行引导和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呢?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探索。工作经验让我总结出:对小学生坚持进行正面引导教育,比气急败坏的批评、冗长深奥的说教有效的多。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心理不够成熟,他们正是处在个性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的知识经验少,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比较片面和肤浅,辨别是非能力差,道德意识还很模糊。即使知道自己不对,也不知道究竟错在哪里,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在这个时候,你若老是批评他,他反而会有逆反心理,故意跟你作对;你若是长篇大论,道理一大堆,他又听不进去。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如果教师、父母能坚持从正面来引导、教育他们,他们便会明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应该做的,该如何做。正面引导不但教育目标明确,能把复杂的道理、繁琐的说教简单化,让学生明白易懂,教育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有效地促进良好的性格和情感的形成。
一、什么是正面引导教育
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有很多。所谓“正面”是指教者在教育学生时坚持用好的思想、好的行为作为指引,去熏陶、感染他们,保持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去引导教育学生,促使他们朝积极、上进的方向转化,使他们从迷惑中清醒,在逆境中更加坚强,在顺境中脱颖而出,变不利为有利,从优秀到卓越。正面教育的本质就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体现他们的创造性和价值,它可以帮助他们从认知上改变。“引导”是指在贯彻正面教育的过程中应讲究方法去启发、诱导。“正面引导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坚持利用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先进的事例,自觉地运用积极手段、因素或力量,进行启发诱导,使其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正面引导教育的意义
1. 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
采取正面引导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塑造其美好心灵的重要手段之一。我校每个级里都有一些身体有残疾的特殊儿童前来随班就读。起初,很多小孩子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有些顽皮的小家伙更会有冷嘲热讽,故意欺负的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以“关爱他人,奉献爱心”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以主题班会、教育故事、演讲会、故事会等多种形式,利用校会、班会、少先队活动的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并且由老师带头做“爱心守护使者”,对这些特殊孩子无微不至地关怀,给其他学生一个好的榜样。为了照顾六年级的一位因脑瘫而行动不便的同学,学校特地把六年级安排在二楼。“爱心、团结、互助”新风充满了校园,同时也成了同学们内心美好的情感,并付诸到行动中。搀扶着上楼梯的、上厕所的;主动辅导作业的;问寒问暖的……爱心,让这些美好的行动成为了习惯。那些特殊的孩子整天乐呵呵的。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地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使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情感。
2. 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小学生年龄小,正处在个性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就像一棵幼苗,需要我们为师者精心培育。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对一切都爱模仿,这就决定了他们既容易受积极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受消极因素的影响。所以很有必要用好的思想、好的行为作为指引,去熏陶、感染他们,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刚开学的时候,我发现班里有乱丢乱扔的现象。于是,我先沉住气,别着急去批评。而是细细地去发现身边有哪些讲究卫生,保持清洁的小组或个人,然后在班里表扬:“同学们,你们看第一小组的同学多么讲究卫生,能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看,他们的地面保持得多清洁啊,如果每个同学都能这样自觉遵守纪律,我们班、我们的校园肯定很整洁。从这一刻起,我看谁做得最好。”听我这样一说,全班同学都纷纷低下头去检查自己周边的地方,并且把乱扔在地上的垃圾通通捡起来,班里立刻变得干干净净。以后一连几天我都进行对比跟踪,坚持正面引导教育。
3. 正面引导教育能有效地促进校风建设,弘扬正气,树立优良的校风
如果你细心地留意一下,你会发现在一个集体中每每细心地把发掘到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以点带面,树典型,学模范,直接、正确地引导学生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无形中给了学生一面镜子。这样轻松地利用身边的既真实又典型的好人好事来教育学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立竿见影地促进校风建设,弘扬正气,树立优良的校风。比起老是盯住某一方面的不足或缺点去苦口婆心地批评教育效果好得多。上学期刚开学不久,校长发现同学们没有礼貌,言行不够文明。于是她立刻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正面引导教育,坚持树文明有礼新风,坚持在晨会、校会上及时表扬文明礼貌的好人好事,在学生中树立文明典范;还把学生的文明行为表现纳入文明班评比中,进行监督管理。不到半个学期,脏话、骂人、打架等等不文明表现消失了,学校大部分学生都彬彬有礼、文明礼让。文明新风遍布整个校园。
三、开展正面引导教育工作的方法
1. 榜样教育法
这是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正面引导教育法。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对抽象的语言不易理解,对长篇的说教不耐烦,而对形象鲜明、具体、鲜活的事物易于接受。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使他们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如:当学生们作业马虎时,我们可以出示一些优秀的作业以示榜样,那些马虎的同学羡慕的同时,内心也会警醒: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认真地作业。由此可见,榜样的示范作用既可以带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2.“单刀直入”法
学生年纪越小,他们的理解能力就越薄弱。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说教过于复杂、啰嗦,反而适得其反。当发现问题时,直接告诉学生们应该怎样做才对。把教育问题简单明了化,做到通俗易懂。一般多用提示性语言。如:“如果你上课认真、专心,进步会更大!”“下次,你的作业字体能再整洁端正些,老师就更高兴!”“我们应讲究卫生,不能乱丢乱扔!”等等。
3. 比较法
小学生好胜心强,爱互相比较,容易受到影响。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开展学习竞赛、进行“文明班”评比、“三美星”评比等等。配合相关的制度进行管理监督,利用广播、墙报进行宣传,在学习上、思想上、纪律上进行评比。评比一定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以激励表扬为主,禁止挖苦打击。通过比较,从正面去引导教育他们,既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又起到促进的作用。在课堂上,我也经常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竞赛,如从朗读、问答、纪律、学习态度等这些方面入手,通过比赛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比较中进步,在比较中提高,从而达到双赢。
教无定法,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有必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探究,总结,寻求最有效的方法,少走弯路,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不管如何,只要我们措施得力,办法对头,就能收到实效,从而逐步达到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成人成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