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善:德育的源头活水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hens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慈善读本》赠阅为代表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开展以来,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响,从表面看,主要得益于各地慈善组织和行政职能部门的有力推动,更深层次地,其实也和我国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分不开:一是慈善事业的永续开拓,二是德育教育的普遍困境。作为一名扎根教学一线的小学教师,对于后者我有切身的体会。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专家将德、智、体并举且以德为先,既是对中华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也反映了社会和大众对教育的期待与呼声,同时也是基于教育规律的明鉴,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智力的开发才能持久,其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所练就的强健体魄才能在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轨道上发挥积极作用。
  人才的第一素质是人品,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小学老师对于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的德育教育从来就不敢忽视,然而,事实上却面临着难以规避的尴尬和困境。虽然老师们绞尽脑汁地让学生铭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鼓励学生以此为借镜,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学生、高尚的人。而大多数老师所惯用的理念与方法都似乎太过生硬机械,也实在收效甚微,其结果必然是一步步将本就不够人性化的德育教育推向僵死的深渊。但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界似乎并没有找到更好的突破口或抓手,以至于“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很难真正落地生根。惟其如此,《慈善读本》对于现代基础教育的意义也得以凸显。
  《慈善读本》不谈钱、不设指标,贯穿始终的唯一“爱”字,将培育仁爱心、呼唤同情心的教育使命和社会吁求融入开放性十足的活动中,令人耳目一新。用这种循序渐进又和谐温馨的方式来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助益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为学生喜闻乐见。但是,平心而论,我们却不能对学生抱有过高的期待,毕竟这份慈善情怀的熏染習得不能一蹴而就,慈善教育和一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一样,必须力求稳健,并留足空间,特别要与各地区、各学校以及每一名不同的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有步骤、有重点、有针对地进行。
  比如:我所任教的小学,地处川东北偏远山区,由于经济落后,这些孩子的家长们不得已只能背井离乡远赴外地务工,家里剩下或老或弱或病或残来带幼小的孩子,这在中国也许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个不可小觑的社会问题。留守学校对留守学生担负着多重使命:除了知识上传授,更多了一份生活上照管和心灵上抚慰的责无旁贷。老师们不单是要尽教书育人的义务,还有给孩子们亲情上的补给。这无疑给老师们的德育引导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否则很容易导致这些孩子因情感上的“先天不足”演变成性格上的“后天畸形”,从而耽误孩子的一生。再好的老师,也无法取代亲人的作用,但现实既已如此,我们也只能尽心力为之。
  《慈善读本》给这样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困境带来了一个转机。因为读本精选的故事、图片、歌曲让我们能产生共鸣:人最大的悲哀,不是缺衣少食,而是没有爱的心;人最大的贫穷,不是没有金钱,而是丧失慈善的情怀!这个世界因为种种不可预知的灾难,有很多人身陷苦难的囹圄,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比他们过得好不少,他们有能力去献出一份爱;即便是在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中间,也依然不乏慈心闪耀者,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幸去抱怨别人、报复社会,而是满怀最纯真的善良去尽其所能地帮助那些或许并不比其更为不幸的不幸者,这种精神更值得我们的孩子学习和感佩。
  我们需要怎样的德育?《慈善读本》给了我们最需要的答案。教育要以德为先,德育要以爱为本。爱才是我们老师能给予学生及这个世界的最好礼物,爱能开阔学生的胸襟、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添学生的人生乐趣,当我们将爱心之根种在学生心田的时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人”来培养的开始,才是真正履行了教师这个角色在社会的责任,才不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嘉勉。孟子说,“人性皆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我坚信每一个孩子在仁爱上的可塑性都是很强的,只要我们坚持以“慈善”为抓手,以“爱心”为旨归,让孩子们学习爱、表达爱、奉献爱,德育教学的理论瓶颈是可以突破的,这是德育教学走向有生命、有作为、有实效、有价值的必由之路。
  爱与善,德育的源头活水。
  (本文作者系四川省平昌县泥龙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慈善就是慈善,如果慈善跟商机牵扯到一起,肯定会有人嗤之以鼻。可是,台湾女明星宋新妮在一次经她自己发起的慈善活动后,出乎意料地给自己打开了一道闪亮的商机之门。  提到宋新妮,她的名气自然无法跟萧亚轩、陈乔恩或小S相比。台语里“咖”是角色的意思,如果萧亚轩、陈乔恩或小S是台湾娱乐圈A咖的话,宋新妮便是仅次于A咖的B咖。宋新妮出过音乐专辑、拍摄过影视作品,也担任过节目主持人。虽然当下宋新妮不至于大红大紫
西安黄河慈善厨房建立5年来,为流浪人员提供近9万份食物,为37000多贫困农民、学生、地震灾民提供了300多万元的物资援助。这个名字与中华民族母亲河紧密相联、运作方式完全中国化的慈善服务组织,却由英国人托尼发起建立。我怀着敬佩、好奇以及若干疑问?融入黄河厨房,结识了解托尼。    决然选择慈善人生路     1964年3月出生于英国普雷士顿的托尼,17岁应征入伍,曾在海军服役10年。退伍回到家乡
汇丰中华慈善“地震灾区班”顺利开课    2008年6月27日~7月5日,由汇丰银行慈善基金与中华慈善总会协同四川省教育厅共同举办的第十一期“汇丰中华慈善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班一四川地震灾区班”顺利举行。  “汇丰中华慈善——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班”是“汇丰银行农村儿童教育与发展计划”的一部分,于2007年开办,面向全国各地的一线农村小学教师,平均每年培训老师250名。  第十一期
1997啼音初响    1997年12月26日,南京市玄武区成贤街114号。一幢不起眼的办公楼拐角处20平方米,一个新的公益性组织在这里诞生,这就是南京市慈善总会。  市慈善总会一本发黄的记录本上这样记载着:“上午9时,在市政府礼堂召开南京市慈善总会成立大会。会上一致通过了《南京市慈善总会章程》、《南京市慈善总会受捐善款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大会推选了张晔、许慧玲为名誉会长,吴锡军、向守志、马昭宏
像伦巴第男孩一样为祖国献出生命是极其高尚的行为,但是,儿子,你不要忽略小的美德。  今天上午,从学校回家,你走在我前面。我们走过一个穷妇人面前,她膝上抱着一个脸色苍白的小男孩,向你要钱,而你看了她一眼,尽管口袋里有钱,却一个铜币也没有给。  听我说,儿子,不要在走过向你伸手乞讨的穷人面前时装作无动于衷,更不要对为自己孩子乞求一个小钱的母亲视而不见。你想一想,或许那个孩子食不果腹,妇人心力交瘁。假如
宜城市慈善总会是1997年6月成立的。十二年来,累计募集善款逾千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20余万人(次),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为构建和谐宜城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一)加强宣传,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不断增强    宜城在慈善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利用多种多样形式宣传《公益事业捐赠法》、《税法》等法律法规,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标语、横幅
11月18日下午,江苏省慈善总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省委副书记冯敏刚、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艳、副省长王湛、省政协副主席陆军等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江苏省慈善总会章程》,选举了理事、监事和第一届理事会领导成员。会议选举俞兴德担任省慈善总会会长。省慈善总会第一届理事会邀请梁保华担任省慈善总会名誉会长,冯敏刚、张艳、王湛、李仁担任省慈善总会顾问。会议还聘请了
从杂志上看到一个故事,每每想起,都会让我泪流满面。   一位六十岁的老太太,老伴去世,儿子儿媳突然在某一天遭遇车祸,不幸双双身亡,只留下一个八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小孙女。   这样大的变故,让老人家徒四壁;这样大的变故,让老人一病不起。但八个月大的孙女需要抚养,她不能倒下!   老人没知识,没文化,唯一的手艺是纳鞋垫。这八个月的小孙女该如何养大?   老人思来想去,突然有了精神,对别人说:“我
(一)    1990年初一个晴朗的早晨,王健林曾经工作过的大连西岗区领导找到他,面带愁容地和他谈起区里幼儿教育面临的困境。那个年代,因为新生儿的增加和幼儿园建设的缺口,  “入托难”问题十分突出。区领导特别和王健林谈起,区里许多有小孩儿的教师因为孩子无人照看,而影响了工作。教师的工作受影响,这事非同小可。区委、区政府早就计划着要建一座教师幼儿园,无奈区财政拿不出这笔计划之外的资金。  为难之时,
在《慈善读本》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几张“站着上学的孩子”、“一场春雨过后,教室一片泥泞”、“风雪中露天的课堂”、“破烂不堪的教室”“我想上学”等图片。  对于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取暖、降温设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均是学校应该具备的条件呀!上学的一切费用均是父母提供的。但对于那些山区孩子,学校是那样的简陋,家庭是那样的贫穷,他们别无选择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  爸爸也是来自山区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