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食动物对捕食者的识别研究及在放归中的应用

来源 :四川动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mwj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捕食者的认知能力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一些物种具有对捕食者先天的识别能力,而一些物种必须通过后天学习才能获得对捕食者的认知能力,还有许多动物通过社会学习和文化传播获得对捕食者的识别能力.本文就国外被捕食动物对捕食者的识别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该项研究对野外放归工作提供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应该转变教育策略,从小学时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而在小学教育当中承担这一教学任务的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文便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能力;小学教育  
多菌灵与博士1:4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农药,它们在土壤中存在可能造成污染,为了评价这两种农药对目标生物以外的土壤动物的影响,本研究以蚯蚓为实验动物,采用滤纸接触法进行污染
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六盘水境内的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与棘腹蛙P.boulengeri的肝、肠、胃、肺等4种组织中的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蛙酯
利用斯氏蛙心灌流方法,以心率和心搏幅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5%、10%、20%、25%、30%、40%6个浓度梯度的绿茶浸出液对蟾蜍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25%-30%的绿茶浸出液对蟾蜍的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