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改革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ior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将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人力资源市场相结合,适应建筑市场对工程技术专业的需求,摸索建筑专业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通过建立和完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技能培养方案,进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率,最终形成“学校、学生、企业”共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课程改革 校企结合 发展模式
  高职院校作为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实现长远发展,需要将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人力资源市场相结合,进而满足建筑工程市场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需要探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教学模式,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向、校企结合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探索和尝试,促进该专业的发展。明确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工学结合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制定“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1 课程体系改革是重点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高职院校要对教学的理念、模式、内容、方法进行改革。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其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课、专业素质课、专业实践课三个部分。
  1.1 减少理论课的课时,突出实用。理论基础课主要涉及:①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体育等,通过对上述课程的学习,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增强学生的体魄,帮助高职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②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力学与建筑制图, 建筑CAD设计基础等,通过开设上述课程,为高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基础,进而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同时为后期的终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院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其课时控制在总课时的40%左右,并且一贯坚持够用、必须的原则。
  1.2 围绕学生的岗位能力开设专业素质课。专业素质课主要涉及:建筑识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等课程。结合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而开设专业素质课,其课程选择一贯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开设各门课程的同时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突破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鸿沟,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完成一定的专业理论课之后,可以到设在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实训,通过实训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
  1.3 专业实践课程注重职业能力素质培养。在实践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在建筑生产一线具备顶岗工作的能力。专业实践课主要涉及认知实践、计算机辅助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实践及岗位实习等课程。通过校企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教学资源,采用顶岗实践、工学结合、社会实践等方法,让高职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前进入岗位角色,让学生“零距离”上岗。
  1.4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双证书”制度。在课程体系中纳入施工员、预算员、资料员、质检员、材料员等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联的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就业需求,选择报考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当毕业的时候,学生一手拿着毕业证,一手拿着相应的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5 改变教学理念,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职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提供教学服务,教师将服务的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健全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的技能培养方案,走产、学、研合作之路;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揉合,通过简明扼要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2 强化实验和实训,走校企合作之路
  2.1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训,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相应实训项目。通过完善实训设施,满足学生的实训需要。借助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人才测评标准等。学校要对学生的业务能力重点培养,同时企业也选择优秀的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形成校企的良好互动。
  2.2 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建设新型师资队伍。①建设 “双师型”队伍。主要表现在:一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加入教师队伍,学校安排他们进入企业参加实习,直接参与工程实践,掌握一定的工程经验;二是从企业吸纳一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具有中高级职称且具备教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三是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给学生们做报告,通过典型的工程案例,介绍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②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执业资格考试,进而增长专业知识。通过不断地积累,在高职院校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高学历、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面对当前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机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要抓住机遇,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积极走校企结合的道路。高职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培养下,业务能力和理论知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提升了高职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最终形成“学校、学生、企业”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贤清.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2.21.
  [2]张献奇.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5.
  [3]石振秋.浅谈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J].价值工程,2011.0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牛初乳粉(BCP)对大鼠糖尿病的预防作用.方法:给大鼠灌胃三个不同剂量的BCP(BCP)溶液15d后,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Z)55mg/kg.注射后D7测定体重、血糖;D14除上述指标外,
摘要: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健全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还存在许多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尝试从资金来源、市场环境、金融产品、支农功能和人员素质等
步行运动是仿人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实现快速、稳定的步态,在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CMA—ES)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仿人机器人螺旋模型算法.在步行优化过程中,
2012年开展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A122813),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自觉性低、依赖性强的缺点,采取以实训引导专业理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南亚地区的安全环境也受到国际领域不安全因素的渗透和波及,地区的安全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东盟的安全合
1994年税制改革从形式上确立了我国的地方税,但这种地方税很不规范,并已成为制约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规范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的桎梏.为了改革我国的地方税,近期应
目的:研究酒精长期作用下对大鼠骨骼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调节亚基p850α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酒精引起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血脂异常人群对粗杂粮干预的敏感性。方法:将409名45岁以上的血脂异常人群分为两组:干预组(230人)和对照组(179人),前者每人每天给予湿重100g左右的粗杂粮馒头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