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为中医药类院校合理设置该课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制问卷,在江西省某中医院校对《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现状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率偏低,二本学生正确率(66.66%)稍高于三本学生(65.32%)。74.00%的学生认为现有课时不能满足需要, 82.00%的学生认为应结合中医药知识进行《预防医学》课程内容编排,90.40% 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见习环节。 结论中医院校对《预防医学》课程重视不够,学生对该课程设置意见较多,满意度较低,揭示中医院校《预防医学》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是导致学生预防医学知识掌握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现状;中医院校;需求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江西省某中医院校已开设《预防医学》课程的高年级毕业班学生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二本和三本学生250人,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二本学生150人,三本学生100人。
1.2 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1)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2)基本理论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食物与健康知识、饮水与健康知识、生活起居与健康知识、环境保护常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艾滋病与性病相关知识;(3)课程教学情况。基本理论知识80道题,每题1.5分,满分120分。《预防医学》课程情况17题。
1.3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从该高校整群随机抽样,由学生自行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将资料整理后,录入计算机,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该中医院校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正确率除了“传染病防治知识”与“食物与健康知识”二本学生低于三本学生外,其他六项基本理论知识正确率均二本学生高于三本学生。二本学生全部预防知识正确率(66.66%)高于三本学生(65.32%)。
中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课程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

3 討论
3.1教学现状
目前中医院校的多数学生认为预防医学课程与其以后的工作关系不大,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率偏低,二本学生掌握率(66.66%)稍高于三本学生(65.32%)。该中医院校仅有22.80%的学生知晓《预防医学》所涵盖的内容, 47.20%的学生认为现有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习该课程的兴趣,40.80%的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收获不大,30.00%的学生对该课程内容设置不满意。说明中医院校《预防医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如教学内容涵盖知识点不广,传统知识点内容占据优势,而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没有得到及时补充。
3.2需求分析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建议应慎重选择或组织中医院校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预防医学工作者编写符合中医药特点的《预防医学》教材;提高《预防医学》课程在中医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中医院校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均需开设《预防医学》课程,并设为必修课,课时设置不少于54节,从课程性质和教学时间上给予保证;教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CBS)、“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PBL)及多种形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定期进行课堂提问,某些与实践联系较强的章节(如食物、饮水与健康)由学生准备并进行课堂讲解,以提高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加深其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与社区或疾控中心合作,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佳.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健康月刊,2011,10(10):336-337
作者简介:刘霞,女,(1979.10-),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预防医学教育教学
通讯作者:徐刚(1974-)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厅省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中医院校特色的《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构建研究与实践”(批准文号:JXJG-0899)和江西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高等中医药人才公共卫生素质培养过程中中医药特色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007)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现状;中医院校;需求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江西省某中医院校已开设《预防医学》课程的高年级毕业班学生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二本和三本学生250人,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二本学生150人,三本学生100人。
1.2 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1)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2)基本理论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食物与健康知识、饮水与健康知识、生活起居与健康知识、环境保护常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艾滋病与性病相关知识;(3)课程教学情况。基本理论知识80道题,每题1.5分,满分120分。《预防医学》课程情况17题。
1.3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从该高校整群随机抽样,由学生自行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将资料整理后,录入计算机,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该中医院校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正确率除了“传染病防治知识”与“食物与健康知识”二本学生低于三本学生外,其他六项基本理论知识正确率均二本学生高于三本学生。二本学生全部预防知识正确率(66.66%)高于三本学生(65.32%)。
中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课程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

3 討论
3.1教学现状
目前中医院校的多数学生认为预防医学课程与其以后的工作关系不大,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率偏低,二本学生掌握率(66.66%)稍高于三本学生(65.32%)。该中医院校仅有22.80%的学生知晓《预防医学》所涵盖的内容, 47.20%的学生认为现有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习该课程的兴趣,40.80%的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收获不大,30.00%的学生对该课程内容设置不满意。说明中医院校《预防医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如教学内容涵盖知识点不广,传统知识点内容占据优势,而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没有得到及时补充。
3.2需求分析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建议应慎重选择或组织中医院校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预防医学工作者编写符合中医药特点的《预防医学》教材;提高《预防医学》课程在中医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中医院校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均需开设《预防医学》课程,并设为必修课,课时设置不少于54节,从课程性质和教学时间上给予保证;教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CBS)、“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PBL)及多种形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定期进行课堂提问,某些与实践联系较强的章节(如食物、饮水与健康)由学生准备并进行课堂讲解,以提高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加深其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与社区或疾控中心合作,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佳.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健康月刊,2011,10(10):336-337
作者简介:刘霞,女,(1979.10-),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预防医学教育教学
通讯作者:徐刚(1974-)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厅省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中医院校特色的《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构建研究与实践”(批准文号:JXJG-0899)和江西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高等中医药人才公共卫生素质培养过程中中医药特色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007)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