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现状及需求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为中医药类院校合理设置该课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制问卷,在江西省某中医院校对《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现状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率偏低,二本学生正确率(66.66%)稍高于三本学生(65.32%)。74.00%的学生认为现有课时不能满足需要, 82.00%的学生认为应结合中医药知识进行《预防医学》课程内容编排,90.40% 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见习环节。 结论中医院校对《预防医学》课程重视不够,学生对该课程设置意见较多,满意度较低,揭示中医院校《预防医学》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是导致学生预防医学知识掌握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现状;中医院校;需求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江西省某中医院校已开设《预防医学》课程的高年级毕业班学生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二本和三本学生250人,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二本学生150人,三本学生100人。
  1.2 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1)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2)基本理论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食物与健康知识、饮水与健康知识、生活起居与健康知识、环境保护常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艾滋病与性病相关知识;(3)课程教学情况。基本理论知识80道题,每题1.5分,满分120分。《预防医学》课程情况17题。
  1.3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从该高校整群随机抽样,由学生自行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将资料整理后,录入计算机,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该中医院校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正确率除了“传染病防治知识”与“食物与健康知识”二本学生低于三本学生外,其他六项基本理论知识正确率均二本学生高于三本学生。二本学生全部预防知识正确率(66.66%)高于三本学生(65.32%)。
  中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课程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
  


  3 討论
  3.1教学现状
  目前中医院校的多数学生认为预防医学课程与其以后的工作关系不大,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率偏低,二本学生掌握率(66.66%)稍高于三本学生(65.32%)。该中医院校仅有22.80%的学生知晓《预防医学》所涵盖的内容, 47.20%的学生认为现有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习该课程的兴趣,40.80%的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收获不大,30.00%的学生对该课程内容设置不满意。说明中医院校《预防医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如教学内容涵盖知识点不广,传统知识点内容占据优势,而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没有得到及时补充。
  3.2需求分析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建议应慎重选择或组织中医院校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预防医学工作者编写符合中医药特点的《预防医学》教材;提高《预防医学》课程在中医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中医院校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均需开设《预防医学》课程,并设为必修课,课时设置不少于54节,从课程性质和教学时间上给予保证;教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CBS)、“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PBL)及多种形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定期进行课堂提问,某些与实践联系较强的章节(如食物、饮水与健康)由学生准备并进行课堂讲解,以提高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加深其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与社区或疾控中心合作,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佳.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健康月刊,2011,10(10):336-337
  
  作者简介:刘霞,女,(1979.10-),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预防医学教育教学
  通讯作者:徐刚(1974-)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厅省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中医院校特色的《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构建研究与实践”(批准文号:JXJG-0899)和江西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高等中医药人才公共卫生素质培养过程中中医药特色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007)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藏医药的热潮,使从藏医药古籍文献中挖掘开发具有显著疗效的各类药物成为医药人员的重要工作。我国对藏医药古籍文献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保护、整理、研究,以期充分发挥藏医药的优势,保障人类健康生活。藏医药古籍的数量多,流传曲折,使其保护整理工作紧迫而又艰巨。  【关键词】藏医药;古籍整理;必要性与迫切性;存在问题;继承与发展  藏医药的流传有赖于其古籍文献的代代相传。藏医药古籍是藏医药学知识的主要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一种可减轻病人皮下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疼痛的有效溶媒。方法 采用双盲法进行自身对照观察,即单日用灭菌注射用水作溶媒,双日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结果 两种溶媒注射疼痛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皮下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能有效缓解病人疼痛,是一种安全可靠溶媒。  【关键词】皮下注射 0.
期刊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作用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该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个人健康,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以有足够证据表明在许多国家或地区哮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 20 年来哮喘的病死率也有增加的趋势[1]。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将哮喘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宿主因素中,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变应性哮喘中起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50例,均采用TUR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IPSS评分、QOL评分以及Qmax。结果 150例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QOL评分以及Qmax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道刺激症状;13例患者发生暂时性的尿失禁、4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3例患者发生尿
期刊
【摘要】探索胃镜检查局部麻醉药物的最佳用药方法,达到局麻药的最佳效果。将696例胃镜检查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32人。观察胃镜插入过程中患者反映,对比各组间局麻药物疗效的差别,分析讨论病理缘由。  【关键词】胃镜检查;局麻药;利多卡因胶浆;丁卡因胶浆  目前,消化内镜已成为上消化道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但在检查过程中镜身对咽部产生刺激而引起的呛咳、恶心、呕吐等症状,使病人承受着巨大痛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米力农和硝普钠或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51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17例米力农加硝普钠组,米力农以50ug/kg负荷量以静脉注射(微量泵入)10分钟,继以0.5 ug/(kg·min)静脉点滴(微量泵入)持续12小时以上,每天总量20mg,每天一次,七天为一疗程。B组:17例米力农加多巴胺组,米力农治疗方法同A组,多巴胺100mg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AMI早期应用辛伐他汀能否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探索其机制。方法:符合标准的AMI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发病6小时以内接受溶栓和常规治疗(如吸氧、止痛、镇静,应用阿司匹林、肝素、硝酸脂类、ACEI等)。治疗组(26例)溶栓后6小时以内予以辛伐他汀20mg/d,睡前服,连服6个月;对照组(26例)仅溶栓不予调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80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A组患者100例,B组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每疗程10天。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卒中单元疗法,包括推拿针灸疗法,以及Bobath治疗法,和作业疗法与运动疗法,同时实施健康教育与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结肠透析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配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降酶、退黄以及补充白蛋白、血浆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结肠透析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每周2次,连续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氨等指标以及主要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65%)明显高于对照组(3
期刊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后才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正常妊娠早期,由于胎儿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依靠母体不断供应,使孕妇的腹腔血糖常低于非孕时,随着妊娠的进展,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胰岛素需要量增加,以维持糖代谢的平衡,如果胰岛素细胞的能力不足以适应孕期对胰岛素的需求量时,β细胞对血糖的兴奋表现应答失调,就会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孕妇特别容易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也呈现极度营养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