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激趣教学法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使我们清楚地明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一直给学生的感觉都是的枯燥、古板的,使学生学之无味。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让学生更好地表现自我的课堂环境,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变得宽松、自然、愉悦。然而,如何才能更好地优化我们的课堂,让课堂“趣”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得到发展呢?
  首先要认识清楚“趣”的主体是谁,即让谁感到有趣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学生便是这“趣”的主体!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中,主动地与教师、同学、教材的意义交往,全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实现目标的达成:人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可见,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堂上教师要解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自己合理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内部需要。因此,在课堂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者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积极的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在目标达成上,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制定出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让他们都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在能力训练的活动中,我常常创设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体现课程的选择性,适应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价值引导,让其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自由的构建、快乐地发展!
  二、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带上甜美的微笑走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带给他们一个好心情。课堂上,学生大多怕老师,对老师存在胆怯的心理,因而不敢大胆发言,畅所欲言。因此,老师应该把话语说得亲切些,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你。这样,学生就能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大胆发言了,令课堂更富生气。如果学生发言不正确,教师千万不能指责他,否则,课堂上也许再也听不到他发言的声音了。如果学生上课违纪,教师最好能用眼神制止他,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最好课后找他单独谈,问清原因。如果学生回答问题虽然不是很准确全面,但不乏独到之处,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稍有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另外,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最忌讳的就是教师把坏心情带进教室,动不动就对学生发脾气,没有耐心。这样的课堂,只会令学生讨厌,更谈不上什么趣味了。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的语文课堂趣味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而,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语文课堂的趣味,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去吸引学生,调动形式的情感体现,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从情中品味。依据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去的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学习的趣味。
  四、借助教师口语,让课堂更富趣味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张德伟,何晓芳主编,北京出版社,2005)—书中提到: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的实质就是交往。教学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交往,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境中“生产”着教育,推动着教育的发展。而要怎样更好地实现这种能推动教育发展的交往,从而让这种交往活动变得有趣呢?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口语是沟通这种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要让这种交往活动充满趣味性,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那种平淡的语言,转而运用一些规范且带有幽默性的、富有激励性的、能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语言。
  比如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我常常运用—些较为幽默性的口语,通过幽默性的口语的沟通和引导,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也便在无形当中得到了提高和发展,更难能可贵的便是在这种语言的不断暗示和影响下,对构建学生幽默的个性以及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交往起到很大的作用。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尽量使用富有趣味的口语组织教学,让学生一直保持着那种良好的学习情绪,课堂的趣味性便会从一而终,甚至在课后都会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呢!
  五、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语文课的趣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质疑、讨论、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学习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学生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困生。教师是否处理恰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喜悦,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得更有兴味,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千方百計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这就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的精神受到熏陶,得到振奋、享受;知识上得到充实,整体素养也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基本案情2000年4月7日,智圆公司与恒大公司签定了一份<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书>.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恒大公司许可智圆公司使用其注册的"HengDa恒大"商标,使用期为10年,所有"恒大"
本文将结合"三毛及图"商标注册不当案和"武松打虎"商标侵权案的分析探讨商标权与著作权交叉保护中救济方式的恰当采用.
微量元素碘是动物生长及发育的必需元素,其缺乏或过量都将影响动物的健康与生产。为了探讨高碘对家兔生长轴相关激素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20只4月龄、体重相近(2235.4g&#177;13.04g)